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继锋
-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红霉素颗粒与胶囊剂溶出度
-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颗粒和胶囊剂的溶出度,测定罗红霉素颗粒和胶囊剂的溶出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Venusil MP-C18(4.6mm×150mm,5μn),流动相为0.067 mol·L-1磷...
- 叶继锋侯齐书戴伟伟林小君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 小半夏加茯苓汤单煎与合煎之间多糖含量及紫外扫描的差异被引量:2
- 2011年
- 比较小半夏加茯苓汤单煎与合煎之间的差异。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以葡萄糖标准品进行对照测定多糖含量,紫外检测波长为198nm。通过峰位和吸光度值比较单煎液与合煎液的紫外扫描差异。小半夏加茯苓汤合煎液提取的多糖量较单煎液多,单煎液与合煎液紫外扫描基本一致,合煎液吸光度值较高。小半夏加茯苓汤合煎较单煎为优,尚不能完全说明是否能用免煎颗粒调冲的小半夏加茯苓来替代传统汤剂。
- 叶继锋戴伟伟侯齐书林奕沨
-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多糖单煎合煎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红霉素颗粒与胶囊剂溶出度
-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颗粒和胶囊剂的溶出度,测定罗红霉素颗粒和胶囊剂的溶出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Venusil MP-C(4.6 mm×150mm,5μm),流动相为0.067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
- 叶继锋侯齐书戴伟伟林小君
- 关键词:罗红霉素溶出度胶囊
- 文献传递
- 制霉菌素黏膜给药系统的确定被引量:2
- 2013年
- 制霉菌素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念珠菌抗菌活性尤其明显,具有疗效可靠、安全、耐受性好且价廉等优点,且重复用药不易产生耐药性,是目前用于口腔念珠菌病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剂型,为了延长作用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物利用度,
- 侯齐书叶继锋戴伟伟林奕沨陈秀美
- 关键词:制霉菌素口腔念珠菌病高生物利用度抗真菌作用抗菌活性重复用药
- 自制制霉菌素口腔双层贴膜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口腔念珠菌病,即鹅口疮,临床上常见于婴幼儿。目前的传统用药方法是将制霉菌素片剂研成粉末与甘油调匀,涂搽在创面上。该方法需要多次给药.且用药不方便,由于口腔特殊的生理环境,制霉菌素在口腔停留时间短,患者易吞服难以在1:3腔的病变部位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应用在婴幼儿身上尤其不便。本研究制备的制霉菌素口腔双层贴膜有效地克服了以上的缺点。为了考察和验证本研究制备的制霉菌素口腔贴膜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本实验将自制的制霉菌素口腔双层贴膜和传统制霉菌素甘油研磨混合液分别用于鹅口疮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的差别。
- 侯齐书叶继锋杨莲华乔丽曼
- 关键词:制霉菌素甘油口腔念珠菌病用药方法多次给药
- 海参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基本成分的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提取海参中胶原蛋白并分析其基本成分。分别用碱解、酶解法提取胶原蛋白,Folin酚-试剂法测定多糖含量、蛋白含量,运用GC分析单糖成分。海参中多糖含量为14.35%,蛋白含量为0.989%。多糖的成分包括岩藻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其中岩藻糖为主要单糖成分。本法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灵敏,多糖得率高。
- 叶继锋陈秀美戴伟伟侯齐书
- 关键词:海参胶原蛋白多糖蛋白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是通过抗心肌缺血、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措施来达到目的。该文具体介绍了各种类药的物作用机制、特点以及不良反应。
- 叶继锋侯齐书戴伟伟唐锦心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液-质联用测定血浆中西咪替丁的含量
- 2010年
- 目的:建立LC-APCI—MS法测定血浆中西咪替丁的血药浓度。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1mm×100mm,3.5u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60:40)。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选择正离子模式检测,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离子为m/z 253(西咪替丁),m/z180(内标非那西丁)。结果:血浆中西咪替丁在10~2000u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10ug·L-1,西咪替丁的平均萃取回收率为74.2%~75.1%,日内及日间RSD都低于1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西咪替丁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 张振南王贤亲楼旦叶继锋孙哲
- 关键词:西咪替丁
- 制霉菌素口腔双层贴膜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传统的用药方法用10万U制霉菌素片剂研成粉末与甘油调匀,涂搽在创面上。该方法需要多次给药,且用药不方便,由于口腔特殊的生理环境,制霉菌素在口腔停留时间短,患儿易吞服,难以在口腔的病变部位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若将制霉菌素制成口腔双层贴膜,膜剂可黏附于口腔患处,延长药物在病变部位的滞留时间,局部药物浓度增加,
- 叶继锋侯齐书戴伟伟林奕沨方罡
- 关键词:口腔念珠菌病制霉菌素贴膜局部药物浓度用药方法病变部位
- 制霉菌素口腔双层贴膜的制备与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制备制霉菌素口腔双层贴膜并建立其质量考察方法。方法采用乙基纤维素作为空白隔离层成膜材料,采用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成膜材料制备含药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制霉菌素的含量。结果制霉菌素在1.02~20.40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0.32%,n=6)。结论该膜剂制备方法简单可行,质量可控。
- 叶继锋侯齐书戴伟伟林奕沨
- 关键词:制霉菌素双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