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雄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平颤舒筋汤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疗效及对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平颤舒筋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邯郸市中医院就诊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颤舒筋汤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脑内多巴胺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UPDRSⅢ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MoCA评分及脑内多巴胺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血清VEGF、BDNF、IGF-1、GDN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VEGF、BDNF、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6/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颤舒筋汤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脑内多巴胺水平,可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和下调炎性因子水平而保护神经元细胞,改善认知功能。
- 宋蕾宋世雄牛荣荣王琰周芳
- 关键词:早期帕金森病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
- 血清HDAC3、CX3CL1水平与帕金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PD)患者血清中组蛋白脱乙酰基酶3(HDAC3)、CX3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邯郸市中医院就诊的73例PD患者作为PD组,另选取同期在邯郸市中医院体检的7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修订Hoehn-Yahr(H-Y)分期及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第3部分(UPDRS-Ⅲ)评估PD患者的严重程度,并根据H-Y分期将PD患者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PD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HDAC3、CX3CL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DAC3、CX3CL1对晚期PD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D患者血清HDAC3、CX3CL1水平与UPDRS-Ⅲ、MoCA评分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PD组患者血清HDAC3、CX3C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3例PD患者中,早期组27例,中期组25例,晚期组21例;不同PD分期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为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UPDRS-Ⅲ评分及血清HDAC3、CX3CL1水平为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血清HDAC3、CX3CL1水平与UPDRS-Ⅲ评分和病程呈正相关(P<0.05),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HDAC3、CX3CL1单独及联合预测晚期P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95%CI:0.682~0.929)、0.843(95%CI:0.736~0.950)、0.894(95%CI:0.849~0.997),灵敏度分别为71.43%、66.67%、80.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DAC3、CX3CL1升高是PD患者病情进展至晚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D患者血清HDAC3、CX3CL1水平升高与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
- 宋世雄牛荣荣宋蕾王琰
- 关键词:病情严重程度病程
- 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以及颈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SP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明显降低(P<0.01),血流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SPV、EDV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中药可调节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颈动脉血流量,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
- 王长垠殷春萍刘红霞宋世雄崔娅晖
- 关键词:补肾中药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
- 血清IL-33和神经调节蛋白1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IL-33、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水平与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邯郸市中医院PD患者115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非CI组(≥26分)69例和CI组(<26分)4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33、NRG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PD患者血清IL-33、NRG1水平与MoCA评分、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D患者发生CI的影响因素。结果115例患者中男68例、女47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3±8.5)岁。PD患者血清IL-33、NRG1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72、-0.601,均P<0.001),与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r=0.654、0.739,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2.694,95%CI:1.242~5.843,P=0.012)、受教育年限越低(OR=0.706,95%CI:0.544~0.916,P=0.009)、IL-33水平越高(OR=3.528,95%CI:1.389~8.968,P=0.008)、NRG1水平越高(OR=2.831,95%CI:1.382~5.801,P=0.004)的患者更容易发生CI。结论PD患者血清IL-33、NRG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CI的发生密切相关。可通过动态监测PD患者IL-33、NRG1水平,评估CI的发生风险。
- 赵翠红宋蕾宋世雄牛梦霞
-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调节蛋白1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服自拟益气补髓汤加减。两组均连用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 宋世雄吴俊红王长垠殷春萍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 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TGF-β_1、VEGF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TGF-β1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1及VEGF表达水平均有增强(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F-β1及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上调患者血清TGF-β1及VEGF表达水平。
- 宋蕾王慧莉宋世雄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缺血性脑卒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 氯吡格雷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升高。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们运用氯吡格雷联合灯盏花素治疗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脑血管科住院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共入选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42~72岁,平均(61±7.2)岁;
- 王慧莉宋蕾宋世雄
- 关键词:氯吡格雷灯盏花素急性脑梗死
- 胃炎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 杨牧祥于文涛白瑞军王长垠胡金宽王秉岳徐华洲王蕊王少贤宋世雄裴建卫刘建伟刘晓雯赵少宁
- 胃炎饮为课题组经多年筛选的临床效方,具有疏肝利胆,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等功效。实验研究采用自制反流液灌胃复制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模型,观察了该药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血浆6-Keto-PGF1α、TXB2,血清GAS、MOT以...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炎饮病理组织学
-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 2013年
-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出现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目前研究表明,UA患者尽早应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们观察了阿托伐他汀对UA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白细胞介素6(IL-6)及预后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符合UA诊断标准[1],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45±9.28)岁。
- 王慧莉宋蕾宋世雄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性心绞痛生长分化因子15白细胞介素6
-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FGF22和CXCL16水平检测对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2,FGF22)和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水平检测对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邯郸市中医院收治的PD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PD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将其分为认知障碍未发生组(n=38)和认知障碍发生组(n=8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FGF22,CXCL16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FGF22,CXCL16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认知障碍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GF22,CXCL16对PD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效能。结果相比于认知障碍未发生组,认知障碍发生组血清FGF22表达水平(184.16±14.62ng/ml vs 203.24±12.15ng/ml)显著降低(t=7.048),CXCL1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59±0.46ng/ml vs2.06±0.34ng/ml)(t=6.376),UPDRS评分(41.43±5.62分vs 32.46±4.28分)显著升高(t=8.782),MoCA评分(23.91±3.14分vs 26.54±2.31分)显著减低(t=4.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根据Spaerma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FGF22表达水平与UPDRS评分呈负相关(r=-0.435,P<0.05),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742,P<0.05);血清CXCL16表达水平与UPDRS评分呈正相关(r=0.532,P<0.05),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623,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FGF22,MoCA评分是影响PD患者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CXCL16,UPDRS评分是影响PD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FGF22,CXCL16联合诊断PD患者认知障碍的AUC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2.919,2.437,P=0.003,0.01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0%和73.68%。结论血清FGF22,CXCL16水平与PD患者认知障碍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可更好地诊断PD患者是否发生认知障碍。
- 牛荣荣宋世雄宋蕾
- 关键词:CXC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