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书杰

作品数:4 被引量:7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内酯
  • 2篇红霉素
  • 2篇杆菌
  • 2篇大肠杆菌
  • 1篇代谢模型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实验
  • 1篇毒性研究
  • 1篇弱化
  • 1篇生产菌
  • 1篇生产菌株
  • 1篇宿主菌
  • 1篇最大耐受量
  • 1篇脱氧
  • 1篇虾粉
  • 1篇磷虾
  • 1篇南极磷虾
  • 1篇急性毒性
  • 1篇急性毒性实验
  • 1篇急性毒性研究

机构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3篇宋书杰
  • 2篇熊智强
  • 1篇孙立春
  • 1篇汪之和
  • 1篇汪建峰
  • 1篇王勇
  • 1篇王勇
  • 1篇杨靖亚
  • 1篇刘巧霞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合成调控RNA技术提高大肠杆菌异源合成红霉素前体6-脱氧红霉内酯B产量被引量:1
2015年
红霉素为代表的聚酮类化合物已经成功的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异源合成,但其产量仍然较低(仅-10 mg/L)。本研究基于大肠杆菌全基因组代谢模型iAF1260,利用通量平衡分析预测了红霉素母核6-脱氧红霉内酯(6-Deoxyerythronolide B,6-d EB)生物合成的关键靶点,通过合成调控RNA技术(Synthetic small regulatory RNAs,sRNAs)对预测的靶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弱化lsrC(编码LsrABC转运蛋白)和ack A(编码乙酸激酶蛋白)为代表的关键靶点改造可以显著提高6-d EB异源合成,提高幅度可达48.7%。通过弱化靶点的组合,进一步改善了6-d EB的异源合成,产量最终可达22.8 mg/L,比出发菌株产量提高59.9%。本研究发现和确认了6个有效的调控靶点,最终成功地改善了6-d EB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合成。研究表明,通量分布比较分析结合sRNAs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提高6-d EB异源合成,也为改善其他代谢产物的异源合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
宋书杰熊智强王勇
关键词:大肠杆菌
一种提高大肠杆菌异源合成聚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大肠杆菌异源合成聚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和用途。通过来弱化宿主菌中sucC、talB等72个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大肠杆菌异源合成聚酮类化合物的产量,最高产量提高率可达到60%以上。红霉素是目前聚酮类化合物生物...
王勇熊智强宋书杰刘巧霞汪建峰
文献传递
南极磷虾煮虾和虾粉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初步了解南极磷虾蒸煮的整虾和虾粉的安全性。方法:24h内喂食由南极磷虾和虾粉制成的受试物样品,对照组喂食SPF鼠粮。连续观察7d以及相关记录。结果:煮虾和虾粉制作的样品水分含量分别为14.14%和15.47%,灰分含量分别为12.54%和10.93%,样品脂肪含量为15.95%和2.56%,干重氟含量分别为1399.84mg/kg和186.77mg/kg;7d观察,小鼠无死亡均属正常情况,实验组小鼠体重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鼠粮、煮虾和虾粉的小鼠原样最大给样量分别是290.89、599.04、62.71g/kg,折算成70kg成人剂量分别为32.73、64.22、7.18g/kg;煮虾组的肝脏系数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小鼠对南极磷虾煮虾和虾粉的最大耐受量分别大于599.04g/kg和62.71g/kg,而南极磷虾煮虾可能对肝脏有损伤,其安全性需亚慢性实验进一步研究。
赵守涣杨靖亚汪之和宋书杰孙立春
关键词:南极磷虾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