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翚
- 作品数:117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小远志醇提物抗蛇毒活性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比较小远志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对眼镜蛇毒及蝮蛇毒中毒小鼠的保护作用来评价它们的抗蛇毒药效,发现95%乙醇提取物具有最佳抗蛇毒药效;继续对95%乙醇提取物的分段萃取部分(石油醚部分、氯仿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进行抗蛇毒活性筛选实验,发现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中毒小鼠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说明抗蛇毒活性成分可能是一种或多种中小极性物质,为临床应用及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了依据,也减少了盲目性。
- 郁惠珍吴翚
- 关键词:乙醇提取物
- 微波条件下秋水仙素C-3位水解产物的合成及荧光分析
- 2015年
-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两种结构较复杂的脂肪胺与秋水仙素的反应,得到了同一种物质,均为秋水仙素C-3位的水解产物,并对产物的荧光性质进行分析。
- 陆蕾蕾宋功品吴翚
- 关键词:秋水仙素水解反应荧光分析
- 萘醌并吡喃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 萘醌并吡喃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所述萘醌并吡喃衍生物结构式如下式7或9所示,其是由2‑羟基‑1,4‑萘醌、苯并噻唑‑2‑乙腈与芳醛或取代靛红在乙醇中进行加热反应制得。本发明的萘醌并吡喃衍生物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
- 苑睿许江飙张鹏宛瑜吴翚
- 文献传递
- 从小远志中分离黄酮醇和口山酮衍生物(英文)被引量:4
- 2008年
- 从小远志中分离出了9种化合物:①1,3二羟基5,6,7三甲氧基口山酮,②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③1,3,6,8四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④1,6,7三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⑤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 OβD吡喃葡萄糖苷,⑥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 O[αL鼠李糖苷(1→6)]βD吡喃葡萄糖苷,⑦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 OβD吡喃葡萄糖苷,⑧水杨酸和⑨远志醇,其中化合物①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其化学性质和光谱数据证实.
- 宛瑜郁惠珍叶玲张富仁吴翚
- 关键词:醇提物化学成分
- 一种苯并噻二唑-TB-氟硼络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噻二唑‑TB‑氟硼络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式如式A所示:<Image file="DDA0003188468930000011.GIF" he="488" imgContent="drawin...
- 吴翚李连峰周杭苑睿张鹏宛瑜
- 文献传递
- 曼尼希双碱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一种曼尼希双碱的制备方法及用途,属于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方法:称取丙酮、37%甲醛水溶液分别与相应的芳香胺化合物以物质的量之比为61:6:1置于烧瓶中,加入催化量的硅磺酸,搅拌,过滤除去硅磺酸,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
- 赵玲玲宛瑜吴翚
- 苯并噻唑-Schiff碱-Tröger’s base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苯并噻唑‑Schiff碱‑<Image file="DDA0002501068630000013.GIF" he="59"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GIF" inline="yes...
- 徐慧苑睿窦鹏飞宋仅星宛瑜吴翚
- 一类香豆素-Tröger’s base类Fe3+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 一类香豆素‑<Image file="DDA0002636167350000013.GIF" he="61"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GIF" inline="yes" orien...
- 吴翚陈雯苑睿张鹏宛瑜
- 文献传递
- 一种苯并[f]吡啶[1,2-a]吲哚-6,11-二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苯并[f]吡啶[1,2‑a]吲哚‑6,11‑二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1,4‑萘醌或取代的1,4‑萘醌、吡啶类化合物和苯乙酮或取代苯乙酮在溴化铜存在下制备苯并[f]吡啶[1,2‑a]吲哚‑6,1...
- 刘蕴吴翚韩军文王文慧
- 文献传递
- 3-甲基-6-氨基-5-氰基-4-(4-对甲氧基)苯基-1-苯基-1,4-二氢吡喃并[2,3-c]吡唑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3-甲基-6-氨基-5-氰基-4-(4-对甲氧基)苯基-1-苯基-1,4-二氢吡喃并[2,3-c]吡唑(Ⅰ)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获得了不同温度下Ⅰ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并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计算出其与BSA相互作用时给体-受体间距离r为5.01 nm及能量转移效率E为0.280.证实了Ⅰ与BSA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确定了其与BSA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结合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 廉淑芹陆蕾蕾吴翚沈阳张普宛瑜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