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
- 作品数:20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河北士族对北朝文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河北是北朝高门士族最集中的地区。河北士族既是北朝汉族官员的主体,也是北朝文学创作的主力,他们的创作活动奠定了北朝文学的基础,也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北朝文学发展的方向,对北朝文学的进步有积极的影响。
- 孙光
- 关键词:北朝文学
- 汉宋楚辞研究的历史转型——以《楚辞章句》、《楚辞补注》、《楚辞集注》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和《楚辞集注》分别作为汉代和宋代楚辞研究的成功之作,典型地体现了汉、宋思想文化加之于楚辞学的各种影响,以及由这些影响导致的汉、宋楚辞学研究的历史转型:阐释目的由外向经世到内省治心的转变;文本注释由偏重训诂到阐发义理的转变;研究视角由经学原则到文学观照的转变。
- 孙光
- 关键词:楚辞学历史转型
- 外向经世到内省治心——汉宋楚辞注释目的的转变
- 封建时代没有单纯"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即使是楚辞这样一种文学性很强的研究对象,被选作注释对象的根源也可以追溯到受时代主流思想文化的影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就会导致注释目的发生相应的转变。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
- 孙光
- 汉宋楚辞研究的历史转型
- 本文旨在通过对《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和《楚辞集注》的比较分析,来考察汉宋之际楚辞学研究的历史转型。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篇目选择和体例确定:王逸以“讽谏”为选篇标准,采用注经之“章句”体加以改进而注楚辞;洪兴...
- 孙光
- 关键词:《楚辞章句》《楚辞补注》《楚辞集注》楚辞学历史转型
- 文献传递
- 简论王逸、洪兴祖、朱熹楚辞注释的文献征引被引量:1
- 2007年
- 由于时代文化背景、个人学术态度以及注释目的的差异,在对典籍文献的征引上,王逸、洪兴祖和朱熹的楚辞注释活动表现出不同的取向和特点:王逸以儒家典籍为主,力图把楚辞纳入诗教系统之中;洪兴祖宏征博引、态度开明;朱熹以阐发义理为旨归,简洁切实。
- 孙光徐文武
- 关键词:洪兴祖
- 汉宋楚辞注释话语中的君臣观念变化——以《楚辞章句》、《楚辞补注》、《楚辞集注》为例
- 屈原在三家的注释话语中毫无疑问都是"忠君"的,在这一点上并无不同。但注释者对笔下注释形象的阐释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时代政治思想和文化影响的印记,虽然"忠君"是由汉至宋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的最高原则,但在不同的时代形式和文化背...
- 孙光
- 文献传递
- 屈庄风格浅论被引量:2
- 1999年
- 本文从情思韵致、想象境界、象征意味、语言风貌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屈骚和《庄子》的异同。认为其同中有异、异大于同。而构成因素的区别也带来了整体风格的差异。虽然屈庄同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奠基人,但屈骚郁愤缠绵、耀艳华逸;庄文淡远超然。
- 孙光
- 关键词:庄子
- 洪兴祖对屈原思想的新阐发
- <正>洪兴祖(西元1090—1155年),宋代士大夫学者,一生著述甚丰,但大多失传,唯《楚辞补注》是其传世的最重要著作。《补注》是洪氏为补王逸《楚辞章句》之未详者而著,"于楚辞诸作之中,特为善本。"是继《楚辞章句》之后,...
- 孙光
- 文献传递
- 竹林七贤与魏晋玄学思潮被引量:9
- 2005年
- 竹林玄学是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阶段。竹林七贤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基本倾向,但在对名教与自然关系的体任上又有所差别。他们通过各自的玄学实践,将庄子的人生哲学演绎为更具有人间性和示范性的生活模式和人格模式,也由此确立了自己在文化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 孙光
- 关键词:玄学名教
- 竹林七贤的文人集团属性被引量:1
- 2010年
- 竹林七贤在共同的玄学思想倾向支配下,不仅有相近的行为方式,群体之间亦因共同的精神追求而有声气互通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深厚的情意。而作为文人集团,在把玄学理论化为人生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文学活动具有了更为鲜明的主体特征,为魏晋文学的自觉做出了重要贡献。
- 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