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卓 作品数:5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清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丰中子核110Ru高自旋态研究 姜卓关键词:自发裂变 推转壳模型 高自旋态 准粒子带 丰中子奇A核^(145,147)Ce的集体带结构 被引量:1 2000年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丰中子奇A核145,147Ce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首次识别了145Ce的集体带结构,扩展了147Ce的集体带结构,扩展了147Ce的能级,并新识别了3个边带,粒子-转子模型的计算指出,145,147Ce的晕带可能来自于νi13/2轨道的耦合,145Ce基态起源于(νh9/2νf7/2)组态混合,而147Ce基态则起源于νh9/2轨道.在这两个核中未观测到明显的八极形变带,然而,在147Ce中观测到的一个边带,可能显露出八极关联的迹象. M.萨哈伊 朱胜江 甘翠云 朱凌燕 杨利明 许瑞清 全明吉 姜卓 张征 J. H. Hamilton A. V. Ramayya B. R. S. Babu J. K. Hwang W. C. Ma J. Komicki J. D. Cole R. Aryaeinejad M. W. Drigert J. O. Rasmussen M. A. Stoyer S. Y. Chu K E. Gregorich M. F. Mohar S. G. Prussi关键词:核结构 铈 丰中子核^(116,118,120)Cd的高自旋态和负宇称能级研究(英文) 2004年 通过对 2 52 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射线的多重符合测量 ,对丰中子核 116,118,12 0 Cd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 .实验是利用美国罗仑兹伯克利实验室的超级γ球探测装置进行的 .118Cd的晕带自旋扩展到 18 ,而116,12 0 Cd的晕带扩展到 16 .利用推转壳模型对带结构进行了计算 ,对这几个核晕带很陡的回弯现象做了讨论 .在每个核中观测到了 5 -和 7-能级 ,对其特性进行了讨论 .在 118Cd中还观测到一个基于 肖树冬 朱胜江 杨利明 J.H.Hamilton A.V.Ramayya J.K.Hwang 张征 姜卓 车兴来 禹英男 I.Y.Lee J.O.Rasmussen W.C.Ma关键词:高自旋态 丰中子核 中子物理 丰中子核^(113)Ru集体转动带的识别 2003年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非常丰中子核^(113)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高自旋态的能级纲图,识别了基于中子h_(11/2)轨道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最高自旋态达31/2h.还发现了另一个可能基于9/2^-能级的集体转动带,对新建立的^(113)Ru的集体带的一些重要特性进行了讨论。 张征 朱胜江 J.H.Hamilton A.V.Ramayya J.K.Hwang 许瑞清 姜卓 肖树冬 I.Y.Lee J.O.Rasmussen W.C.Ma关键词:丰中子核 能级纲图 自发裂变 原子核结构 丰中子核^(107)Ru的集体转动带 2002年 通过对2 5 2 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 ,对丰中子奇A核10 7Ru的高自旋态集体转动带重新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 .将基带转动带的自旋态扩展到 2 72 ,证实并扩展了以前发表的基于中子h11/2 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 ,并新观测到一个基于 ( 9/ 2 - )能级的集体转动带 .研究结果澄清了早期发表的结果与近来别人发表的结果之间的矛盾 ,对新建立的10 朱胜江 许瑞清 J.H.Hamilton A.V.Ramayya J.K.Hwang 张征 姜卓 甘翠云 X.Q.Zhang I.Y.Lee J.O.Rasmussen W.C.Ma关键词:丰中子核 核结构 自发裂变 能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