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乃兴
-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公司治理的法律规制:以《公司法》为视角
- 2004年
-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良好的公司治理成为现代公司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新老三会的整合、股权的过度集中、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关系等问题。文章从《公司法》的角度,提出在完善公司治理的法律规制中,《公司法》所担负的任务。
- 史乃兴
- 关键词:公司治理法律规制公司法股东诉讼监事会
- 司法公正评价机制的审视与健全——以人民法院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视角被引量:4
- 2014年
- 一、困惑:司法公正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悖反 看上去很美——司法公正指数一路攀升 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开始探索建立案件质量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并在2011年3月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公正、效率和效果三个方面对全国法院案件审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估。
- 史乃兴
- 关键词:案件审理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公正公正评价社会评价
- 作品名称构成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权益归属
- 2020年
- 【裁判要旨】随着作品成为知名商品,相应的作品名称与作品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对应关系,具备了识别作品来源的显著特征,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意义上的特有名称(或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在作者与作品的传播推广主体相分离时,该作品特有名称的权益并不当然归属于作者,而应当归属于通过商业运营对培育知名度作出贡献的主体。
- 史乃兴李为帆
-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知名商品权益归属裁判要旨
- 期待可能性理论之探析被引量:1
- 2004年
-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适法行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存在根据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缺乏期待可能性的行为应减免处罚;通过对主观罪过的影响进而影响刑事责任的有无或轻重。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因素可以为我国刑法所吸收和借鉴。
- 史乃兴
- 关键词:期待可能性理论违法行为刑事责任主观罪过行为人处罚
- 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的中庸之道
- 2024年
- 作为加大商业秘密保护力度的重要手段,商业秘密刑事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修改更加促使该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商业秘密刑事保护无疑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如果忽视其内在特点和中国国情,片面追求刑事保护则会过犹不及。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商业秘密刑事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遵循中刑中罚,在实体上恪守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的适度性;坚持不偏不倚,在程序上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秉持和合的理念,在目标上致力于恢复被侵害的法益。具体路径的引入方面,应坚持民刑司法保护的统一与衔接,严格遵循刑事证据裁判原则,有序引入刑事和解制度。
- 史乃兴
- 关键词:侵犯商业秘密罪商业秘密保护证据裁判原则司法保护刑事保护
- 反思与前瞻:对法官助理制度改革的再思考
- 引言法官助理制度改革作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历经人民法院"一五改革"、"二五改革",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十年来,通过探索审判组织模式、细化法官助理职责、加强法官助理管理,致力于形成符合审判规律、资源配置合理的审判运...
- 章润史乃兴
- 惩罚性赔偿基数的确定
- 2021年
- 【裁判要旨】适用惩罚性赔偿确定具体赔偿基数时,侵权人拒不提供相关财务账册以证明被控侵权商品销售数量及利润率的,可以适用举证妨碍制度,采信权利人主张的计算方式,结合在案证据综合认定被控侵权商品的销售数量,并参考权利人注册商标商品的利润率予以确定。
- 史乃兴
- 关键词:侵权人惩罚性赔偿举证妨碍裁判要旨利润率
- 企业改制中贪污罪的司法认定
- 2008年
- 近年来。借企业改制之机,侵吞公共财物案件的发案数和涉案金额都呈攀升趋势,而贪污罪案件则要占到企业改制中职务犯罪案件的50%。虽然国企改制以及改制过程中的犯罪现象具有阶段性特征,但所争议的问题却涉及贪污罪构成中的一些基本理论,故而将国企改制中认定贪污罪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为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笔者调取了近年来江苏全省法院审理的国企改制中涉贪污罪的案件44件,并走访了部分中院和基层法院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
- 史乃兴
- 关键词:贪污罪司法认定职务犯罪案件国企改制监督管理部门涉案金额
- 知识产权诉讼中权属和被控侵权行为的证明标准被引量:1
- 2020年
- 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的基本证据规则,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亦是如此。知识产权权利人起诉他人生产销售被控侵权物品,理应就其主张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这在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并无争议。然而,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容易引起争议的是,知识产权权利人究竞需要举证证明到何种程度其主张才能被支持?是否仅凭其陈述即可?上述问题涉及证明标准的理解和把握,需要在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予以研究和澄清。本文结合知识产权权利人通常需要证明的两个方面问题,即权利基础和被控侵权行为,就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
- 史乃兴
- 关键词:知识产权审判侵权行为知识产权诉讼知识产权权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