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丽
- 作品数:29 被引量:29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联合国人口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3
- 2014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影响,面对逐年下降的出生率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致使农村留守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农村也日益凸显。农村老人数量的增加,导致老人抚养比例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农村的经济生产效益,并弱化了传统养老模式的地位。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进行了研究。
- 吴丽丽
-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
- 中国人口生育水平问题研究回顾:2007—2009
- 来围绕我国的低生育水平、低生育率的后果及生育政策调整问题,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众媒体也给予了广泛关注。2007-2009年,学术界对我国生育水平的估计和低生育率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对低生育水平的形成机制和后果也有了更...
- 吴丽丽
- 关键词:生育水平生育政策
-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流动。人口流动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其中儿童是受其影响最为突出的群体之一。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保护问题已成为中国儿童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充分认识全面加强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厘清这些儿童面临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吴丽丽
- 关键词:儿童问题人口流动流动儿童城镇化进程人口迁移人类历史
-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被引量:65
- 2009年
- 通过最新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资料,探讨利用常规人口调查资料进行留守儿童研究的方法,并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分布、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有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一系列最新状况信息,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
- 段成荣吴丽丽
- 关键词:人口流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社会问题
- 中国生育问题研究综述:2006—2007被引量:1
- 2008年
- 过去一年里,人口学界对中国生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目前生育水平的估算和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同时对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也日渐关注。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作概括性的回顾与评述。
- 吴丽丽
- 关键词:生育问题生育水平生育政策生育文化
- 社会资本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路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作为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障碍和组织型社会资本障碍,要化解这些障碍,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城乡二元障碍;必须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共参与,构建新型私人社会关系,融入城市社区。
- 吴丽丽
- 关键词:社会资本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 我国城市化对农村消费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本文从我国城市化率及农村各项消费的现状入手,采用灰色关联的方法分析城市化对农村消费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农村消费结构变迁的关联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医疗保健消费、文教娱乐消费、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交通通信消费、居住消费、衣着消费、其他消费以及食品消费。
- 吴丽丽
-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消费结构
- 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被引量:6
- 2016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下,化解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此为依托,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的考量,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 吴丽丽
-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中国老年人的自理预期寿命被引量:1
- 2010年
- 根据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第三期跟踪调查数据,采用苏立文方法,分性别、分城乡考察中国老年人的自理预期寿命情况。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WHO-ADL量表)把总自理预期寿命分解为穿衣、吃饭、洗澡和入厕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不同自理预期寿命之间的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 吴丽丽
- 关键词:老年人
- 外来人口对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外来人口对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城市外来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出生性别比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地区异常偏高的出生性别比是否由外来人口造成?结果表明,城市外来人口生育的性别偏好与农村本地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都存在强烈的生男意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生育水平迅速下降的同时,出生性别比出现了不分城乡的普遍升高和偏高,城市出生性别比偏高,既有外来人口的作用,也有本地人口的作用,外来人口并不是造成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唯一或主要的原因。
- 陈卫吴丽丽
- 关键词:外来人口人口流动出生性别比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