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祥
-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理的探讨
- 1987年
- 本文参照了美国Kagan等人的工作并增补了有关实验内容,采用琼脂扩散盒培养技术,对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 初俊杰许佳慧石青元刘永祥张素芬韩学中李芳华刘亚兵
- 关键词:再障免疫异常发病机理病人血清贴壁细胞CFU
- 原癌基因C-myc、C-Hras 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
- 1993年
- 本文应用RNA点要交方法,对2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或骨髓细胞及10例正常骨髓细胞中C-myc,C-H-ras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在2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15例C-myc基因表达阳性,11例C-H-ras基因表达阳性。在正常10例骨髓标本中,3例C-myc基因表达阳性,1例C-H-ras基因表达阳性。②在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myc基因、C-H-ras基因同时表达。
- 周凡刘永祥初俊杰高琳伟
- 关键词:癌基因白血病
- 胎脾组织细胞培养液凝血因子Ⅷ:C活性动态观察
- 1995年
- 胎脾组织细胞培养液凝血因子Ⅷ:C活性动态观察王海林,初俊杰,张素芬,王世贤,冯新丽,刘永祥凝血因子Vlll:C(FVIII:C)合成部位至今尚未定论,目前认为肝脏是合成FVIII:C主要场所,肝外合成也起很大作用。故将胎脾组织行长期培养,动态观察FV...
- 王海林初俊杰张素芬王世贤冯新丽刘永祥
- 关键词:脾组织细胞培养凝血因子VIII
- 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白血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 R)在白血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本文用 APAAP法检测47例白血病细胞膜白介素-2受体(mIL-2 R)表达,用 ELISA法测定 66例白血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结果表明,白血病mIL-2 R明显高表达,血清sIL-2 R明显高于正常人;白血病sIL-2 R与 mIL-2 R表达无直线相关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sIL-2 R水平低于治疗前,sIL-2 R水平与病死率密切相关。结论:IL-2 R表达与白血病关系密切,sIL-2 R测定可作为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手段。
- 徐星刘永祥初俊杰马东初孙英慧曹建平常奎忠刘丽梅周凡刘彦琴冯嗣清林晓平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血病
- 胎儿整体胸腺和胎肝组织块皮下埋藏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 1989年
- 在七十年代国外已有文献报告,淋巴细胞或器官对造血调控影响的研究和去胸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国内1981年唐佩弦等报告了淋巴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有放大作用。根据上述工作及我们进行胎肝细胞悬液输注的经验,我们采用了将胎儿整体胸腺、胎肝组织块于大腿根部内侧纵行方向切开皮肤α皮下组织埋藏法或埋藏辅用胎肝细胞悬液输注二组治疗方案,对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进行治疗。
- 初俊杰周景春常奎忠许佳慧马东初张素芬刘永祥
- 关键词:胎肝细胞悬液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增殖造血调控造血微环境
- 原癌基因C-myc、C-H-ras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转录水平的分析
- 1992年
- 应用RNA打点杂交方法,对2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细胞及10名正常骨髓细胞中C-myc,C-H-ras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小剂量阿糖胞苷和小剂量三尖杉酯碱联合应用,维甲酸诱导分化后白血病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1)ANL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细胞中C-myc基因,C-H-ras基因表达阳性例数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骨髓细胞。(2)在部分ANLL患者中,C-myc、基因C-H-ras基因同时表达。(3)小剂量阿糖胞苷和小剂量三尖杉酯碱联合应用以及维甲酸均能使部分在体外培养的ANLL细胞的癌基因C-myc表达减低。
- 周凡刘永祥初俊杰
- 关键词:基因表达癌基因白血病
- 1,000个胎肝临床应用疗效分析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报告了1,000个胎肝在再障、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增生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友病等6种血液病255例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反应,并对目前胎肝细胞悬液输注(FLI)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 初俊杰许佳慧周景春常奎忠刘永祥张素芬孙业玉马东初康健田庆生
- 关键词:胎肝细胞增生性贫血血友病甲大细胞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