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清

作品数:30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癫痫
  • 5篇医院感染
  • 5篇棘波
  • 5篇儿童
  • 4篇患儿
  • 3篇电图
  • 3篇中央-颞区棘...
  • 3篇良性癫痫
  • 3篇耐药
  • 3篇难治
  • 3篇难治性癫痫
  • 3篇儿童良性癫痫
  • 2篇蛋白
  • 2篇淀粉样
  • 2篇动脉
  • 2篇医院感染管理
  • 2篇托吡酯
  • 2篇中央-颞部棘...
  • 2篇综合征
  • 2篇颞部

机构

  • 30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临沂市中医医...
  • 1篇济南市第一人...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30篇孙志清
  • 10篇车峰远
  • 7篇蒋建章
  • 6篇左志文
  • 4篇付庆喜
  • 4篇解建波
  • 2篇王凤玲
  • 2篇刘翠菊
  • 2篇孟凡华
  • 2篇王丽萍
  • 1篇孙淑红
  • 1篇马国诏
  • 1篇刘举祥
  • 1篇孙威
  • 1篇王冰
  • 1篇廖瑞兰
  • 1篇陈玉芳
  • 1篇冯雪华
  • 1篇王顶秀
  • 1篇苏全平

传媒

  • 4篇神经疾病与精...
  • 4篇山东医学高等...
  • 2篇河南实用神经...
  • 2篇工企医刊
  • 2篇重庆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转化医学...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3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2003年
蒋建章车峰远刘翠菊孙志清
关键词:托吡酯难治性癫痫
新生儿专科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5年
目的建立一套可量化的新生儿专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用于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综合评价,促进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提升和改进。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指标进行反复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TOPSIS法和秩和比法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共开展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3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9,专家意见Kendall和谐系数为0.322。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中可直接从医院信息系统获取13个。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较为科学,权重设置合理,且均为可量化指标,可用于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纵向和横向评价,为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卓凤娟孙志清涂丽香朱晓松彭善鑫李洪艳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新生儿指标体系
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癎的临床观察
2003年
目的 观察添加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的临床效果与副作用。方法 对 18例难治性癫患者 ,加用TPM后观察其发作频率并与加用前进行比较 ,计算总有效率。同时进行临床疗效和副作用观察。结果 病人加用托吡酯后总有效率为 5 0 % ,其中显效率达 2 2 2 % (3例未再发作 )。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发生率为 5 2 6%。结论 加用TPM治疗难治性癫安全有效。
蒋建章车峰远刘翠菊孙志清
关键词:托吡酯难治性癫痫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析各型癫痫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癫痫患者11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
孙志清付庆喜车峰远
关键词:癫痫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安全性
文献传递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一家系(SPG4)的临床与遗传学特点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4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方法观察HSP4型患者1个家系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抽取家系5个成员的外周血,选择与已知HSP致病基因位点在物理距离上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分子STR进行标记,连锁分析并构建其单体型后进行突变筛选。结果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了D2S2351与D2S2255与致病基因不排除连锁,其他位点LOD值为负值排除连锁,因此初步定位于HSP致病基N(SPG)4,所对应的候选基因是spastin基因。突变筛查发现患者spostin基因第8外显子1168位置碱基AJG杂合突变。结论该HSP家系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为spastin基因第8外显子1168核苷酸的位置上A/G杂合突变所致。
车峰远孙志清张冬梅刘举祥
关键词: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基因突变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0例诊治体会
1999年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情复杂多样,致使预后较差。现对我院收治的30例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4岁~62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程10天~150天,平均43天。发病季节以冬春两季多见。发病至确诊时间最短5天,最长4个月。1.2 临床表现全部病人均有头痛。
冯雪华孙志清
关键词:隐球菌脑膜炎脑膜炎
拇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对轻度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作用被引量:7
2003年
车峰远蒋建章王冰孙威李学松孙志清
关键词:轻度腕管综合征手外科
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每组140例;按照7∶3比例随机抽取196例患者作为训练集建立模型,剩余84例患者作为验证集进行内部验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感染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大、手术时间长、导尿管使用时间长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和0.875。矫正模型体现出实际诊断和预测诊断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该研究构建的模型对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朱晓松张玲王丽萍孙志清左志文卓凤娟彭善鑫宋庆鑫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
2013—2023年临沂地区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感染特征及耐药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检出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感染特征和耐药情况,为该菌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3家三甲医院分离鉴定的伯克霍尔德菌及其患者数据。结果共检出414株伯克霍尔德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73株(90.10%);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ICU)和呼吸内科,在痰标本中的占比最高(75.12%,311/414)。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感染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情况、接受有创操作和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相关;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53.67%,212/395);其他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0,P=0.00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变化虽各不相同,但均低水平耐药;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近3年呈上升趋势;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高。不同的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美罗培南耐药性差异大。结论2013—2023年临沂地区检出的伯克霍尔德菌主要来自ICU,以痰标本为主,易感人群是60岁以上老人;2型糖尿病是其他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伯克霍尔德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不一,临床医生可根据药敏结果优先选用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
彭善鑫刘婷婷孙志清朱晓松左志文廖瑞兰付立芳周卫萍
关键词:耐药性
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疗效观察
1999年
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我科住院病例60例,均经临床、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为急性脑梗塞,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5岁~70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7岁~68岁。二组临床症状、头颅CT改变差异无显著意义(经卡方检验P>
冯雪华董世娥孙志清
关键词:纳络酮急性脑梗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