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娟
- 作品数:118 被引量:21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Na+-K+-ATP酶的超微结构定位
- 祝素文石玉秀刘冬娟徐彦平王岚
- 文献传递
- 琥珀酸脱氢酶检测方法的改进
- 1996年
- 琥珀酸脱氢酶检测方法的改进闫丽华,李月玲刘冬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解剖组胚教研室沈阳110001)(沈阳基础医学院第二电镜室沈阳110001)关键词琥珀酸脱氢酶,骨组织作为标志酶在组化反应中常用琥珀酸脱氢酶来反映三羧酸循环的情况。在研究骨质和骨...
- 闫丽华李月玲刘冬娟
- 关键词:琥珀酸脱氢酶骨组织
- 一期梅毒皮肤病变组织中浸润的炎性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2000年
- 为了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炎性细胞在一期梅毒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对其皮损活体组织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炎性细胞的超微病理变化。结果显示,病变的皮肤组织内普遍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在真皮层更为密集。病变早期(硬结期)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晚期(溃疡期)巨噬细胞、浆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胞内有吞入的带有壳膜的梅毒螺旋体及其片段,浆细胞膜表面附有大量的螺旋体。结论:一期梅毒病变组织中浸润的炎性细胞对梅毒螺旋体具有一定的吞噬降解作用,但对特有结构的螺旋体却难以有效地杀伤和消灭,导致螺旋体在体内繁殖和扩散。
- 张晓东刘冬娟徐彦平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炎性细胞超微结构
- 狼疮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观察
- <正> 有关细胞凋亡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正不断深入地进行。凋亡可发生在多种细胞,对于狼疮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以往人们多注重研究其肾小球内电子致密物的沉积,而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
- 刘冬娟祝素文徐彦平郭玉坤石玉秀
- 文献传递
- 黄蜂刺伤角膜瘢痕中肥大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 2000年
- 刘冬娟徐彦平郭玉坤石玉秀
- 关键词: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电镜
- 肾球旁细胞瘤的超微结构观察与分析
- 1997年
- 我们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一例肾球旁细胞瘤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分析。结果看到瘤细胞的核及胞质内的一些细胞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更明显的是胞质中有大量特征性的结构出现,即菱形、扁菱形或不规则形状高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据此进一步揭示了由于瘤细胞过多地分泌肾素,而引起肾球旁细胞瘤患者临床上表现为醛固酮增多、低血钾、高肾素血症和高血压症候群的原因。可以认为瘤细胞内特有的菱形分泌颗粒是肾球旁细胞瘤电镜诊断的依据。
- 刘冬娟郭玉坤孔垂泽石岩
- 关键词:肾球旁细胞瘤超微结构分泌颗粒
- 人胎儿气管上皮纤毛发生的电镜观察
- 2000年
- 郭玉坤徐彦平刘冬娟石玉秀王佐舟
- 关键词:胎儿发育电镜
- 法乐四联症心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变化特点
- 1999年
- 为探讨法乐四联症(四联症)心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变化特点,对63例四联症病人心肌细胞内线粒体SDH用光镜和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病理变化轻的心肌细胞酶活性较强;萎缩性变化的心肌细胞酶活性减弱;完全变性的心肌细胞酶活性消失;而代偿性增生肥大的心肌细胞酶活性则较强;6岁以下组病人心肌细胞酶活性明显强于16岁以上组。上述结果提示,及早手术利于心肌形态和功能恢复。
- 李新民张仁福石玉秀祝素文刘冬娟郭玉坤戚万强朱洪玉
-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琥珀酸脱氢酶超微结构
- 网状纤维电镜银染色方法的探讨
- <正>网状纤维是结缔组织中的一种重要成分,用常规透射电镜制样方法显示网状纤维不够理想,作者对常规戊二醛固定含有网状纤维的标本,进行了银染色的处理,结果看到在网状纤维上有许多高电子密度,均匀一致的阳性银染蛋白颗粒,周围细胞...
- 刘冬娟徐彦平郭玉坤石岩
- 文献传递
- 实验性氟中毒大鼠中缝背核酶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以饮用高氟水(100ppm)的方法制造了雄性大鼠慢性氟中毒模型。对中缝背核神经元Mg2+-腺苷三磷酸酶(Mg2+-ATPase)和硫胺素焦磷酸酶(TPPase)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氟中毒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内Mg2+-ATPase、TPPase染色均浅于对照组,定量分析Mg2+-ATPase、TPPase含量均减少。电镜观察氟中毒大鼠神经元内TPPase颗粒减少,同时出现超微结构改变。这些结果提示:高氟可抑制某些酶的活性。
- 陈学军宋可钦马廷贤刘冬娟
- 关键词:氟中毒中缝背核酶细胞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