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

作品数:64 被引量:38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地球化
  • 42篇地球化学
  • 10篇填图
  • 10篇稀土
  • 10篇稀土元素
  • 9篇地球化学填图
  • 7篇碎屑
  • 7篇碎屑沉积
  • 7篇碎屑沉积岩
  • 7篇沉积岩
  • 6篇地球化学背景
  • 6篇地质
  • 5篇岩石
  • 5篇远景区预测
  • 5篇水域
  • 5篇勘查
  • 5篇沉积物
  • 4篇地球化学异常
  • 4篇造山带
  • 4篇找矿

机构

  • 59篇中国地质科学...
  • 30篇联合国教科文...
  • 19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省地质矿...
  • 1篇江苏省地质勘...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4篇周建
  • 52篇王学求
  • 37篇刘汉粮
  • 34篇张必敏
  • 32篇刘东盛
  • 31篇王玮
  • 29篇迟清华
  • 22篇徐善法
  • 18篇聂兰仕
  • 15篇柳青青
  • 12篇韩志轩
  • 5篇姚文生
  • 4篇李大鹏
  • 3篇陈岳龙
  • 3篇赵起超
  • 3篇刘雪敏
  • 3篇杜雪苗
  • 2篇柯昌辉
  • 2篇皮桥辉
  • 2篇闫红岭

传媒

  • 12篇地学前缘
  • 9篇地球学报
  • 5篇地质学报
  • 3篇物探与化探
  • 2篇科技成果管理...
  • 2篇地球科学
  • 2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 1篇中国金属通报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9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中-东部兴蒙造山带古生代沉积记录:对物源特征及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指示被引量:12
2012年
兴蒙造山带为中亚造山带东段,其标志着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界线.区域上广泛发育的古生代沉积地层可能蕴含着关于板块拼合及造山带演化的关键信息.奥陶纪-二叠纪碎屑沉积岩岩相学研究表明这些岩石主要为杂砂岩和长石砂岩,以较低的成熟度,较差的分选以及较高的岩屑含量为特征.古生代样品物源主要由新生的壳源物质充当.兴蒙造山带碎屑沉积岩Nd模式年龄分布于新元古代及中元古代晚期,范围与华北板块明显不同;而其εNd(t)值演化则与兴蒙造山带内部岩浆岩类演化特征类似,表明其物源可能主要源于兴蒙造山带内.碎屑沉积岩物源主要由带有增生特征岩类混合少量再循环端员组分构成;岩性上受长英质,部分熔融镁铁质及镁铁质岩类三端员控制.岩石学上,碎屑沉积岩平均成分相当于三端员依53:41:5贡献比例进行混合.沉积环境在二叠纪发生变化,从岛弧过渡为造山带,并于三叠纪前完成碰撞.这一解释与该区最终碰撞时间为二叠纪末期至三叠纪的论断相一致.
李大鹏陈岳龙王忠林宇周建
关键词:碎屑沉积岩兴蒙造山带ND同位素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走向新阶段被引量:1
2022年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地球表层的分布和变化,为资源评价、环境保护和全球变化等提供基础资料。这里简要介绍了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的历史和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叙述了IGCP 259和IGCP 360计划及由两个计划推动的欧洲、美国、澳洲和中国地球化学填图计划的概况。2016年为推动国际地球化学填图工作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该中心落户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在中心成立的同时发起了“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计划实施至今已取得重大进展,标志着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张必敏王学求王学求王玮周建鲁岳鑫
关键词:地球化学填图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碳酸岩的发现及意义
2025年
稀土元素(REE)作为现代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的关键战略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医疗、环保和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侯增谦等,2020)。在17种稀土元素中,Pr、Nd、Tb、Dy和其他重稀土元素为高价值REE元素,被大量应用于绿色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王学求等,2024)。尽管我国稀土储量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多以轻稀土元素(La、Ce)为主,Pr、Nd、Tb、Dy等高价值稀土元素占比较低,但需求较大。
刘琰侯增谦郑旭高一航王学求李以科周建熊盛青杨海柯昌辉
关键词:REETBDYND
寻找下一个白云鄂博矿——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高价值稀土矿化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2025年
1927年7月,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团员、地质学家丁道衡发现了白云鄂博矿床,以世界第一的稀土资源储量奠定了我国在全球稀土格局中的战略地位(Weng Zhehan et al.,2015)。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或“万能之土”,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战略性关键资源(王登红等,2019),也是全球主要大国竞争和博弈的重要焦点(王安建等,2022)。
李以科李以科王学求柯昌辉王学求柯昌辉刘琰佘宏全李瑞萍刘琰王安建李瑞萍
关键词:稀土矿
秘鲁铜元素地球化学空间分布及对成矿远景区的预测
2025年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岸,作为安第斯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丰富,铜矿资源储量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二。本文首次对秘鲁开展全国范围全球尺度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获得汇水域沉积物样品共416件,秘鲁全境铜元素含量为2.38~495μg/g,背景值(中位数)为24.0μg/g。秘鲁全境、沿海带、安第斯山区和亚马孙平原的表层(深层)汇水域沉积物中铜元素平均含量依次为31.4(31.6)、45.6(32.2)、47.5(48.2)和21.3μg/g(24.9μg/g)。地球化学图显示,秘鲁铜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西部沿海带和中部安第斯山区含量较高,东部亚马孙平原区含量较低的特征。本文选用75%累积频率作为异常下限值,圈定出5处铜地球化学异常,其中两处达到地球化学巨省规模,两处达到地球化学域规模。同时,讨论铜地球化学异常的来源和影响因素,解析与之对应的矿产资源响应,秘鲁良好的构造演化环境,为大型、超大型铜矿床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太平洋纳斯卡板块向南美大陆不断俯冲变换,致使洋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强烈而广泛的中酸性岩浆活动,且岩浆中铜含量大规模富集,局部地区在特定环境下富集成矿。这一构造运动导致铜元素在秘鲁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多个地球化学块体,可能也是铜地球化学异常形成的原因之一。这些巨大的地球化学块体发现可用于未来寻找铜矿集区或大型、超大型铜矿床,圈定找矿远景区,并可以降低找矿风险,提高找矿效率,缩短找矿周期。研究圈定的地球化学找矿远景区,可为秘鲁铜矿勘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
胡庆海王学求张必敏迟清华王强孙彬彬周建周建王玮Alex AGURTO CORNEJOJoel OTERO AGUILAR盘炜刘汉粮刘汉粮吴慧
关键词:地球化学填图成矿远景区
云南红河州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3
2022年
围绕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对稀土资源的需求,特别是紧缺的重稀土资源,如何快速有效地发现富含重稀土矿床找矿靶区是勘查地球化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获得全国地球化学基准数据,圈定稀土异常超常富集区9处,其中新发现的滇南红河州蒙自—中越边境地区稀土富集区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3.5,与华南富含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异常LREE/HREE比值一致。结合地质背景、成矿母岩、气候和地形地貌特点等初步判断具有寻找类似华南富含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潜力。因此,对这一异常的核心区,开展了1:25万、1:5万地球化学调查和风化剖面测量,并经29个钻孔验证,初步发现马鞍底潜在超大型富含重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富矿区分布于坡度较缓的坡脚处,风化母岩为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元古界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风化剖面厚度最深可达25 m左右,富矿层位位于全风化层,一般在2~13m深度,矿体平均厚度6~13m,最厚可达21m,平均品位0.14%。根据29个钻孔和84个风化壳剖面测量,初步估算稀土潜在矿石量约9.46亿吨、稀土氧化物潜在资源约100万吨。这是我国首次在滇南地区发现潜在超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同时富含轻稀土(镧、铈、镨、钕)和重稀土(钆、铽、镝、钇),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这一发现表明开展从极低密度、低密度到高密度地球化学调查,获得全部16个稀土元素高质量数据是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快速有效方法。
王学求周建张必敏刘东盛徐善法王玮王强乔宇谢明君刘福田迟清华刘昱恒胡庆海严桃桃李瑞红田密吴慧刘汉粮柳青青
关键词:重稀土地球化学勘查
青海共和—花石峡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与锆石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青海共和-花石峡地区是中央造山带交接转换的重要结点地区。西部以瓦洪山断裂与柴达木地块、东昆仑造山带接界,东以多禾茂断裂带为界与西秦岭相邻,南以勉略-阿尼玛卿缝合带与巴颜喀拉-松潘造山带相邻,北以青海湖南山断裂为界与祁连造...
周建
关键词:碎屑沉积岩
一种化探松散水系沉积物介质采集与粒度分级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探松散水系沉积物介质采集与粒度分级装置,包括隔离板、取样器、筛子和装样盘,取样器内部固定双层硅胶套,在双层硅胶套之间插入隔离板并具有优良的密封性,取样器顶部连接筛子,筛子顶部安装不同规格的筛网,取样器与...
李瑞红张必敏刘东盛周建严桃桃刘福田王强
中蒙边界地区金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远景区预测
2025年
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属成矿省和全球3大斑岩型铜、金、钼成矿带之一,资源潜力巨大,是国内外地学研究和贵金属、三稀资源勘查的热点地区。文章依托中蒙边界1∶1000000地球化学填图数据,探讨了汇水域沉积物中金的地球化学参数和区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中蒙边界地区汇水域沉积物金元素含量中位值和平均值分别为0.79×10^(-9)和1.34×10^(-9);华北陆块和阿尔泰构造带金含量最高,区域浓集系数分别为1.43和1.36,是金的富集优势区。以金含量累积频率85%(1.55×10^(-9))、92.5%(2.22×10^(-9))和97.5%(4.03×10^(-9))划分外、中和内带,共圈定28处地球化学远景区,为该区寻找金等贵金属矿床提供了重要选区。研究填补了中蒙边界地区金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的空白,为两国边境地区金等贵金属矿床对比提供基础数据。
刘汉粮王学求王学求迟清华聂兰仕SHOJIN Davaa迟清华周建王玮
关键词:地球化学填图
基于规划公平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探析
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资源,国家采取土地用途管制方式调控耕地农转非有序性,但具强制性与法效性土地利用规划导致同区位不同农户农地发展权得以实现或限制的不公平性。通过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弥补耕地及基本...
奉婷奉婷张凤荣周建
关键词:土地发展权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