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霞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因
  • 3篇小儿
  • 3篇儿童
  • 2篇新生儿
  • 2篇心肌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窒息
  • 2篇中毒
  • 2篇紫癜
  • 2篇急性
  • 2篇急性中毒
  • 2篇出血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多器官损害
  • 1篇新生儿颅内出...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酶

机构

  • 9篇银川市第一人...
  • 2篇上海市儿童医...

作者

  • 9篇吕霞
  • 4篇郝会芳
  • 2篇杨婷
  • 2篇高莉
  • 1篇孙云
  • 1篇宋立娟
  • 1篇邱虹
  • 1篇蒋慧
  • 1篇陈翔
  • 1篇王燕萍
  • 1篇谢振华
  • 1篇黄敏
  • 1篇李乐

传媒

  • 6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36例婴幼儿良性颅高压症临床分析
2000年
对 36例婴幼儿良性颅高压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引起婴幼儿良性颅高压症的首要原因是药物性反应 ,其次为幼儿急诊和非特异性感染。良性颅高压症在去除病因 ,降低颅内压治疗后预后良好。
吕霞郝会芳高莉王春灵
关键词:婴幼儿病因
8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通过对 8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窒息是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颅内出血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 ,其次为脑实质出血。CT是围产儿窒息、脑出血的首要检查手段。
吕霞陈翔李乐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CT
13例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治疗进展。方法 对 13例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损伤有关。在治疗上已经确立了 β -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免疫抑制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作用。结论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与病毒感染和免疫损伤有关。采用综合治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王继杰吕霞黄敏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儿童病因
小儿急性中毒2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为探讨近五年小儿急性中毒的种类变化,对218例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鼠药中毒86例(394%),药物中毒49例(224%),农药中毒32例(146%),一氧化碳中毒26例(119%)。结论:新型鼠药中毒是近年农村小儿急性中毒的主要类型。
郝会芳吕霞高莉
关键词:急性中毒儿童
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指导防治。方法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回顾分析10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结果有6个因素最终进入方程式,依次为胎儿窘迫、妊高征、分娩方式、脐带异常、孕周和产程延长。结论及时发现处理高危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及早识别潜在的难产因素,选择正确分娩方式,可避免发生新生儿窒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
吕霞谢振华孙云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LOGISTIC回归
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王燕萍蒋慧吕霞
关键词: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出血性疾病
小儿过敏性紫癜多器官损害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中出现多器官损害59例,占92.19%;其中2个器官损害占31.25%,3个以上器官损害占60.94%。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胃镜、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心电图及脑电图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器官损害,减少误诊,使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吕霞郝会芳杨婷
儿童急性中毒712例病因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中毒的病因,为预防、降低其病死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年中收治的712例儿童急性中毒临床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儿童急性中毒入院人数占同期住院人数的6.86%,中毒的高发年龄是0-5岁,中毒的主要方式是误食,中毒的主要种类是鼠药、有毒气体及药物。结论儿童发生急性中毒的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以鼠药、一氧化碳、农药中毒为主。1-5岁儿童属最危险人群,应重视预防儿童急性中毒。
郝会芳吕霞杨婷
关键词:儿童急性中毒病因
81例围产期窒息患儿心肌酶的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围产期窒息时血清心肌酶活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新生儿窒息组62例,其中重度窒息32例,轻度窒息30例,单纯胎儿宫内窘迫组19例,设对照组33例。于入院后24小时内抽血检测血清中GOT、CK、CK-MB、LDH和羟丁酸5种心肌酶的活性。围产期窒息组30例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围产期窒息组CK-MB异常率为79.01%,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组与单纯胎儿宫内窘迫组心肌酶比较,除羟丁酸外,其余4种心肌酶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相比心肌酶活性差异有显著性,并与窒息程度相关;心电图的异常率为46.77%。结论心肌酶升高尤其是CK-MB是围产期窒息后心肌损害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和修复的判断应结合心电图改变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吕霞宋立娟邱虹
关键词:窒息围产期心肌酶心肌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