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豪 作品数:26 被引量:118 H指数:7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急性期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半球间连接改变的静息态fMRI研究 研究目的 精神分裂症的失连接假说认为异常的脑功能连接是精神分裂症产生重要的病理机制,然而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变化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急性期治疗前后的对比.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 黄欢 邹寄林 陈诚 吴士豪 王惠玲 陈军 周媛 蒋田仔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比较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究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与年龄、教育、症状、病程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抑郁症组、精神分裂症组及健康对照组各36例,采用数字符号(DST)、数字广度(DSPT)及语义流畅性测试(VFT)对其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组年龄、性别、受教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精神分裂症组的HAMD及HAMA总分均明显升高,抑郁症组升高更明显(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精神分裂症组的DST、DPST及VFT评分均下降;与抑郁症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的DST、DPST及VFT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所有受试者的DST、DSPT(倒背)、VFT测试评分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DSPT(顺背)测试评分与年龄呈负相关。抑郁症组的DST测试评分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DSPT(顺背)测试评分与HAMD评分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精神分裂症组的DST评分与PANSS阳性评分及病程呈负相关,DSPT(倒背)与病程呈负相关,VFT评分与PANSS阴性评分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与抑郁症状相比较,精神病性症状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更严重。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更多表现在思维灵敏度、注意力速度方面,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表现在执行功能、信息的提取处理等方面。 陈诚 王高华 王惠玲 蒋田仔 周媛 吴士豪 黄欢 邹寄林关键词: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N-Back任务下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N-Back测验结果及其该任务下脑部激活模式的差异性,以了解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脑部激活模式的差异性.方法:2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8名健康对照者,年龄18至45岁,精... 吴士豪 陈诚 邹寄林 黄欢 王熇生 陈军 王惠玲 周媛 蒋田仔有无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及与幻听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有无幻听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与幻听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9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幻听组)、不伴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6例(非幻听组),纳入同期武汉地区招募的健康对照82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对3组人群进行数字符号测试、数字广度测试及言语流畅性测试评估认知功能。结果幻听组与非幻听组在年龄、性别、教育、病程及PANSS各项评分等临床症状上相匹配(除P3幻觉评分外)。与对照组[数字符号测试(69.12±9.84)分,数字广度测试顺背评分(9.00±1.02)分,数字广度测试倒背评分(6.13±1.51)分,言语流畅性测试(21.90±4.32)分]比较,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1.17±8.00)、(7.26±1.36)、(4.24±0.96)、(13.26±2.36)分]及不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65±13.82)、(7.54±1.48)、(4.46±1.61)、(16.11±5.29)分]认知测评得分均明显下降(F=28.65,13.18,15.05,32.26;P<0.05),且幻听组的数字符号测试评分低于非幻听组(t=-2.83,P<0.05)。相关分析结果示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数字符号测试评分与Hoffman幻听评分呈负相关(r=-0.34,P=0.03)。结论有无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注意力及执行能力方面损害更为严重且与幻听症状密切相关。 陈诚 王惠玲 王高华 吴士豪 黄欢 荣蓓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幻听 精神分裂症有无幻听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比率低频振荡振幅的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有无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fMRI比率低频振荡振幅(fraction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的特征及幻听产生的神经影像机制.方法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ALFF研究方法,对49例有幻听的患者(幻听组)、23例无幻听的患者(非幻听组)及8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计算fALFF的值,3组进行方差分析得出有差异的脑区,并分别进行两组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最后将幻听评分与差异脑区fALFF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3组fALFF值存在差异的脑区:双侧小脑后叶、左侧尾状核和豆状核、双侧额中回及前扣带回(AlphaSim校正,P<0.05,体素个数>21);(2)有差异脑区fALFF值的组间比较:右侧和左侧小脑后叶:与对照组(-1.10±0.35、-1.26±0.38)相比,幻听组(-0.83±0.40、-0.98±0.50)和非幻听组(-0.55±0.41、-0.62±0.40)fALFF值升高(t=-4.009、-3.603,均P<0.05);而幻听组与非幻听组相比,幻听组fALFF值降低(t=-2.782、-2.958,均P<0.05);左侧尾状核:与对照组相比,幻听组和非幻听组fALFF值增高(t=-4.51、-1.81,均P<0.05);左侧豆状核:与对照组(-0.32±0.40)相比,幻听组(0.05±0.52)fALFF值增高(t=-6.614,P<0.01)而非幻听组(-0.15±0.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和右侧额中回:与非幻听组相比,幻听组(t=-4.051、-3.154)和对照组(t=-6.645、-5.535)fALFF值增高(均P<0.05);左侧和右侧前扣带回:与对照组相比,幻听组(t=3.898、5.004)和非幻听组(t=4.616、5.860)fALFF值降低(均P<0.05);(3)相关分析:幻听严重程度与左右侧小脑后叶fALFF值呈负相关(r=-0.401、-0.547,均P<0.01);与左侧豆状核fALFF值呈正相关(r=0.311,P<0.05)但与左侧尾状核、双侧额中回及前扣带回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自发功能活动异常.伴有幻听的� 陈诚 王高华 王惠玲 蒋田仔 周媛 吴士豪 黄欢 邹寄林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幻听 基于ReHo方法的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静息态fMRI的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图像数据,运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研究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静息态脑区活动情况。方法对18例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和18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进行静息态fMRI研究,运用ReHo方法对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分析。结果组内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静息态下脑区B()LD信号的ReHo值升高太多位于大脑“默认网络区域”(额叶、颞叶、扣带回等);就激活脑区面积大小来说,病例组明显减少,即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静息态脑区活动整体而言是减弱的。组间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静息状态右侧额叶BOI。D信号ReHo值明显降低(P〈0.001,纠正后cluster水平)。结论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颞叶功能活动增强且存在额叶活动异常,提示颞叶功能活动增强和额叶功能活动减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幻听的神经影像基础。 陈诚 王惠玲 吴士豪 黄欢 邹寄林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幻听 静息状态 默认网络 功能磁共振 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产生的静息态fMRI研究 目的:本次研究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区活动情况,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症状与大脑相应神经环路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症状的... 陈诚 吴士豪 邹寄林 黄欢 王熇生 陈军 王惠玲 周媛 蒋田仔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文献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并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各项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可能相关性。方法对30例符合DSM -Ⅳ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PANSS评分≥60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与之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方面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分别进行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语义流.性测试。结果(1)病例组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倒背)、语义流.性测试中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2)病例组测试结果中数字符号与数字广度呈明显正相关(P ≤0.01);顺背与倒背呈正相关(P ≤0.05);(3)健康对照组语义流.性得分与数字倒背呈正相关(P ≤0.05),其他几项测试结果均不具有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且各项认知功能损害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 陈诚 王惠玲 王高华 蒋田仔 周媛 吴士豪 黄欢 邹寄林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任务正激活网络效应连接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工作记忆任务状态下和静息状态下,任务正激活网络(突显网络、中央执行网络及背侧注意网络)的效应连接特点.方法 纳入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3名健康对照,运用基于频谱的动态因果模型分析方法(spectral dynamic causal modeling,spDCM),使用任务态下激活差异显著脑区提取突显网络、中央执行网络及背侧注意网络的感兴趣区种子点,分析上述脑网络在任务和静息态下的效应连接情况;并对存在差异的连接与临床症状及工作记忆表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患者背侧注意网络中的左侧额动眼区(后验参数=-0.25)及左侧顶上小叶(后验参数=-0.16)的自连接减弱,而突显网络中的前扣带回到左侧额动眼区兴奋性连接增强(后验参数=0.17);在任务状态下,患者左侧额动眼区自连接减弱(后验参数=-0.16),中央执行网络中的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后验参数=0.20)自连接增强.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差异连接与健康对照的工作记忆成绩[R2=0.22,F(2.42)=5.84,P=0.006]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R2=0.19,F(3.38)=3.12,P=0.040]相关.结论 不同状态下的任务正激活网络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异常效应连接. 王怡君 王惠玲 周媛 吴士豪 何婷玉 荣蓓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精神分裂症患者等级伦敦塔任务的近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在不同难度等级伦敦塔(the Tower of London,TOL)认知任务下的脑区激活程度和模式的差异。方法利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th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NRS),记录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0名健康对照(对照组)在fNIRS仪不同难度等级的TOL任务下双侧前额叶皮质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评定患者组的精神症状。结果(1)患者组较对照组在各难度等级的TOL测验上的正确答题数少,反应时间长(P均〈0.05)。(2)激活程度比较:患者组在各难度等级TOL任务下前额叶皮质激活均弱于对照组(P〈0.05)。(3)激活模式比较:中间的前额叶皮质:对照组的激活程度为中等任务〉容易任务〉困难任务[容易、中等及刖难仟务期氧合血红蛋白的差值(Aoxy—Hb)分别为4.05±4.89、5.93±3.94、2.12±1.78,P〈0.05],患者组不同难度TOL任务下激活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对照组不同难度TOL任务下激活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其激活程度降低(容易、中等及困难任务期Aoxy—Hb分别为5.19±9.12、3.24±6.74、0.01±0.8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前额叶功能低下。 刘琳琳 王惠玲 王熇生 苏德振 陈诚 吴士豪 杨灿 王高华 牛海晶 蒋田仔关键词:额叶前皮质 谱学 近红外线 伦敦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