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黏膜
  • 4篇内镜
  • 3篇息肉
  • 3篇护理
  • 3篇广基息肉
  • 2篇用药
  • 2篇用药过程
  • 2篇直肠
  • 2篇配伍禁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注射液
  • 2篇注射用
  • 2篇黏膜切除
  • 2篇黏膜切除术
  • 2篇黏膜下
  • 2篇黏膜下剥离术
  • 2篇腺瘤
  • 2篇膜切除术
  • 2篇膜下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姜红红
  • 5篇赵克
  • 5篇汤海燕
  • 4篇朱军
  • 4篇丁健华
  • 4篇郑玲
  • 4篇佟静
  • 3篇刘胜男
  • 3篇尹淑慧
  • 2篇伍婷
  • 2篇王丽娟
  • 2篇孔玉珍
  • 2篇王秋枫
  • 1篇陈洁
  • 1篇卓光鑽
  • 1篇刘海玲
  • 1篇徐艳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肠造口病人实施Guided Care护理模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肠造口病人实施Guided Care护理模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Guided Care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应用简明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定实施前后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在实施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肠造口病人实施Guided Care护理模式,可以减少肠造口病人的并发症,提高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
刘胜男汤海燕朱军姜红红佟静孔玉珍
关键词:GUIDEDCARE护理模式肠造口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被引量:1
2009年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我们在用药过程中发现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姜红红王丽娟佟静徐艳伍婷
关键词:阿洛西林钠配伍禁忌注射用注射液转化糖用药过程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存在配伍禁忌被引量:1
2008年
临床上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使用非常普遍的抗生素,我们在用药过程中发现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有配伍禁忌。
姜红红王丽娟伍婷刘海玲孔玉珍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盐酸莫西沙星配伍禁忌注射用用药过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巨大广基息肉被引量:5
2012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开展的内镜切除技术,主要用于胃肠道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较大、广基病变的一次性大块和完整切除。与上消化道相比.结直肠壁更薄,ESD难度更高。第二炮兵总医院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肠镜检查发现的14例直径大于或等于3cm的结直肠巨大广基息肉行ESD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朱军丁健华赵克汤海燕王秋枫姜红红郑玲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结直肠息肉
1例大便失禁患者骶神经调节治疗的护理被引量:2
2015年
对1例大便失禁患者采用骶神经调节术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每日大便2-3次,为成形软便,Wexner失禁评分3分。根据该术式分为临时性刺激器植入阶段和永久性刺激器植入阶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尤其敦促患者准确记录排便日记,做好两个阶段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刘胜男尹淑慧汤海燕卓光鑽姜红红
关键词:大便失禁骶神经调节护理
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银离子敷料在难愈坏死性筋膜炎创口换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银离子敷料在难愈坏死性筋膜炎创口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3例急性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45处创口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24处创口和对照组11例21处创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银离子敷料的换药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换药14 d治疗效果、换药疼痛评分、治疗满意度、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银离子敷料在难愈坏死性筋膜炎创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创口愈合。
汤海燕陈洁赵克朱军刘胜男姜红红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吸引银离子敷料坏死性筋膜炎换药护理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大肠广基息肉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大肠广基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利用结肠镜下染色、气量诱导试验及非抬起征,确定病变的范围及浸润深度,对82例大肠广基息肉患者共95个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标本回收送病理检查,术后结肠镜随访。结果所有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切除,病理结果增生性息肉8例,绒毛状腺瘤24例,管状腺瘤1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54例,其中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51例,局部癌变4例。无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中,2例4cm大小绒毛状腺瘤行分片黏膜切除治疗后1个月,原创面见0.5cm大小息肉复发,予热活检钳钳除,随访1年未见复发。其余病例随访3~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EMR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
丁健华赵克尹淑慧姜红红佟静郑玲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息肉腺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大肠广基息肉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对大肠广基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利用结肠镜下染色、气量诱导试验及非抬起征,确定病变的范围及浸润深度,对82例大肠广基息肉患者共95个息肉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标本回收送病理检查,术后结肠镜随访。结果所有息肉完成EMR切除,病理结果增生性息肉8例,绒毛状腺瘤24例,管状腺瘤1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54例,其中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51例,局部癌变4例。无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中,2例4 cm大小绒毛状腺瘤行EPMR治疗后1月,原创面见0.5 cm大小息肉复发,予热活检钳钳除,随访1年未见复发。其余病例随访3~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EMR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
丁健华赵克尹淑慧姜红红佟静郑玲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息肉腺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七例临床总结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e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例结肠镜发现的距肛门8cm以内直肠肿物行ESD治疗。内镜下先于病变边缘做标记点,沿标记点环形切开黏膜,于病灶下方剥离黏膜下层,同时多次黏膜下注射,保持病灶与肌层分离,直至完整剥离肿瘤。结果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类癌,肿瘤直径0.9~1.6em,均成功经内镜切除,基底及距切缘0.2cm以内无类癌组织累及。随访13~2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ESD用于治疗直径≤2.0cm、未侵犯固有肌层的直肠类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朱军王秋枫丁健华汤海燕郑玲姜红红赵克
关键词:直肠肿瘤病理学类癌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