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寅

作品数:7 被引量:21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类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植物
  • 4篇耐盐
  • 4篇耐盐植物
  • 3篇盐碱
  • 3篇耐盐性
  • 2篇盐碱地
  • 2篇盐碱土
  • 2篇盐土
  • 2篇碱地
  • 2篇碱土
  • 1篇盐碱地改良
  • 1篇盐碱地绿化
  • 1篇盐量
  • 1篇盐胁迫
  • 1篇有机质
  • 1篇云计算
  • 1篇窄行
  • 1篇植物耐盐
  • 1篇植物耐盐性
  • 1篇植物筛选

机构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天津海林园艺...

作者

  • 7篇刘寅
  • 3篇马晨
  • 3篇张博
  • 2篇贾黎明
  • 2篇马履一
  • 1篇席本野
  • 1篇左海军
  • 1篇王烨

传媒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滨海盐碱地绿化植物筛选及耐盐性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1年
耐盐植物的筛选可为滨海盐碱地绿化提供适宜树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植物耐盐能力评价是耐盐植物引种、育种和筛选的基础,对我国滨海地区耐盐碱植物评价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系统总结,综述国内外耐盐植物筛选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出可用于滨海盐碱地绿化的植物耐盐水平和阈值,以期为广泛而系统的耐盐植物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刘寅贾黎明张博马晨
关键词:盐碱土耐盐植物评价指标
耐盐植物在滨海盐碱地中的应用与评价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其恶劣的物化性质限制了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盐渍土上分布着的盐生植物资源是重要的抗盐基因库,它们分布广泛,对盐渍生境的适应方式多种多样,经过开发利用后,可以用来改良盐碱地,进行盐碱地...
刘寅
关键词:耐盐植物滨海盐碱土耐盐性
文献传递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57
2010年
在系统分析盐渍化土壤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措施方面阐述了盐碱地的主要改良利用技术及其研究成果。此外,展望了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发展动向,为盐渍地的开发治理、盐渍化农田的改良利用、滨海盐土区的防护林建设以及盐碱地植被构建等提供参考。
马晨马履一刘太祥左海军张博刘寅
关键词:盐碱地耐盐植物
曹妃甸盐土快速高效改良效果初探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河北省曹妃甸盐土改良效果,为解决"人造土壤"的改良与绿化提供新的技术参考。[方法]通过利用"滨海盐土快速高效改良及植被构建技术"对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围海吹填土壤进行改良与绿化,并以土壤含盐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来评价其改良效果。[结果]该项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明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确保苗木能够成活并健康的生长。[结论]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创新性,是一项能够破解围海造陆地区改土绿化难题的实用工程技术。
张博马履一刘太祥马晨刘寅毛建华
关键词:盐土含盐量有机质
天津滨海耐盐植物筛选及植物耐盐性评价指标研究
盐渍土是制约农业生产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开发和利用盐渍化土地,收集耐盐植物资源,掌握植物耐盐生理及耐盐机制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研究针对天津滨海盐碱地园林绿化植...
刘寅
关键词:滨海盐土耐盐植物盐胁迫综合评价
文献传递
基于策略的桌面管理系统的研建
策略和策略模型是指导决策的方法,其具有可动态配置、管理效率高等优点,但将其直接应用于桌面管理中则略显不足。   本课题结合桌面管理的特点,对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的策略模型进行了相关改进,并将改进后的策略模型...
刘寅
关键词:桌面管理系统云计算
宽窄行栽植模式下三倍体毛白杨吸水根系的空间分布与模拟被引量:10
2010年
研究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吸水根系空间分布特征是建立三倍体毛白杨根系吸水模型的基础。采用根钻法对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毛白杨吸水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宽、窄行内的吸水根系均在0~60cm递减,但在60~80cm又有小幅度增加;且根系主要分布区域都在0~20cm土层内,根长密度分别达到0.080cm·cm-3和0.074cm·cm-3,约占各自系统总根量的44.14%和48.71%;相同水平方向0~100cm范围内宽行各土层的根长密度较窄行相应土层均有大幅度增加,增加量分别为35.45%,36.76%,71.67%和72.27%。水平方向上,宽行20~200cm内毛白杨根长密度呈指数递减分布;吸水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20~80cm内,该区域总根长密度为0.250cm·cm-3,约占系统总根量的49.20%;窄行内吸水根系的水平分布不规律,各土层不同带距间根长密度差异不显著。对窄行拟合了一维根长密度分布函数,决定系数为0.288;对宽行拟合了二维根长密度分布函数,复相关系数达到0.538。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毛白杨速生丰产林根区的土壤水分动态以及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中的水分传输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持。
席本野贾黎明刘寅王烨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细根三倍体毛白杨宽窄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