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盛夏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冶金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合金
  • 2篇微合金
  • 2篇微合金化
  • 2篇合金化
  • 2篇TI微合金化
  • 1篇再结晶
  • 1篇再结晶温度
  • 1篇碳化钛
  • 1篇铸态
  • 1篇脱硫
  • 1篇脱氧
  • 1篇微合金钢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镁合金
  • 1篇幕墙
  • 1篇耐蚀
  • 1篇耐蚀性
  • 1篇合金钢
  • 1篇钢液
  • 1篇高强钢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
  • 1篇广州珠江钢铁...
  • 1篇江苏东阁不锈...

作者

  • 4篇吕盛夏
  • 3篇王喜
  • 2篇霍向东
  • 2篇李忠华
  • 1篇毛新平
  • 1篇张仰东
  • 1篇黄军庆
  • 1篇陈事
  • 1篇胡雷

传媒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特殊钢
  • 1篇钢铁钒钛
  • 1篇炼钢

年份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SP生产Ti微合金化高强钢中纳米碳化物被引量:20
2011年
采用光学金相、电子显微术和化学相分析的方法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分析了紧凑式带钢生产(CSP)的Ti微合金化高强钢中的析出物及其析出规律.研究发现:高强钢中存在微米尺寸的立方TiN析出和大量纳米尺寸的析出物粒子;钢中MX相(M=Ti,Mo,Cr;X=C,N)的质量分数为0.0927%,其中10 nm以下的析出物占26.9%;均热之前和均热过程TiN已基本全部析出,连轧前TiC不具备析出的热力学条件;降低钢中N和S含量、严格控制卷取温度可增加TiC的体积分数,降低γ→α相变温度可以阻止细小碳化物长大.结果表明,析出物总的沉淀强化效果约为156 MPa,并能通过化学成分和工艺的控制进一步增强.
霍向东毛新平吕盛夏林振源陈麒琳
关键词:高强钢微合金化
Ti微合金化冷轧高强钢的再结晶温度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半小时等温法、显微硬度测量和金相组织观察等试验手段,研究了Ti微合金化冷轧高强钢的再结晶温度。结果发现:不同变形量的冷轧板再结晶规律基本相同,再结晶温度随变形量增加略有降低;640℃以下为回复阶段,随着温度升高,等轴晶大量形核长大,硬度迅速降低,到840℃再结晶晶粒反常长大;该钢种的再结晶温度高达700~710℃,钢中大量纳米级TiC析出物和溶质原子是再结晶温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吕盛夏陈事毛新平王喜朱达炎霍向东
关键词:TI微合金钢再结晶温度碳化钛
Mg-Al合金对钢液脱氧作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使用镁合金脱氧剂研究了ZG25钢液的脱氧行为,选取Al、Al-Mg、Mg-Al合金分别对钢液脱氧,对比脱氧后钢中夹杂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含镁合金在对钢水脱氧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脱硫能力;含镁合金终脱氧后夹杂物大多转化为复合夹杂物,其中Al2O3夹杂物主要转变为MgO.Al2O3,FeS和MnS等硫化物夹杂转变为MnS.MgS等复合硫化物夹杂。
王喜李忠华张仰东吕盛夏
关键词:脱氧脱硫
幕墙连接件用铸态中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
2011年
试验用新型铸态超低碳低镍中氮奥氏体不锈钢022Cr20Mn10Ni6N(%:0.023~0.027C、9.86~9.95Mn、19.24~20.09Cr、5.41~5.42Ni、0.27~0.34N)由15 kg中频感应炉冶炼,并试验研究了铸态022Cr20Mn10Ni6N钢与铸态304钢(%:0.076C、1.87Mn、18.02Cr、8.64Ni)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结果表明,新型铸态不锈钢的力学性能、耐点蚀性能、耐弱酸弱碱均匀腐蚀性能明显优于铸态304不锈钢,新型铸态不锈钢022Cr20Mn10Ni6N中性盐雾耐蚀性和304钢相当,可满足大气环境玻璃幕墙金属连接件的应用要求。
王喜李忠华蒋庆林吕盛夏黄军庆胡雷
关键词:铸态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耐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