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磊
- 作品数:21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利用牛粪进行两相沼气发酵的水解酸化相产电的装置及其产电方法
- 利用牛粪进行两相沼气发酵的水解酸化相产电的装置及其产电方法,它属于微生物产电领域。本发明为牛粪应用提供一种新途径。本发明装置的阳极室和阴极室通过隔膜分开。本发明方法如下:一、新鲜牛粪于室温兼厌氧条件避光堆放,过滤;二、配...
- 赵光魏利马放张国栋王哲吕晓磊杨基先
- 文献传递
- 分子生态学在人工湿地根际微生物净化污水研究中的应用
- 微生物是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妨碍其研究进展的主要原因是99%的根际微生物物种在实验室中无法成功培养。近年来,基于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分子生态学,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避免了传统培养弊端,并与传统方...
- 吕晓磊王立马放庞长泷张淑娟李世阳
- 关键词:根际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人工湿地
- 铁炭微电解―混凝沉淀―MBBR工艺处理腈纶废水被引量:8
- 2011年
- 腈纶废水对微生物活性具有不良影响,采用铁炭微电解―混凝沉淀―MBBR工艺对其进行处理。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铁炭微电解预处理腈纶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再以MBBR为生物反应器,进一步处理经过铁炭微电解预处理的腈纶废水。结果表明,最终出水COD可稳定至100 mg/L以下,氨氮接近15 mg/L。该工艺是处理腈纶废水的有效方法。
- 沃原吕晓磊程寒飞李传宝
- 关键词:腈纶废水铁炭微电解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 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过程模拟小试研究
- 针对北方气候特点解决湖库水源水富营养化问题,构建了水生微宇宙模型来模拟自然环境下水源地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研究了氮、磷营养变化规律及其与藻类增殖的相关关系,考察了富营养化的不同阶段藻类演替规律及优势种属变化趋势。富营...
- 吕晓磊马放王立任汲东张淑娟吴洁婷
- 关键词: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增殖物种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采用电气石载钴抑制工业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粉剂
- 采用电气石载钴抑制工业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粉剂,它涉及抑菌剂,以解决现有工业废水特别是硫酸盐废水的污染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按质量百分比由电气石为60~99.99%、氯化钴固体为0.01~40%制成。制备方法为:一、采用...
- 魏利马放蒋侃周皓高杰沃原吕晓磊
- 文献传递
- 寿光市污水处理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 1.引言化工和印染行业产生的废水是环境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其处理出水具有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其中所含有的有毒有机微污染物对污水处理综合指标BOD、COD和TOC虽然贡献极小,但对环境及人类健康危害却很大。...
- 吕晓磊马放李一凡刘丽艳马万里朱宁正
-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有机微污染物点源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 文献传递
-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铁复配处理高藻水被引量:17
- 2008年
- 首次采用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处理高浊、高藻水,分别考察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的投加量对去除浊度的影响,以及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铁复配后对浊度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经二氧化氯预氧化后的高藻水,在同等的投药量(25mg/L)下,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对浊度的去除率为89.1%,聚合氯化铝铁对浊度的去除率为60.5%,前者的除浊效果明显好于后者;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铁进行复配,在投药量分别为12.5mg/L和25mg/L时,对浊度的去除率为93.5%,除浊效果最好。
- 马放李大鹏郑丽娜吕晓磊邱珊
- 关键词:高藻水复合型生物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混凝
- 厌氧反硝化细菌筛选用培养基及筛选厌氧反硝化细菌的方法
- 厌氧反硝化细菌筛选用培养基及筛选厌氧反硝化细菌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反硝化细菌筛选用培养基及筛选反硝化细菌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厌氧反硝化细菌分离困难、分离周期长,最后分离到的菌株反硝化效能低的问题。厌氧反硝化细菌筛选用...
- 魏利马放吕晓磊孙伟王博
- 文献传递
- 太阳岛水体生态复合修复系统及其经济成本分析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对生态复合修复系统进行介绍,并根据太阳岛实际情况设计太阳岛水体生态复合修复系统,主要包括岸边的滨水带复合生物净化系统和水体复氧系统。并将生物复合修复系统与现阶段常见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进行经济比较,从投资、运行成本、运行能耗等方面论证水体生态复合修复系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景观水体修复方法。
- 丛科明邱珊马放吕晓磊
- 关键词:富营养化经济成本
- 污灌湿地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现状及源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为考察小清河污灌湿地中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和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HCH)的残留量及污染来源,并研究污染物(DDT和HCH)沿土壤垂直剖面的分布规律,对不同污灌区土壤样品进行索氏萃取、硅胶净化等预处理后,用气质联用仪测定HCH和DDT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湿地表层土壤中HCH和DDT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42和0.204μg/kg,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ND~0.225μg/kg和ND~1.204μg/kg,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规定的土壤DDT和HCH残留量一级标准限值0.05 mg/kg,处于较低的残留水平;无污灌湿地HCH异构体残留量依次为β-HCH>α-HCH>γ-HCH,HCH残留主要是历史使用的农药残留和少量新成污染;湿地DDT污染主要以DDE形式存在,是历史使用的农药残留造成的;污灌降低了土壤中DDT和HCH的残留量,平均降低比率为67.16%和78%;湿地土壤相同样点中DDT残留量高于HCH残留量;DDT残留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整体呈现减少的趋势,HCH残留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变化无明显规律.
- 吕晓磊王立马放刘丽艳李一凡
- 关键词:湿地土壤源解析污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