张凤山
- 作品数:135 被引量:48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FcγRⅡb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狼疮性肾炎(LN)肾组织中FcγRⅡb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指标的变化、肾脏活动性指数(AI)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分析狼疮性肾炎肾组织的病理和免疫荧光特点,阐明FcγRⅡ...
- 聂英坤张凤山
- 文献传递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白塞氏病98例
- 1989年
- 我院自1978~1988年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白塞氏病9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98例均符合1972年日本厚生省白塞氏病调查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4例,女64例;年龄10岁以下1例,11~20岁10例,21~30岁39例,31~40岁28例,41~50岁17例,51岁以上3例;最小8岁,最大58岁。
- 王春荣张凤山
- 关键词:白塞氏病辨证分型治疗辨证方法激素副作用肝胆湿热型
-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防治进展被引量:7
- 2002年
- 张凤山孙铀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药物疗法手术疗法
- 超声对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滑膜血管翳的定量研究及动态监测
- 杜国庆田家玮王素梅张凤山李英楠
- FcγRⅡB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被引量:1
- 2006年
- FcγRⅡB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 000的IgG低亲和力受体,FcγRⅡB的胞浆区含有以酪氨酸为基础的抑制小体ITIM(Immunoreceptor Tyrosinesed Inhibition Motif),有抑制淋巴细胞活化的作用。FcγRⅡB表达下降时产生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功能障碍,FcγRⅡB表达缺陷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重要易感因素。
- 聂英坤张凤山朱绿松祖元刚
- 关键词:狼疮受体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Ⅱ类新药——帕夫林的临床应用
- 安徽医大徐叔云教授等经20余年对白芍系统药理研究基础上,三九集团开发生产出白芍总苷一帕夫林,经卫生部批准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Ⅱ类新药,应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作者对白芍的应用历史及帕夫林治疗各类风湿病的疗效,毒副反应作以初...
- 张凤山赵育松赵阴环任潞雪
- 文献传递
- 施沛特治疗老年人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 本文研究观察了玻璃酸钠(SH)制剂—施沛持治疗老年人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病。既往缺乏特效的治疗,多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但副作用较大,尤其...
- 王晓东赵育松张凤山
- 关键词:施沛特骨性关节炎关节腔注射
- 文献传递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ACA、IL-12及iNOS mRNA表达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从病因和病理生理两方面研究ACA、PBMCiNOSmRNA表达和IL 12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测定ACA和IL 12 ,RT PCR方法检测PBMCiNOSmRNA表达。结果 患者组IgG型AC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gM型ACA(P <0 .0 5 ) ;4 0岁以下患者组ACA阳性率明显较 4 0岁以上组高 (P <0 .0 5 )。部分患者检出PBMCiNOSmRNA表达。血清NOS活性增高同iNOSmRNA表达存在一致性 ,IL 12与其表达间无相关性 (P <0 .0 1)。结论 ACA主要为IgG型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 ,4 0岁以下的患者与ACA关系更为密切。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 ,PBMC可以表达iNOSmR NA并增加NOS活性 ,但IL 12不是其表达的必要因素。
- 郭雨凡赵阴环张凤山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抗磷脂抗体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关节功能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变化与来氟米特的干预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功能障碍的恢复作用,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血清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①选择2004-01/05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例,男2例,女34例,平均(32±12)岁。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0~4分:基本无活动;5~9分:轻度活动;10~14分:中度活动;≥15分:重度活动)为10~23分,均为活动期并伴有关节炎表现。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激素组17例,激素+来氟米特组19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1人为对照组,男4例,女17例;年龄20~45岁。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②记录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疼痛指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和21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粒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血清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滴度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分析活动期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表达、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与抗ds-DNA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的相关性。③两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用直线相关分析检测样本间的相关性。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例,健康者21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血沉: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4.403~8.008,P<0.01),激素+来氟米特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激素组治疗后(t=4.460,3.716,3.908,4.719,P<0.01)。②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前明显高于对照组(t=4.767~5.536,P<0.01);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t=7.011,4.434,6.157,3.705,P<0.01
- 李英楠张凤山李露露于慧敏聂英坤
- 关键词:来氟米特
- 225例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有关狼疮肾炎(LN)的病理学分类一直采用的是1982年(WHO)的分类标准,2004年Weening等对LN的病理学分类进行了新的修定。我们结合新的病理学分型,对225例LN的肾活检病理学诊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并将31例LN第1次肾活检后,经9~17个月的药物治疗后重复肾活检的病例的病理分型的转化进行了评定。
- 金晓明张磊叶菲赵瑞波聂英坤张凤山
- 关键词:重复肾活检病理学分类病理学分型病理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