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续宝
- 作品数:193 被引量:1,354H指数:1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可能切除胰头癌行个体化手术入路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可能切除胰头癌行个体化手术入路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54例行个体化手术入路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能切除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7例,女17例;中位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为37~73岁。静脉型可能切除胰头癌的手术入路为胰头和(或)头颈部肿瘤选择经肠系膜下静脉入路,胰腺钩突部肿瘤选择结肠下动脉入路,动脉型可能切除胰头癌的手术入路为胰头和(或)头颈部肿瘤选择钩突内侧动脉入路,胰腺钩突部肿瘤选择左后动脉入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1次,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结果(1)手术情况:54例患者均行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切除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15例为肠系膜下静脉入路,20例为结肠下动脉入路,12例为钩突内侧动脉入路,7例为左后动脉入路。5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20±83)min,术中出血量为(865±512)mL。(2)术后并发症情况:54例患者中,2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1级13例,2级12例,≥3级3例。2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中,死亡1例,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27例。(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54例患者中,R0切除31例,R1切除23例。23例R1切除患者中,肠系膜下静脉入路5例(4例累及胰腺前表面、1例同时累及胰腺前后表面);结肠下动脉入路9例(2例同时累及胰腺前后表面、2例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切缘、2例累及胰腺后表面、2例累及胰腺前表面、1例同时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切�
- 谭春路陈泓宇李可洲张浩刘续宝
-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入路
- 外科临床研究中常见偏倚及产生的原因被引量:2
- 2010年
- 偏倚在外科研究中是常见的影响研究质量的重要原因,产生的原因与外科医师的理念和外科临床的特点所致的设计存在缺陷有关。因此,研究中纳入合理的研究对象、采用更科学的设计方案、设立严格的对照、使用盲法观测和客观的检测指标是避免偏倚的重要措施。结论:偏倚是影响外科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避免或减少偏倚的惟一办法是实施科学严格的科研设计。
- 刘续宝
- 关键词:偏倚外科研究
- 去除空肠浆膜层的胰肠黏膜-黏膜3层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去除空肠浆膜层的胰肠黏膜-黏膜3层(modifi ed triple-layer,MTL)吻合法运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胰肠吻合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胰瘘的危险因素,并与胰肠黏膜-黏膜的2层(two-layer,TL)吻合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科室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期间运用上述两种胰肠吻合法进行胰肠重建的PD患者的资料,共184例。统计分析胰瘘等并发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胰瘘的危险因素。结果 184例接受PD的患者中96例采用MTL法行胰肠重建,88例患者采用TL法行胰肠重建。2组患者术后总体胰瘘发生率为8.2%(15/184),其中MTL组有4例(4.2%),TL组有11例(12.5%),前者低于后者(P=0.03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指数、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胰肠吻合方式是胰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对于胰管直径≤3 mm时,TL法胰肠重建是胰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MTL与TL相比能降低PD后胰瘘的发生率,对于胰管直径≤3 mm的病例效果尤其明显。
- 徐松田伯乐苏安平张肇达张懿刘续宝胡伟明麦刚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胰瘘
- Frey与Beger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比较Frey与Beger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行Beget(38例)及Frey(32例)手术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疼痛及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状况进行比较。结果Frey及Beget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和7.9%(P=0.52);总疼痛缓解率为96.8%和94.7%(P=0.57);术后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12.5%和21%(X^2=0.90,P=0.34),脂肪泻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8.6%(X^2=0.15,P=0.70)。结论Frey及Beger手术可同等有效的改善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疼痛缓解率及内外分泌功能状况无显著差异,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建立在对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
- 杜冰清陈拥华郑振江刘续宝麦刚
- 关键词:胰腺炎慢性外科手术疼痛
- 基于M-ANNHEIM评分系统评价慢性胰腺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基于M-ANNHEIM评分系统评价慢性胰腺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8年7月2家医疗单位收治的17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四川省人民医院95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0例,女77例;年龄为(49±5)岁,年龄范围为29~72岁。根据M-ANNHEIM慢性胰腺炎临床分期系统进行疾病分期。不同临床分期患者分别选择单纯药物、内镜以及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患者总体情况及随访情况。(2)无症状期患者治疗情况。(3)Ⅰ期患者治疗情况。(4)Ⅱ期患者治疗情况。(5)Ⅲ期患者治疗情况。(6)Ⅳ期患者治疗情况。(7)糖尿病加重及新发情况。(8)并发症情况。采用门诊、电话、信件、问卷星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M-ANNHEIM评分所需要的相关数据。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患者总体情况及随访情况:177例患者治疗前M-ANNHEIM慢性胰腺炎分期无症状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11、72、55、31、8例。177例患者施行单纯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分别为49、49、79例。17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0.5)年。(2)无症状期患者治疗情况:11例无症状期患者均行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M-ANNHEIM评分为(1.91±0.21)分,治疗后1、12、24个月M-ANNHEIM评分分别为(1.27±0.14)分、(1.73±0.19)分、(2.09±0.16)分。(3)Ⅰ期患者治疗情况:72例Ⅰ期患者中,行单纯药物治疗13例,行内镜治疗26例,行手术治疗33例。患者行单纯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12、24个月M-ANNHEIM评分分别为(8.11±1.05)分,(6.31±0.31)分、(7.69±0.24)分、(10.00±0.23)分。行内镜治疗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42±0.93)分、(5.13±0.25)分、(6.89±0.20)�
- 向光明邹海波姚豫桐骆乐罗兰云刘续宝黄孝伦
- 关键词:内镜治疗
- RasTG基因与胰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体外观察高尔基嵌合Ras基因(RasTG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生长、增殖及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为研究对象,构建含RasTG基因的慢病毒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利用RNA干扰技术干扰细胞内RasTG基因的表达,观察干扰后PANC-1细胞的增殖、转化和成瘤情况,并通过组织芯片技术检测胰腺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RasTG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RasTG无十分特异的组织表达谱,在脑、肝脏及肾上腺中表达相对较高;②RasTG在胰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③干扰RasTG基因后的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生长、增殖和转化能力均下降;④干扰RasTG基因后的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成瘤能力明显减弱,转染组的成瘤体积明显小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 RasTG基因在动物体内广泛分布;RasTG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在癌旁组织中高;干扰RasTG基因的表达后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增殖、转化和成瘤能力均有抑制作用,RasTG基因是正调节因子。
- 龚军向光明郑振江谭春露刘续宝陈雁
- 关键词:RAS蛋白胰腺癌
- 慢性胰腺炎病变类型与手术方式的选择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慢性胰腺炎手术患者229例,总结其临床资料与随访信息,比较手术治疗疗效。结果229例患者依据不同病变类型分别行引流术或切除术两类手术。57例行纵向胰管切开胰肠吻合术,118例行胰头部分切除胰肠吻合术(Frey法105例,Berne法6例,Beget法7例),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6例行其他手术。术后疼痛缓解率89.3%,总并发症发生率19.6%。结论慢性胰腺炎的不同术式有其特定适应证,应根据其病变类型选择手术方式以保证手术疗效。
- 赵法之谢思明陈拥华蔡云强王章柯能文刘续宝
- 关键词:胰腺炎慢性外科手术病理学
-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4
- 2016年
- 多数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顽固性腹部疼痛,永久性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丧失是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目前尚无使疾病获得根本性痊愈或完全中断疾病进程的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证明,外科治疗相对于其他的治疗手段,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疾病顽固性严重疼痛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解除胰腺导管因炎症性增生性狭窄和结石导致的梗阻、管内和组织间高压,从而减缓疾病进程和改善内外分泌功能。外科治疗策略包括手术的时机、指征和术式的选择3个方面,分别阐述如下。
- 刘续宝谭春路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外分泌功能外科治疗策略胰管狭窄胰腺体尾部
- C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4
- 2003年
- 刘续宝刘荣波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CT
-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8
- 2012年
- 慢性胰腺炎为胰腺炎症性疾病,80%以上的患者主要症状是顽固性腹痛。随着疾病的进展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永久性丧失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都不能使患者获得痊愈或中断疾病的进程。因此,外科治疗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缓解疼痛,改善生命质量;二是减缓疾病进程,改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本文探讨的外科治疗策略包括外科介入时机、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 刘续宝谭春路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