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诗嫚

作品数:48 被引量:270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农地
  • 15篇整治
  • 10篇农户
  • 9篇农地整理
  • 8篇耕地
  • 7篇土地整治
  • 6篇双重差分
  • 6篇双重差分模型
  • 6篇农地整治
  • 6篇绩效
  • 6篇管护
  • 5篇权属
  • 5篇绩效研究
  • 4篇意愿
  • 4篇生计
  • 4篇农田
  • 4篇农田建设
  • 4篇权属调整
  • 4篇耕地细碎化
  • 4篇高标准农田

机构

  • 32篇武汉工程大学
  • 2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东华理工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伦敦大学学院
  • 2篇宜春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中共广东省委...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湖北省教育信...

作者

  • 44篇吴诗嫚
  • 8篇卢新海
  • 8篇李智强
  • 7篇杨钢桥
  • 6篇赵微
  • 3篇叶艳妹
  • 2篇汪文雄
  • 2篇曾艳
  • 2篇郝祖涛
  • 1篇匡兵
  • 1篇胡贤辉
  • 1篇徐雯
  • 1篇明均仁
  • 1篇邹啸
  • 1篇张杨
  • 1篇向美来
  • 1篇谢守美
  • 1篇王莹
  • 1篇赵景辉
  • 1篇黄静

传媒

  • 8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科技创业月刊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科技广场
  • 2篇2015’全...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开发研究
  • 1篇林业经济
  • 1篇老区建设
  • 1篇农村经济
  • 1篇特区经济
  • 1篇中国房地产金...
  • 1篇大学图书情报...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7篇201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中农户出资行为研究——基于交易效用理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4
2014年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缺失是目前后期管护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索农户在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中的出资行为,为解决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缺失问题提供借鉴。交易效用理论被广泛用于不同领域解释消费者购买和投资行为,但将交易效用理论用来解释消费者对准公共物品投资行为的相关报道比较罕见。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交易效用理论"提出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行为的假说,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42份农户问卷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出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研究结果: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出资额受到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差额部分是否需要农户集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了解程度等因素显著的正影响,受到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质量的满意度、户主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显著的负影响,家庭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等因素对农户出资额也产生正向影响,而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差额部分是否需要政府补贴对农户出资额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如下:①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匮乏的真正出路,政府和农户都应是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出资主体;②交易效用的感知是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的重要原因,合理确定政府和农户的出资配比有利于农户感知交易效用;③农业长期增产增效是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的内在动机,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整理项目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出资热情;④对农地整理的认知是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的重要前提,加强有关农地整理政策和农地整理项目的宣传力度,有利于提高农户的认知度;⑤提高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质量是减轻农户出资负
吴诗嫚杨钢桥曾艳汪文雄
关键词:农地整理后期管护交易效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利用系统韧性的影响——基于农户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为剖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利用系统韧性的影响机理,以湖北省部分县市的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利用系统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基准回归结果显示,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利用系统脆弱性显著降低1.3%,耕地利用系统恢复力、韧性显著提升10.2%和11.5%,且多种检验均显示研究结果稳健。2)异质性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利用系统韧性的影响效应存在农户类型和地貌类型差异,适度规模农户优于小规模农户,平原地区优于丘陵地区。据此,高标准农田建设应以提升耕地利用系统韧性为核心目标,破除多重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困囿,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发展;立足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对小规模农户的引领作用,促进小规模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并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拓展耕地的多种功能,全方位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吴诗嫚黎子阳匡兵祝浩陈丹玲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双重差分模型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流转与耕地细碎化治理被引量:2
2023年
破解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研究多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或农地流转单方面探讨耕地细碎化的治理路径,难以全面、系统刻画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文章深入解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流转与耕地细碎化的关系,利用湖北省466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的不同联动模式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探求适应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细碎化治理新路径。研究表明:“先建设后流转”与“先流转后建设”模式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分别为-2.32和-3.14,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先流转后建设”模式显著优于“先建设后流转”模式。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本结论仍然成立,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基于此,文章从充分发挥市场调整与工程技术的融合作用、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的联动模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不仅有利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还能对促进林地细碎化治理、优化配置林地资源、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高水平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探路领向。
吴诗嫚孟圣翔卢新海卢新海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农地流转耕地细碎化双重差分模型
高标准农田建设何以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视角
2025年
基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视角,剖析高标准农田建设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机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且多种检验均显示研究结果稳健。影响机制分析得出,通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耕地质量提升和耕地生态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有效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户类型和地貌类型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差异性影响,其中,与小规模农户相比,适度规模农户的影响效应更优;与丘陵地区相比,平原地区的影响效应更优。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应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为核心理念,持续增强耕地要素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能力;充分发挥适度规模农户对小规模农户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地走好差异化、绿色化、特色化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吴诗嫚黎子阳匡兵熊子昕陈丹玲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双重差分模型
“结构—行为—绩效”框架下农地整理的管护绩效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在分析农地整理建后管护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开发了农民满意度绩效量表,引入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构建农地整理建后管护的"组织结构—管护行为—管护绩效"的分析框架。以湖北省赤壁市黄盖湖农场和嘉鱼县潘家湾镇为研究区域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比率标度法和熵权法生成绩效测度的组合权重并得到满意度绩效,运用调查数据检验建后管护的组织结构和管护行为对管护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组织结构的工作职能、成长机制以及管护行为中的集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受访农民对农地整理的管护绩效评价接近于"一般",企业管护模式下黄盖湖农场和集体管护模式下潘家湾镇的管护绩效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表征管护组织持续发展状态、内部结构完善程度的组织结构类变量以及表征管护资金投入、受益农民群体参与程度的管护行为类变量是显著影响管护绩效的解释变量;黄盖湖农场企业化经营的组织结构、潘家湾镇的综合治理改革以及受到县级财政专项支持等外部要素是造成农地整理管护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验证了农地整理建后管护SCP分析框架的有效性,为提升农地整理管护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微吴诗嫚
关键词:农地整理管护绩效满意度
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能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于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的异质性分析被引量:15
2023年
构建“权属调整—农地细碎化—农业生产效率”的逻辑框架,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武陵山区的483份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双重差分模型揭示不同整治模式下权属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探求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结果表明:权属调整通过治理农地细碎化,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新农主导模式下权属调整治理农地细碎化更为有效,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也更为明显;与丘陵山地相比,平原地区更有利于大规模实施权属调整,实现农地集中连片经营,更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应充分发挥权属调整在治理农地细碎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在巩固和完善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不断加大新农主导模式的支持力度,不断推进土地整治模式的创新发展;并结合自然禀赋特征,因地制宜开展权属调整工作,全面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吴诗嫚卢新海祝浩
关键词:土地整治权属调整农业生产效率整治模式地貌类型
不同模式农地整治权属调整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基于湖北省48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单一权属调整模式、权属调整结合农地流转模式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模式对耕地细碎化治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实施,均能够显著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权属调整结合农地流转模式对降低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优于单一权属调整模式;当前权属调整工作开展并不充分,且农户的土地流转方式仍是自发、分散的,尚未达到实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据此,应在完善权属调整的法制建设和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建立权属调整与农地流转的联结机制,推动土地空间重组与要素市场化配置有效结合,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
吴诗嫚孟圣翔卢新海
关键词:农地整治权属调整农地流转耕地细碎化
碳排放约束下耕地利用推动粮食生产的逻辑关联、现实矛盾与路径优化被引量:3
2024年
耕地利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碳排放约束背景下探究其与粮食生产之间的有机关联有助于揭示“土-碳-粮”三要素复杂的逻辑关系。该研究基于归纳演绎法与理论分析法,在梳理碳约束下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粮食安全保障与碳减排背景下中国耕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促进耕地绿色转型升级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碳排放约束下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之间紧密的逻辑关联形成了复杂的“土-碳-粮”要素系统;2)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实施耕地利用碳减排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确定性影响,但粮食稳产与增产仍将造成大量碳排放;3)为有效改善碳排放约束下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紧平衡状态,从耕地保护、碳减排、粮食生产三方面通过耕地资源配置优化、碳交易市场构建、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等方式实现“土-碳-粮”要素协调路径优化。未来需合理规划耕地空间利用格局,采取多种政策工具,转变耕地利用方式,促进耕地低碳、绿色利用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协同发展。
程鹏柳可张杨唐厚田吴诗嫚向美来
关键词:碳排放耕地利用粮食生产逻辑关联
高校图书馆红色主题活动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红色文化建设,举办了大量的红色主题活动。文章调查了国内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红色主题活动,并从活动主题、活动对象及举办模式等方面展开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从丰富活动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加大推广力度等方面,优化高校图书馆红色主题活动的建设路径。
吴诗嫚李育琛
关键词: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基于UTAUT的阳光体育服务平台的用户使用行为模型及实证研究
2019年
探索了基于UTAUT模型的阳光体育服务平台的用户使用行为因素,为阳光体育服务平台更好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实证分析问卷调查获得的197份样本数据,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促进因素和使用意愿正向影响学生使用阳光体育服务平台的行为意愿,提出了加强技术支持、促进用户使用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影响、科学评定成绩、提高用户身体素质的对策建议。
吴诗嫚赵鹤
关键词:UTAUT用户行为行为意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