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椎管
  • 4篇节段
  • 4篇颈椎
  • 4篇脊髓
  • 3篇腰椎
  • 3篇手术治疗
  • 3篇髓型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3篇颈椎病
  • 3篇后路
  • 3篇脊髓型
  • 3篇脊髓型颈椎病
  • 2篇单开门
  • 2篇单开门椎管扩...
  • 2篇多节段
  • 2篇多节段脊髓型...
  • 2篇融合内固定

机构

  • 14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14篇刘涛
  • 7篇宋将
  • 6篇郝清海
  • 4篇袁崇明
  • 3篇魏增华
  • 3篇种衍学
  • 3篇柴星宇
  • 3篇李明
  • 2篇李永涛
  • 2篇赵守华
  • 2篇续继军
  • 1篇王爱民
  • 1篇温冰涛
  • 1篇刘玉平
  • 1篇李勇
  • 1篇孙建
  • 1篇孟祥德
  • 1篇张国栋

传媒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城乡企业...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测量指导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通过CT图像测量穿刺参数完成术前规划,术中指导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6-01行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的26例Kümmell病,比较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KPS评分、伤椎Cobb角。结果 26例术后随访12~1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3 d的VAS评分、ODI指数、KPS评分、伤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评分、ODI指数、KPS评分较术后3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伤椎Cobb角较术后3 d有所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测量穿刺参数完成术前规划,指导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Kümmell病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辐射损伤。
李明种衍学宋将朱中蛟张国栋李勇孙晋保袁崇明郝清海刘涛李庆超
关键词:单侧穿刺
ACDF与ACCF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CCF)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创伤性指标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06诊治的42例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ACDF组26例,ACCF组16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 d的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血沉,以及术后6、12个月JOA评分。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12~32)个月。ACDF组手术时间较ACCF组短,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ACCF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术后1 d的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明显低于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1 d肌酸激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与ACCF组术后6、12个月时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F与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而ACDF术式创伤更小。
刘涛宋将郝清海种衍学李庆超袁崇明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影响因素及再手术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cage)后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再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1-12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1214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术后第1次侧位X线片和术后随访比较时cage后缘金属标记物向后移位≥2 mm的患者标记为cage移位组,再根据随机原则抽取100例无cage后移的患者标记为非移位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前后平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融合前后椎间盘高度差、螺钉松动情况、cage置入深度、融合节段数量。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3个月。21例出现术后cage后移,其中4例需行再手术,再手术节段分别为:L3、41例,L4、52例,L5S11例,其中1例是第1次翻修术后再次cage后移,被迫行二次翻修手术。cage后移组(n=21)手术前后平均椎间隙高度均较非移位组(n=1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选择相对较小的cage是后移的影响因素。此外,骨质疏松、置入深度不足、螺钉松动、梨形椎间隙、长节段固定后发生cage后移的概率也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cage移位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骨质疏松症、cage相对较小、置入深度不足、“梨形”椎间隙、长节段固定及内固定松动是融合术后cage移位的主要危险因素。翻修手术应找到cage后移的主要因素而制定个性化的再手术方案,无附加损伤地取出cage、椎间及钉道的重新制备、恢复腰椎前凸角是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郝清海刘涛李庆超柴星宇孙小刚宋将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术再手术
颈前路ACCF联合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ACCF)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10诊治的7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ACCF ACDF治疗40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5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1年JOA评分、NDI指数、颈椎曲度。结果 7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12~24)个月。2组术后1年JOA评分、N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JOA评分、N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CF联合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在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恢复和维持颈椎正常曲度,对周围软组织干扰小,短期疗效满意。
宋将郝清海刘涛袁崇明李庆超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一种椎管内锚定骨块复位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椎管内锚定骨块复位器装置,包括复位器本体和内置于复位器本体内部的锚定器,复位器本体包括外筒、L型手柄和弧形构件,外筒的内部加工成型有置入通道且顶部开设有插入口,插入口与置入通道相连通,L型手柄安装于外筒的...
孙小刚李庆超张斌宋将刘涛
氨甲环酸减少单节段腰椎融合术后失血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减少单节段腰椎融合术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拟行单阶段腰椎融合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9例。实验组在关闭切口前将1g氨甲环酸加入生理盐水配置成20ml混合液给予切口内及切口周围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D-二聚体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凝血指标的变化以及两组输血患者的数量,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腰椎单节段融合术后的失血量及输血量,且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刘涛刘玉平
关键词:氨甲环酸腰椎融合血栓
小儿颅脑损伤22例瞳孔散大的手术治疗
2004年
续继军李永涛赵守华魏增华刘涛孟祥德
关键词:小儿颅脑损伤瞳孔散大手术治疗甘露醇
经皮微创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2022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因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入院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依据治疗形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微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清指标、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2,P<0.05)。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固定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促使患者康复,提升临床干预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李庆超刘涛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
小儿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的手术治疗体会
2002年
1995年10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共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双侧瞳孔散大患儿68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男52例,女16例;年龄10个月至14岁。受伤原因为车祸伤41例,坠落伤15例,跌倒伤7例,击打伤4例,马踢伤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5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1例,其中颅骨凹陷性骨折并上矢状窦破裂2例。头颅CT扫描示硬膜下血肿36例,脑挫裂伤16例,硬膜外血肿19例,颅骨骨折11例。中线移位Ⅰ级3例,Ⅱ级38例,Ⅲ级27例。合并伤27例,其中颌面部皮肤裂伤或撕脱伤6例,四肢骨折13例,脾破裂4例,骨盆骨折2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2例。
续继军李永涛赵守华魏增华刘涛
关键词:瞳孔散大小儿手术
全文增补中
自制气管套管对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润的研究
2000年
魏增华孙建王爱民刘涛曲言宽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气管套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