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丽萍

作品数:15 被引量:18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黄酮
  • 4篇指纹
  • 4篇指纹图
  • 4篇指纹图谱
  • 3篇总黄酮
  • 3篇橘红
  • 3篇化橘红
  • 3篇红外
  • 3篇红外指纹图谱
  • 2篇多糖
  • 2篇药材
  • 2篇药物
  • 2篇苦参
  • 2篇教学
  • 2篇光度
  • 2篇光度法
  • 2篇分光光度法
  • 1篇导数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元素

机构

  • 15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天津天士力集...
  • 1篇上海药港生物...

作者

  • 15篇卢丽萍
  • 6篇张蕾
  • 4篇廖琼峰
  • 4篇欧立娟
  • 4篇黄爱华
  • 3篇汪金玉
  • 3篇林励
  • 2篇曹骋
  • 1篇李海燕
  • 1篇王青
  • 1篇龙泳伶
  • 1篇周杰
  • 1篇曾元儿
  • 1篇佟玲
  • 1篇熊天琴
  • 1篇王俊华
  • 1篇谢智勇
  • 1篇贾薇
  • 1篇赵钟祥
  • 1篇迟玉广

传媒

  • 4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成药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中国药品标准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今日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参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苦参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回流提取法中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和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0℃水浴中用2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60min。结论:该提取方法对总黄酮有稳定、重现和较高的提取效率。
卢丽萍杜慧琴张蕾廖琼峰欧立娟
关键词:苦参总黄酮
化橘红药材红外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建立化橘红药材红外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方法,为快速鉴别不同品种化橘红药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建立不同品种化橘红药材红外指纹图谱,并应用Spectrum v5.0.1红外软件和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红外光谱法结合聚类分析鉴别不同品种化橘红药材正确率为92.9%。结论利用红外指纹图谱法结合聚类分析,可作为化橘红药材品种快速鉴别的一种新方法。
卢丽萍汪金玉林励高峰
关键词:化橘红红外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人文德育元素融入药物分析教学的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根据章节内容,对药物分析课程中的人文德育元素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分析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探索,以充分发挥专业课堂教学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将人文德育教育贯穿于药物分析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有助于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思维、新格局、新模式。
张蕾龙泳伶黄爱华卢丽萍贾薇廖琼峰
关键词:药物分析人文德育教学改革
基于调胃承气汤制剂的中药制药专业创新实验教学
2024年
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制药的学科属性,开设调胃承气汤创新实验,依托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效地整合多门课程的知识点,从药材的检测、饮片的炮制和质量分析、制剂工艺的筛选制备、制剂的药效到糖浆制剂的质量控制,初步模拟中药制剂的研发流程,实现多学科交叉,增强实验内容的交融性。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其实验技能的同时培养科研思路、严谨的实验态度等综合素质,教学效果良好。
欧立娟卢丽萍卢丽萍熊天琴
关键词:中药制药专业调胃承气汤实验室
基于自组织竞争型神经网络的化橘红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不同品种化橘红指纹图谱的自组织竞争型人工神经网络判别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及HPLC法建立不同品种化橘红的指纹图谱,采用自组织竞争型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自组织竞争型神经网络模型对化橘红粉末、提取物红外及HPLC指纹图谱预测平均准确率达91.67%以上。结论自组织竞争型人工神经网络可有效用于化橘红品种的识别。
陈南迪卢丽萍汪金玉林励
关键词:化橘红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红外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
羧甲基茯苓多糖含量测定
2013年
目的:建立羧甲基茯苓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无水葡萄糖为对照,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含量。结果:葡萄糖在0.002~0.012mg.m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9.016X-0.002 9(R=0.999 6)。测得羧甲基茯苓多糖含量为57.7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多糖含量的分析。
欧立娟王青卢丽萍黄爱华
关键词:羧甲基茯苓多糖苯酚-硫酸法药物含量测定
三物黄芩汤组分(群)配伍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中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三物黄芩汤组分(群)配伍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以高丽槐素和麻黄碱为内标,HPLC法分别同时测定7个时间点(0、15、30、45、60、90、120 min)全方组分(群)配伍及单味药材部位(群)中黄芩总黄酮(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和苦参总生物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的含有量,并计算其体外代谢率。结果在全方组分(群)配伍中,黄芩苷、汉黄芩苷含有量先升高(0~0.5 h)后降低(0.5~2.0 h),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含有量呈升高趋势(0.5 h内更明显);各生物碱代谢稳定平缓,在20 min内达到平衡。结论三物黄芩汤中黄芩总黄酮与苦参总生物碱、地黄总多糖配伍后,可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增强其药效。
周杰商雪莹杜慧琴卢丽萍张蕾
关键词:三物黄芩汤黄芩总黄酮大鼠肝微粒体
苦参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建立苦参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槐属二氢黄酮G为对照品,采用盐酸-镁粉显色体系,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总黄酮含量。结果槐属二氢黄酮G在5.8~29.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262C-0.0049(n:5.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4.5%。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苦参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卢丽萍张蕾廖琼峰谢智勇
关键词:苦参总黄酮分光光度法
西黄丸中总糖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测定西黄丸中水溶性总糖含量。方法:以蒽酮-硫酸比色法,葡萄糖为对照,测定波长626nm。本实验对显色剂的浓度和总糖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四个浓度的显色剂,以一定的体积加入显色,分别在线性范围内做标曲,从整体上选择出最佳的显色剂浓度;总糖的提取方法改用称重补重的回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提取方法的重复性。结果:葡萄糖在2.0-24.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555X+0.0019,R^2=0.9996,Y为吸光度,X为浓度。平均回收率97.5%(n=6),RSD=1.21%。结论:此法稳定可行,结果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测定西黄丸中总糖含量。
卢丽萍甄绮雯冯锦英佟玲刘晓琳张蕾
关键词:西黄丸总糖分光光度法
枳实黄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被引量:116
2012年
目的探讨枳实黄酮类成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橙皮苷组、新橙皮苷组、柚皮苷组。测定各组大鼠胃排空速率、小肠推进比,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结果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应用枳实黄酮各组后,大鼠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比增加,与正常对照组和多潘立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MT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VI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应用橙皮苷后胃动素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和多潘立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黄酮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其中橙皮苷对胃动力的作用可能与其增加MTL有关。
黄爱华迟玉广曾元儿卢丽萍
关键词:枳实橙皮苷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