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 作品数:66 被引量:26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晶粒尺寸对316L不锈钢在模拟人体体液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提高医用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以一种商用316L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冷轧及退火工艺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98 nm的超细晶(UFG)、776 nm的亚微米晶(SMG)和1.18μm的细晶(FG)试样,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定了不同平均晶粒尺寸试样在模拟人体体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腐蚀电位和击穿电位随着平均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UFG试样具有较高的腐蚀电位(-0.38 V_(SCE))和击穿电位(-0.03 V_(SCE));电容半径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晶粒细化后,316L不锈钢在模拟人体体液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其中,退火温度750℃条件下保温5 min制备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98 nm的超细晶316L不锈钢在模拟人体体液环境中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能。
- 陈书航褚冉星赵苗苗吴红艳杜林秀
- 关键词:晶粒尺寸耐腐蚀性能
- 奥氏体变形条件对耐候钢连续冷却相变的影响
- 本文采用热膨胀法结合显微硬度测试建立了耐候钢未变形和真应变0.4的形变奥氏体的CCT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冷却速度、变形条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变形使铁素体+珠光体相变区左上方移动,获得铁素...
- 吴红艳沈开照杜林秀刘相华王国栋
- 关键词:耐候钢连续冷却相变显微组织奥氏体变形
- 文献传递
- 铁路车辆用V-N-Cr微合金化Q690高强耐候钢组织性能和腐蚀行为被引量:6
- 2021年
- 为开发新一代铁路车辆用高强耐候钢,采用两阶段轧制制备V-N-Cr微合金化Q690耐候钢,并进行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检测。采用周期浸润腐蚀实验对V-N-Cr微合金化Q690耐候钢与Q345钢进行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V-N-Cr微合金化Q690耐候钢的显微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板条贝氏体以及少量的M/A岛,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分别为695 MPa和815 MPa,冲击性能优异,通过大小角度晶界共同作用,有效阻碍裂纹扩展。两种钢的表面均生成了明显的锈层,腐蚀产物主要包含α-FeOOH,β-FeOOH,γ-FeOOH和Fe_(3)O_(4)。腐蚀360 h后Q345钢的平均腐蚀失重速率为1.83 g/(h·cm^(2)),V-N-Cr耐候钢的腐蚀失重速率为0.96 g/(h·cm^(2)),显著低于Q345钢。
- 刘悦吴红艳杜林秀
- 关键词:耐候钢锈层
- V-Ti集装箱用耐候钢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耐蚀行为的研究
- 利用周期浸润腐蚀实验研究了V-Ti耐候钢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演化行为。结果表明,P、Ti元素促使腐蚀产物从针状或棉絮状不稳定的γ-FeOOH向圆球状稳定的α-FeOOH的转变,使锈层具有保护性。并且Cu、P、Cr、...
- 吴红艳张程远翁镭杜林秀
- 关键词:耐候钢锈层结构
- 文献传递
- 奥氏体变形条件对耐候钢连续冷却相变的影响
- 采用热膨胀法结合硬度测试,建立了耐候钢未变形和变形奥氏体的CCT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冷却速度、变形条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从未变形到变形的过程,铁素体+珠光体相变区向左上方移动,获得铁素体...
- 吴红艳沈开照杜林秀刘相华王国栋
- 关键词:耐候钢CCT曲线奥氏体变形残余奥氏体热膨胀法
- 文献传递
- Cr含量和加热温度对高铁弹条用60Si2Mn弹簧钢脱碳层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通过提高高铁铁轨扣件系统中的弹条用60Si2Mn弹簧钢中的Cr元素含量,分析了不同加热温度下钢的脱碳情况,研究了Cr元素以及加热温度对60Si2Mn弹簧钢脱碳层组织形貌及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r元素含量提高至0.35%后,弹簧钢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脱碳层厚度都有明显减少,当加热温度在900℃以上时只存在部分脱碳现象,且脱碳层厚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包万遥李金波高秀华陈红卫李绍杰吴红艳张志新杜林秀
- 关键词:60SI2MN弹簧钢加热温度脱碳层
- Q450耐酸钢的相变及耐蚀性能被引量:1
- 2021年
- 针对含0.09%Bi的铁路敞车用新型耐酸钢,通过热模拟试验,绘制了动态CCT曲线,进行实验室轧制,利用全浸试验方法和电化学试验方法对其耐硫酸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速提高,显微组织由珠光体+铁素体逐渐完全转变为贝氏体,同时组织细化。在实验室热轧后水冷至622℃,石棉卷取保温冷至室温,得到的组织为铁素体+少量贝氏体;经全浸腐蚀试验,腐蚀后表面腐蚀产物平整,腐蚀较轻,其力学性能和耐硫酸腐蚀性能均满足Q/ASB 174—2016要求。电化学试验研究表明,试验钢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和腐蚀速率均优于Q345B钢,表面富含Cu_(2)S的致密腐蚀产物氧化膜对耐蚀性提高作用明显。
- 王震胡德勇孙超高秀华吴红艳杜林秀
- 关键词:动态CCT曲线电化学腐蚀
- 低碳V-N-Cr微合金化耐候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被引量:4
- 2019年
- 采用Formaster-FII全自动相变仪和MMS-300热模拟实验机分别对低碳V-N-Cr微合金化耐候钢未经变形及变形的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静态CCT曲线相比,低碳V-N-Cr微合金化耐候钢奥氏体变形后的动态CCT曲线的相变温度较高,曲线整体向左上方移动;变形会大幅度增加奥氏体内部缺陷密度,促进铁素体相变发生;对于变形奥氏体,当冷速小于2℃/s,相变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当冷速大于2℃/s,开始出现粒状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逐渐减少,贝氏体组织增多,存在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铁素体的晶粒尺寸也逐渐减小。在20~40℃/s相对大的冷却速度范围内,V-N-Cr耐候钢由板条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组织组成。
- 刘悦屠卡滨吴红艳杜林秀
- 关键词:耐候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奥氏体变形
- 变形工艺对V、Ti微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6年
-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结合显微硬度测试,建立了含V、Ti微合金钢的未变形和50%形变奥氏体的CCT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冷却速度、变形条件及微合金元素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使铁素体+珠光体相变区左移,获得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的临界冷速增大。变形也使贝氏体相变温度有所提高,同时在较高的冷速下,变形可使显微组织变得更加细小。V、Ti的复合添加,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相变温度降低,有利于得到细小的组织。
- 吴红艳杜林秀薛文颖沈开照刘相华王国栋
- 关键词:微合金钢CCT曲线显微组织TEM
- 高钛含量耐候钢在模拟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 翁镭吴红艳杜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