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树友

作品数:6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历史地理
  • 19篇文化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学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宋代
  • 17篇《夷坚志》
  • 8篇教学
  • 6篇中国古代史
  • 6篇宋代城市
  • 6篇古代史
  • 5篇农民
  • 5篇教育
  • 5篇《中国古代史...
  • 4篇僧道
  • 4篇清末
  • 4篇清末民国
  • 4篇清末民国时期
  • 4篇民国
  • 4篇民国时期
  • 4篇课程
  • 3篇饮食服务
  • 3篇饮食服务业
  • 3篇灾害
  • 3篇人口

机构

  • 51篇渭南师范学院
  • 4篇秦皇岛市新世...
  • 3篇微山县第一中...
  • 2篇唐山市第七十...
  • 1篇西安教育学院
  • 1篇唐山市第六十...

作者

  • 61篇刘树友
  • 5篇吴玉玲
  • 3篇王文涛
  • 1篇耿占军
  • 1篇李贵民
  • 1篇李国芝
  • 1篇孙平

传媒

  • 19篇渭南师范学院...
  • 4篇理论导刊
  • 3篇中学历史教学...
  • 3篇唐都学刊
  • 3篇宋史研究论丛
  • 3篇陕西历史博物...
  • 2篇兰州学刊
  • 2篇中学物理教学...
  • 2篇农村青少年科...
  • 1篇数理化学习(...
  • 1篇物理教师(高...
  • 1篇实验教学与仪...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西安联合大学...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商洛师范专科...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夷坚志》所见宋代僧道的另一面(上)被引量:1
2016年
举凡世界上的宗教,产生背景虽不完全一样,但就其对教徒的要求来看,都要教徒惩忿窒欲,淡泊中和,从良从善,祛邪归正,积德行善。由于两宋政府奉行包容宽松的儒、佛、道三教并举的宗教文化政策,并且商品经济高度繁荣,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宋代的佛教及佛教徒、道教及道教徒,不仅促使僧道这一特殊群体极度膨胀,而且宋代僧道已由超然尘俗之外、不食人间烟火的宗教徒日益向世俗方面转化。南宋文坛巨擘洪迈独撰的志怪小说集《夷坚志》中,就大量披露了宋代僧道的另一面,亦即世俗化的一面:不守戒律、奸淫女性、揶揄民众、浮浪四方、偷盗财物等,与佛教、道教的教规教义及禁律戒条、佛道徒的特质格格不入。宋代部分僧道的世俗化做派,已严重威胁到广大世俗民众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如何加强对佛道及佛道徒的有效管理,使佛道真正发挥"修心化人"、劝人向真向善,以及安定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佛道徒真正成为践行佛道仪轨、持守佛道戒律、弘扬佛法道经精髓的德行双馨的僧道,已成为宋代统治者在治国理政方面面临的一个严肃而重大的问题。
刘树友
清末民国时期秦东地区自然灾害的概况及特点
2004年
清末民国时期是秦东地区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高发期,旱灾、水灾、冰雹、冻灾、蝗灾等多种灾害频繁肆虐。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出诸多特点:覆盖面广,危害严重;频率加快,周期缩短;多种灾害同时并发和前后继发性明显。
王文涛刘树友
关键词: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旱灾水灾冰雹蝗灾
清末民国时期山东移民迁徙关中有关问题探略被引量:2
2017年
清末民国时期,基于迁出地、迁入地的实情及组织者的有力推动,出现了山东移民大规模迁徙关中的现象。移民迁出地以山东长山县为中心,波及周边数十县,迁入地主要集中在关中东部的临潼、三原、富平等九县区。移民大致分南北两线入陕,迁徙过程充满艰难和辛酸。移民在关中多以同一原籍地聚集成村,形成为数众多的山东庄。在时局动荡、战乱不休、天灾频发的清末民国时期,移民生活大都只能维持温饱。山东移民迁徙关中,是关中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近代关中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刘树友吴玉玲
关键词:清末民国时期山东移民
从《夷坚志》看宋代农民兼业工商业活动
2014年
南宋著名学者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一部搜罗广博、卷帙浩繁、内容宏富、气象万千的志怪小说集,蕴含大量宋代社会经济、生活珍贵资料,史料价值极高。宋代农民在占地普遍较少难以维持正常生计的情势下,农民兼业工商业活动便不失为弥补生计不足切实可行的选项,洪迈《夷坚志》记载了当时农民兼业多种手工业生产及多种形式的商业活动。农民兼业工商业活动,是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在广大农村及农民身上的具体投射。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利己主义的泛滥,拜金主义的盛行,导致从商农民利令智昏,违背行业规则,不择手段地牟取不义之财。
刘树友
关键词:《夷坚志》
《夷坚志》所见宋代僧道的另一面(上)
举凡世界上的宗教,产生背景虽不完全一样,但就其对教徒的要求来看,都要教徒惩忿窒欲,淡泊中和,从良从善,祛邪归正,积德行善。由于两宋政府奉行包容宽松的儒、佛、道三教并举的宗教文化政策,并且商品经济高度繁荣,这些都极大地影响...
刘树友
文献传递
《中国古代史》课程与国情教育——以人口为例
2010年
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和发展,当代中国国情的诸多方面,也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古代史》课程自然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生动教材。作为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国情——人口众多,自宋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着,至清代凸现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向青年学生讲透中国人口问题演变的来龙去脉,有益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国情观,做到科学、辩证、历史地看待和认识包括人口在内的当代中国国情。
刘树友
关键词:人口问题国情教育
宋代女性开放面面观——以《夷坚志》为中心的考察
2023年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妇女史的研究,就一直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并问世了许多成果,其中也涉及对宋代妇女社会地位、婚姻关系、财产继承等方面的研究,同样也有不少成果产生。1毫无疑问,这些成果为我们对包括宋代妇女在内的中国妇女史进一步深入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回顾学界以往的宋代妇女研究,对宋代妇女享有一定社会地位似乎已取得基本共识,而宋代妇女待人处世、行事接物方面的相对开放,理应是其享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题中之义。然而学界此前对宋代妇女的开放问题,还稍显关注不够,从而使宋代妇女享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基本结论缺失了一个有力支撑。南宋文坛巨擘洪迈编纂的《夷坚志》,是一部搜罗广博、卷帙浩繁、内容宏富、气象万千的志怪小说集,具有记事鲜活生动、周详曲折、客观真实,民间及生活气息浓郁,史料价值较高等诸多优势。立足《夷坚志》探讨宋代妇女的开放问题,堪称别开生面,不失为一个新鲜而独特的视角。
刘树友
关键词:《夷坚志》妇女社会地位宋代女性待人处世财产继承婚姻关系
武关考——关中要塞研究之七被引量:7
2002年
武关是古代设于自长安、关中通往南阳、江汉以至东南的交通大道上的一处险要关隘 ,是构成和屏障关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塞 ,曾经在中国古代社会及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凭藉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两个途径 。
刘树友
关键词:武关关中要塞军事要塞武关道
关中东部古今英杰辈出原因探析——以今渭南市辖地为主
2011年
关中东部地区,古今英杰辈出,尤以今渭南市辖地具有代表性。关中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和蜚声海内外的汉唐文明的渊薮与中心,为杰出人才的涌现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底蕴。而渭南又是周、秦、汉、唐等11个王朝的京畿所在地。关中农耕条件优越,决定了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地位,为杰出人才的诞生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平畴沃野,河流纵横,具备了关中平原所有优越的农耕条件,且地势更为平坦宽阔,经济更为发达。关中长期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为杰出人才的涌现提供了必需的文化底蕴。而渭南是关中的核心区域,渭南山河形胜甲天下,乃著名的古战场,决定了渭南多出习武报国、舍生取义、慷慨赴死之士;渭南地处陕西东大门,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显著,易得风气之先,民众具有思想敏锐、与时俱进的品格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自然容易产生勇立历史潮头、担当社会重任的时代精英。
刘树友
关键词: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发展
扎实工作 提高《中国古代史》课教学质量
2002年
课程的教学质量 ,乃立系、立校之本。文章从教材、科研、教改等方面论述了授课教师为提高《中国古代史》
刘树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