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解剖型双钢板结合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治疗RiseBoroughⅡ、Ⅲ型肱骨髁间骨折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论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结合解剖型双钢板治疗RiseBoroughⅡ、Ⅲ型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56例RiseBoroughⅡ、Ⅲ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均采用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入路解剖型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结果术后56例骨折均解剖复位,56例随访时间6~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3周,术后感染2例,骨化性肌炎3例。根据Cassebaum法评定肘关节功能,优43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1.1%。结论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结合解剖型双钢板治疗RiseBoroughⅡ、Ⅲ型肱骨髁间骨折效果良好,既充分暴露骨折,又减少对鹰嘴关节面的破坏,最大限度恢复肘关节功能。
- 李彬李冀刘丹葛欣昌孙博
-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骨折
- 质子泵抑制剂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血液系统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PPIs血液系统ADR的案例报道,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23年7月1日。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用药情况、ADR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处理及转归等,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2篇,涉及患者45例,其中男性23例(51.1%),女性22例(48.9%)。PPIs发生血液系统ADR患者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奥美拉唑18例(40.0%)、泮托拉唑14例(31.1%)、兰索拉唑6例(13.3%)、埃索美拉唑4例(8.9%)、雷贝拉唑3例(6.7%)。血液系统ADR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一般用药后7 d内ADR发生率最高,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7 d。45例患者中,有26例(57.8%)仅采取停药措施,7例(15.6%)停药后改用其他抑酸剂,12例(26.7%)停药并对症处理。21例(46.7%)患者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好转,24例(53.3%)患者痊愈。结论患者使用PPIs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一旦发现ADR应立即停药,如出现贫血或停药后仍不能缓解的症状需积极对症治疗。
- 李闻新闫宇青刘丹李岩峰
-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血液系统
- 某三级骨专科医院泮托拉唑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
- 2018年
- 目的:对某三级骨专科医院注射用泮托拉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某院PASS系统,获取2018年1~3月出院患者中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的医嘱信息及数据,依据药品说明书、美国医院药师协会(SAHP)指南等对其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1 325份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的出院病例用药合理率为62. 3%。主要不合理原因有无适应证用药(78. 2%)、疗程过长(13. 8%)、溶媒量错误(4. 0%)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6%。结论:某三级骨专科医院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的合理率较低。临床医师应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指征,避免疗程过长;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和治疗方案设计,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药品不良反应风险,改善注射用泮托拉唑的临床用药现状。
- 李闻新张余部实刘丹张福林
- 关键词:泮托拉唑钠应激性溃疡骨科
- 微创技术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 关鹏飞陈长河安颍奇焦翔葛欣昌李冀苏立新王舒新刘丹张宏斌
- 随着社会发展,四肢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如何采取适宜的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仍是骨折治疗的重点问题。研究针对利用微创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变直接复位改为间接复位,避免暴露骨折端,骨...
- 关键词:
- 关键词:四肢骨折治疗微创技术
- 钢缆张力带与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Mayo Ⅱa型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比较钢缆张力带和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Mayo Ⅱa型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4—2015-05诊治的62例Mayo Ⅱa型尺骨鹰嘴骨折,32例采用钢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钢缆组),30例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钢丝组)。结果钢缆组获得平均13.5(9~24)个月随访,钢丝组获得平均12.6(10~2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钢缆组VAS评分低于钢丝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明显高于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钢缆组优20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钢丝组优17例,良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76.7%。结论钢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Mayo Ⅱa型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较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更好,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及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并发症减少。
- 李彬姜海英李冀刘丹孙博
- 关键词:肘关节尺骨鹰嘴骨折钢丝张力带内固定
- 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含量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建立辅料SBE_7-β-C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Phenomenex PolySep-GFC-P3000凝胶柱(7. 8 mm×30 cm),柱温35℃;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35℃;流动相:乙腈-0. 1 mol/L硝酸钾水溶液(35∶65),进样量10μl,流速1. 0 ml/min。结果 SBE_7-β-CD的保留时间为6. 8 min,主峰与相邻杂质峰分离度均不小于1. 94;方法的检测限为0. 32μg,定量限为0. 48μg; SBE_7-β-CD在0. 498 5~1. 49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8);方法精密度(n=6)的RSD为1. 4%;平均回收率(n=6)的平均值为98. 0%,RSD为1. 3%; 6批样品的含量为95. 8%~99. 3%。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重复性良好,适合SBE_7-β-CD的含量测定,为SBE_7-β-CD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李闻新部实张余刘丹张福林
- 关键词:辅料高效液相色谱
- 自体游离腓骨段结合髂骨移植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15例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腓骨段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GustiloC3型)经过平均3.6次手术后,形成骨缺损型感染性骨不连15例,平均骨缺损6.5cm,采用健侧游离的腓骨段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结果15例均获得平均12.4(9~18)个月随访。术后7个月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疗效按W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结论自体游离腓骨段结合髂骨移植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关鹏飞李庭张宏斌焦翔刘丹曹海涛李冀
- 关键词:胫骨骨缺损感染性髂骨骨移植
-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11-08/2013-10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43例45足。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Ⅱ型骨折34足,Ⅲ型骨折11足,手术入路应用外侧跗骨窦切口结合跟腱前缘直行小切口,采用跟骨外侧解剖接骨板固定。应用影像学检查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的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43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8个月(12~26个月)。术前平均Bhler角是7.0°,随访时平均Bhler角是29.4°,术前平均Gissane角是98.5°,随访时平均Gissane角是119.4°。术后无伤口皮缘坏死或切口感染发生。AOFAS踝-后足评分为70~100分,优35足,良7足,一般3足,差0足,总优良率为93.3%。其中SandersⅡ型骨折平均评分为92分,SandersⅢ型骨折平均评分为82分。SandersⅡ型骨折优良率为94.1%,SandersⅢ型骨折优良率为90.9%。结论应用MIPPO技术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并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张宏斌焦翔刘丹曹立海徐海林
- 关键词:骨折跟骨微创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 倒置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粗隆下骨折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SeinheimerIV、V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对20例复杂SeinheimerIV、V型股骨粗隆下新鲜骨折用倒置的股骨远端外侧锁定钛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结果20例均获得平均36.2(4—36)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问平均3.6个月,未出现内固定失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2.5(85-95)分。结论倒置股骨远端外侧锁定钛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复杂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有效方法。
- 关鹏飞陈长河李冀张宏斌焦翔刘丹李勇
- 关键词:股骨粗隆下骨折微创内固定
- 假体置换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伴有桡骨头粉碎骨折的肘关节三联征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假体置换术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伴有桡骨头粉碎骨折的肘关节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伴有桡骨头粉碎骨折的肘关节三联征患者资料,其中30例患者行桡骨头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4例患者行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术(假体置换组)。末次随访时记录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6.5个月(11~27个月),末次随访时记录肘关节Mayo评分为(72.35±11.05)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8±0.3)分,优15例,良5例,可4例,差6例,优良率66.6%;假体置换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7.6个月(15~25个月),末次随访时记录肘关节Mayo评分为(96.13±10.16)分,VAS评分(1.5±0.2)分,优18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7.5%。假体置换组肘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而术后肘关节视觉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伴有桡骨头粉碎骨折的肘关节三联征较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肘关节功能更好,结构更稳定,术后并发症更少,具有更大的优势。
- 李彬刘丹李冀
- 关键词:假体置换桡骨头骨折微型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