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吸虫
  • 4篇血吸虫病
  • 4篇吸虫
  • 4篇吸虫病
  • 4篇肝炎
  • 4篇虫病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晚期血吸虫
  • 3篇晚期血吸虫病
  • 2篇血吸虫病患者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晚期血吸虫病...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 2篇病患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疫苗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机构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湖北医学院

作者

  • 4篇姜有枝
  • 3篇桂稀恩
  • 1篇马北阳
  • 1篇舒清波
  • 1篇张常然
  • 1篇田鸿生
  • 1篇高世成
  • 1篇杨自成
  • 1篇刘文中
  • 1篇骆名其
  • 1篇赵红卫
  • 1篇桂希恩

传媒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湖北预防医学...
  • 1篇湖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报导605例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及227例疫区非血吸虫病居民血清HBV 标志物检查结果。急性及慢性早期血吸虫病患者各项 HBV 标志物与非血吸虫病人群比较无显著差异。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HBsAg、抗-HBc 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人群。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伴血清 HBsAg 阳性者的肝功能损害较 HBsAg 阴性者严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细胞内 HBsAg 检出率达63.3%。行脾切除术者与非手术者 HBV 标志物检出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在各期血吸虫患者中,晚血合并 HBV 感染最严重,其原因尚待深入研究。
桂希恩赵红卫姜有枝黄继平胡军舒清波田鸿生
关键词:血吸虫病HBV肝炎
临床诊断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的病理病原检查和随访观察被引量:4
1997年
本文报告221例临床诊断为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其中单纯血吸虫性肝纤维化131例(59.3%),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合并肝炎(伴肝细胞变性、坏死)42例(19.0%),肝炎肝硬化27例(12.2%),慢性肝炎13例(5.9%),其它疾病8例(3.6%),表明肝炎及肝炎肝硬化是误诊为晚血的主要疾病。随访2~7年177例,死亡29例,病死率16.4%,肝炎肝硬化及血吸虫肝纤维化伴肝细胞病变者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血吸虫肝纤维化患者(P<0.05),多数患者死于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癌。死于上述肝病者均存在HBV和/或HCV感染,提示HBV及HCV感染是晚血发生肝衰竭及肝癌的关键因素,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
桂稀恩骆名其舒清波杨自成张常然姜有枝
关键词: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2
1994年
31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及19.4%低于血清及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分别为29%及48.4%),HBV-DNA阳性者病死率高(66.6%),且死亡与肝病直接相关(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癌)。HBV-DNA阴性患者病死率较低(12%),其死亡与肝病无直接关系。结果提示,检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HBV-DNA有重要意义。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改善存在HBV复制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预后可能有重要作用,在血吸虫病疫区普及乙肝疫苗接种将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产生重大效益。
桂稀恩姜有枝高世成刘文中
关键词: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病毒DNA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乙肝疫苗免疫应答及脾切除对其影响
1993年
对63例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及其中的43例切脾者接种乙肝疫苗,3次后,巨脾患者、切脾患者及对照人群HBsAb阳转率分别为41.2%,60.7%和68.8%。巨脾组阳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切脾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25)。提示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存在免疫抑制。巨脾与正常脾脏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桂稀恩姜有枝马北阳胡军黄继平
关键词: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疫苗脾切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