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微小RNA-155、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3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微小RNA-155(Mir-155)、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3(NLRP3)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经肝脏穿刺病理确诊的CHB病人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HBV-DNA载量分为低载量组(HBV-DNA<1×10^5拷贝/毫升)51例,中载量组(1×10^5拷贝/毫升≤HBV-DNA1×10^7拷贝/毫升)38例,高载量组(HBV-DNA>1×10^7拷贝/毫升)29例,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1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RT-qPCR检测两组PBMC内Mir-155、NLR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HB病人Mir-155与NLRP3蛋白水平及二者分别与IL-1β、IL-1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病人血清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8.17±3.65)mmol/L比(52.06±10.57)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84±4.56)mmol/L比(58.93±11.74)mmol/L]、PBMC中Mir-155[(1.01±0.16)比(3.42±0.53)]、NLRP3 mRNA[(1.02±0.15)比(4.26±0.75)]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HBV-DNA低载量组比较,中、高载量组CHB病人PBMC中Mir-155、NLRP3 mRNA及蛋白水平、血清IL-1β、IL-18水平依次增加(P<0.05)。随肝炎炎症分级增加、肝纤维化分期增加,PBMC中Mir-155、NLRP3 mRNA水平依次增加(均P<0.05)。CHB病人PBMC中Mir-155与NLRP3、IL-1β、IL-18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4、0.733、0.852,P<0.05),NLRP3水平与血清IL-1β、IL-18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 0.685、0.812,P<0.05)。结论随HBV-DNA载量增加,CHB病人Mir-155、NLRP3水平增加,可能协同促进炎症反应影响CHB发生发展。
- 刘宏伟王玉华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笔者采用脱氧核苷酸钠联合α干扰素治疗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202例,男性122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36岁。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按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i00例。
- 刘宏伟欧亚非
- 关键词:脱氧核苷酸钠疗效观察治疗组联合干扰素慢性乙肝患者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给予PEG-IFN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PEG-IFNα-2a,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血清病毒学等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6个月时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复常率显著增高(P<0.05),治疗6,9,12个月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HBV-DNA转阴率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肝组织病理肝细胞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PEG-IFNα-2a。
- 刘宏伟王玉华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Kazal1表达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Kazal1(SPINK1)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毒载量(HBV DNA)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河北省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治疗的157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12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收集血清,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qRT-PCR)检测SPINK1 mRNA表达及HBV DNA载量,检测不同HBV DNA载量患者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Logistic分析影响患者HBV DNA载量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清SPINK1与血清抗原、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组患者血清中SPINK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HBV DNA低载量组相比,高载量组患者血清中SPINK1 mRNA表达明显升高,血清HBsAg、HBeAg水平明显升高,HBcA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HBV DNA低载量组相比,高载量组患者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ALT、SPINK1是影响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载量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PINK1与HBV DNA载量、HBeAg、ALT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426,r=0.408,r=0.395,均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PINK1表达显著升高,与患者肝损伤、血清抗原水平及病毒载量有关,是影响病毒载量的危险因素。SPINK1有望成为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评估、诊治的生物学指标。
- 刘宏伟王玉华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载量
-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治疗组58例,对照组62例,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隔日一次,脱氧核苷酸50 mg肌内注射,1次/d,疗程6个月;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用法同上,观察肝功能、HBV DNA及血清病毒学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时,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转率为40%,抗HBe阳转率为37%;而联合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65%,抗HBe阳转率为53%,且HBV-DNA阴转率亦有明显提高。结论两药联合治疗可提高抗病毒治疗应答率。
- 刘宏伟王雪梅姜清河张凤朝曹秀君
-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疗效分析
- 2009年
- 近年来,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车祸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逐渐增多,且年龄较年轻化。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颅内血肿的发生率较高。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患者128例,通过临床观察和疗效分析发现,颅内血肿患者术后早期进行高压氧(HBO)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高压氧组。现将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 王玉华苏海涛刘宏伟
- 关键词: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高压氧治疗疗效分析高压氧(HBO)治疗颅内血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