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培贵

刘培贵

作品数:84 被引量:65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生物学
  • 31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块菌
  • 16篇菌根
  • 14篇食用
  • 14篇食用菌
  • 10篇印度块菌
  • 8篇栽培
  • 7篇英文
  • 6篇云南松
  • 6篇高等真菌
  • 5篇野生菌
  • 5篇山松
  • 5篇松露
  • 5篇人工栽培
  • 5篇外生菌根
  • 5篇物种
  • 5篇物种多样性
  • 5篇菌根真菌
  • 5篇菌属
  • 5篇块菌属
  • 5篇华山松

机构

  • 8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日本国立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昆...
  • 1篇包头师范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山东省蚕业研...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82篇刘培贵
  • 26篇王向华
  • 25篇于富强
  • 21篇陈娟
  • 12篇万山平
  • 11篇邓晓娟
  • 10篇田霄飞
  • 8篇郑焕娣
  • 8篇乔鹏
  • 7篇张介平
  • 5篇耿丽英
  • 4篇陈吉岳
  • 4篇王冉
  • 4篇王云
  • 4篇赵文青
  • 3篇时晓菲
  • 3篇李树红
  • 3篇邵士成
  • 2篇刘建利
  • 2篇王庆彬

传媒

  • 9篇云南植物研究
  • 7篇中国食用菌
  • 5篇生物多样性
  • 5篇菌物研究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植物分类与资...
  • 3篇生态学报
  • 3篇食用菌学报
  • 3篇菌物系统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致富天地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山地研究
  • 1篇真菌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生粗柄侧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栽培被引量:4
2005年
2004年9月首次实现了云南野生真菌粗柄侧耳的人工栽培.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粗柄侧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9~24℃,最适pH为5~6,而子实体发生最适温度为12~18℃,空气相对湿度80%~90%.适宜于该种人工栽培的常规培养料由锯末、棉子壳和碳酸钙组成.
于富强肖月芹刘培贵
关键词:驯化
内蒙古大青山高等真菌区系初步研究
刘培贵
关键词:食用菌微生物区系真菌高等真菌
原块菌属的分类界线及其地理分布被引量:5
1994年
报道了原鬼笔科Protophallaceae我国的一个新记录种──日本原块菌protuberanipponicaKobay.,原记载其分布于日本,近来在我国云南南部发现,属于东亚特有分布种。并讨论了原块菌属ProtuberaMoller的分类界线,同意前人把ProtophallusMurrill、ProtuberellaImaietKawamura和KobavasiaImaietKawamura作为原块菌属的异名;亦根据现代地理分布格局推断原块菌属原是一个热带、亚热带分布属。
刘培贵
发光真菌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报道了我国西南地区发光真菌5属6种,其中滇丝牛肝菌(FiloboletueyunnanensisP.G.Lin)为我国特有种,粘柄小菇(Mycenaglutinipes(Pegler)Sing.)是我国新记录种。
刘培贵
关键词:新记录种真菌
地花菌属的研究概况和进展被引量:7
2006年
地花菌属(AlbatrellusGray)是多孔菌类中具有突出特征和特殊地位的一个属,有极高的系统学和分类学研究价值,但专门的针对性研究很少。综述了地花菌属在分类学、系统学、生态习性、经济价值、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和进展,并对该属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郑焕娣刘培贵
关键词:分类学系统学生态习性保护生物学
滇南及滇东南胶孔菌复合群分类补遗
1994年
白磨科钟伞属CampenellaHenn。是我国未报道过的1个新记录属。在滇南及滇东南热带及亚热带发现两种,其中麦黄钟伞C.straminea是新种,兜形钟伞C.cucullata(Jungh.)Lloyd.是我国新记录种。文中还讨论了该属的正名问题、地理分布及其起源,认为CampenellaHenn.是有效合法名称;论述了该属虽有个别种分布干南北温带,但仍属于泛热带分布属,并起源于热带。
刘培贵
攀枝花块菌-华山松菌根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15年
块菌作为可食用的地下外生菌根真菌,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学意义。中国白块菌资源虽然被不断的描述和报道,但形成机制尚未为人所知。前人研究表明,块菌的菌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块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攀枝花块菌(Tuber panzhihuanense)-华山松(Pinus armandii)菌根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用可培养的方法揭示了其根际土壤的细菌多样性。结果显示,在所分离到的细菌中,β-Proteobacteria占了最大的比例(30.98%),以Burkholderia为优势类群,其次是以Pseudomonas为代表类群的γ-Proteobacteria(28.8%),另外,α-Proteobacteria(14.67%)的主要代表类群为Phyllobacterium和根瘤菌Rhizobium;此外,还分离到了分别以Arthrobacter和Bacillus为优势菌群代表的Actinobacteria(12.5%)和Firmicutes(7.6%);Bacteroidetes中只有唯一的代表菌株Chryseobacterium ureilyticum。另外,就目前对块菌属子实体及其根际土壤内的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万山平郑毅汤利刘培贵王冉于富强
关键词: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RDNA
印度块菌的一种保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印度块菌(中华块菌)保鲜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包括块菌子实体的材料选择、表面清洗与消毒杀菌;保藏基质的制备,以及保藏块菌材料的器皿及包埋与存放等步骤,保藏温度等要求。该方法简便经济,不需要专用设备,采...
刘培贵王向华邓晓娟田霄飞时晓菲张介平万山平
文献传递
云南商品牛肝菌中易混淆毒牛肝系统学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基于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与形态分类学方法,对云南商品牛肝菌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易混淆毒牛肝菌不是一个自然类群,它们镶嵌在牛肝菌目的各分支中;牛肝菌属不是单系群;绿盖裘氏牛肝菌Chiua virens(W.F.Chiu)Y.C.Li&Z.L.Yang、圆花孢牛肝菌Heimioporus retisporus(Pat.&C.F.Baker)E.Horak、黄粉末牛肝菌Pulver-oboletus ravenelii(Berk.&M.A.Curtis)Murrill、紫盖牛肝菌Tylopilus eximius(Peck)Singer和小孢粉孢牛肝菌Tylopilusmicrosporus S.Z.Fu,Q.B.Wang&Y.J.Yao是云南商品牛肝菌中易混淆的5种毒牛肝菌。
李树红赵永昌于富强王向华张小雷刘培贵
关键词:分子系统发育
菌根性食用菌菌种激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提供菌种制备所需菌剂(在本发明中称之为菌种“激化液”)的配方与制作方法。配方中原料多为常见、价廉的成分,配制方法操作简易,容易推广应用。利于孢子萌发、菌丝分裂与分化发育,实现了菌根性食用菌的在成熟自然林地的人工栽培。通过...
刘培贵于富强王向华陈娟郑焕娣田霄飞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