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 作品数:54 被引量:2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MSCT诊断髋关节创伤的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MSCT在髋关节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39例创伤患者的44个髋关节的MSCT影像,比较MPR和VR重建技术对髋关节创伤显示的差异。结果:MSCT共发现44个关节78处骨折,59处骨折有移位;30个髋臼关节面和11个股骨头关节面塌陷或碎裂,32个关节内存在骨碎片。其中MPR显示骨折的细节明显优于VR,显示了40(90.9%)个关节骨折,其中55(93.2%)处骨折移位;39个关节面(95.1%)碎裂或塌陷,29个关节(90.6%)内存在骨碎片;VR对于骨折线的走行和骨折移位情况显示较好,对骨碎片显示不佳。MSCT对于骨折分类的确定优于X线平片。结论:对于髋关节创伤的诊断,MPR对于确定骨折类型和显示骨折细节非常有价值,应该常规应用。
- 张源刘丹伍建林董越
- 关键词:MSCTX线髋关节骨折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 目的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在CKD 早期即可出现.骨代谢参与CKD-MBD 的发病过程,通过检测骨代谢的血清生化指标,揭示CKD 不同阶段的骨代谢变化...
- 韩景于长青尹慧娟刘丹孟庆阳张靖华林洪丽
-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在门静脉系统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多层螺旋CT的出现将伴随着影像技术的重大变革,其主要优势在于该CT机具有更快速的容积扫描速度和高Z轴分辨率[1],因此明显提高了腹部血管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为直观准确评价腹部血管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因此,回顾性分析50例行MSCT三维腹部血管重建的可疑有腹部疾病的病例,拟对MSCT三维门静脉系统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门静脉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 张德辉李智勇刘晓峰王克礼刘丹
- 关键词:门静脉系统疾病
- 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模式在医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1
- 2014年
- 针对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案例式教学法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实践中。新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对培养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李春艳王莺燕刘丹张雪扬李琦杜建玲段志军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PBL临床型研究生临床教学
- 2007-2013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内分泌科会诊情况统计资料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按医院制定的会诊制度,会诊医师完成会诊后记录患者的会诊日期、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病诊断、内分泌相关疾病诊断及会诊登记。汇总大医一院三部6年(2007年3月14日~2013年3月15日)来的会诊病例,资料完整者共3750例,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007年3月14日~2013年3月15日大医一院三部申请内分泌科会诊共3750人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各年申请会诊人次分别为:308、321、554、622、895、1050,逐年增加。2会诊患者40岁以下375人次(10.0%),40~60岁共1525人次(40.7%)60岁以上共1850人次(49.3%),主要以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为主。3非手术科室申请会诊的人次及其构成比分别为:190(61.7%)、193(60.1%)、362(65.3%)、402(64.6%)、618(69.1%)、688(65.5%),逐渐上升(P〈0.05);而手术科室、急诊科申请会诊的构成有逐渐下降趋势申请会诊的非手术科室中神经内科(712,29.0%)、心内科(391,15.9%)居多,而手术科室中普外科(294,23.5%)、骨外科(234,18.7%)、居多。4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申请会诊的共2515人次,占首位,比例为67.1%,其次为甲状腺疾病的共880人次(23.5%)。5手术科室糖尿病会诊构成比(81.7%)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59.8%)。大医一院三部申请内分泌科会诊的人次逐年增加,年龄构成以中老年为主。以常规会诊居多,申请会诊的科室以非手术科室较多,前两位科室为经内科和心内科。会诊最多的前两位病种为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手术科室糖尿病会诊构成比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
- 刘丹颜青青白然蔡润策王浩张雪扬杜建玲
- 关键词:会诊内分泌科病种构成
- 西格列汀和伏格列波糖分别联合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1
- 2016年
- 目的比较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西格列汀和伏格列波糖分别联合实时动态胰岛素泵(SAP)方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6例新诊断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9%-11%。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AP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西格列汀100mg,1次/d(S组,28例)和伏格列波糖0.2mg,3次/d(V组,28例),共9d。同时启用实时持续血糖监测,观察血糖波动参数。本研究通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KY2014-08)。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9d后V组及S组空腹血糖(FPG)[(6.4±1.1)比(11.4±3.0)mmol/L,P=0.008;(5.5±0.8)比(11.0±2.1)mmol/L,P〈0.001]、平均血糖(MBG)[(7.5±0.8)比(12.0±1.1)mmol/L,P=0.045;(6.7±0.7)比(12.5±1.3)mmol/L,P=0.002]、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P=0.024、0.029)、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P=0.023、0.036)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稳态模型胰岛B细胞功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2、0.001)。S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P=0.027)、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P=0.033)、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39)。V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三餐分别为P=0.003、0.026、0.011)及低血糖指数(LBGI)(P=0.025)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糖达峰时间(△t)延长(三餐分别为P=0.028、0.026、0.030)。治疗后V组PPGE显著低于S组(三餐分别为P=0.041、0.032、0.036),S组FPG、MBG显著低于V组(P=0.041、0.039)。结论针对新诊断T2DM患者,西格列汀或伏格列波糖联合SAP方案短期均可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血糖波动,保护胰岛功能。西格列汀对平均血�
- 史春虹王璐白然王咏波刘丹张雪扬王浩杨郁杜建玲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输注系统伏格列波糖疗效比较研究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内分泌临床实习阶段的构建被引量:3
- 2021年
- 内分泌科是理论知识体系抽象复杂,疾病表现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具有多样化的症状及体征,需要在临床实习阶段结合病例逐一认证、认真分析和反复强化才能融会贯通的学科。而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不重视临床思维训练,不能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带教老师习惯性的带教模式难以满足加强临床思维培训的新要求等问题。在卓越医师人才培养目标下,翻转课堂等一系列创新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开展,在多学科应用中显示出角色转换后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思维训练效果。文章中就内分泌学科特点和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在内分泌科临床实习阶段构建翻转课堂模式,设计教学流程,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 史春虹刘丹于嘉澍蔡润策杜建玲
- 关键词:内分泌学网络教学自主研究性学习
- 基于翻转课堂的模拟化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被引量:6
- 2017年
- 总结传统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概述模拟化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如何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模拟化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提出该教学模式应用于诊断学实践教学的优势及意义,旨在推动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
- 李春艳卢书明王莺燕杨冬刘丹王贞赵天宇孟华
- 关键词:诊断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
- 住培与医学硕士并轨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轨后面临科研能力培养弱化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大连医科大学在并轨后的医教研实践中,探索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要充分认识新型培养模式,坚持“着重临床能力,兼顾临床研究”的思想,多维度培养学生的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及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充分考虑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业、经济、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应对人才培养中的新挑战。
- 邢倩刘丹杜建玲
- 关键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结肠CT三维成像在直肠癌术前临床应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结肠3D CT成像在直肠癌术前临床应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5例已知直肠癌患者先后进行结肠CT仿真内镜(CTVE)和结肠镜检查,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全结肠扫描,在独立的工作站上进行结肠的三维重建,包括表面遮盖法(SSD)和CTVE。由2名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结肠外CT所见主要依据临床、手术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所证实。结果35例直肠癌共36个病灶(1例有2个癌灶),早期癌1个,进展期癌35个。进展期直肠癌中以Borrmann2型最多见,占71.4%(25/35);中分化癌20例,占57.1%;浸润全层者30例,占85.7%。3D CT对进展期直肠癌Borrmann分型判断的正确率达97.1%(34/35),而结肠镜的正确率为88.6%(31/35)。两种检查方法对于直肠癌的定位均比较满意。在3D CT中,SSD像最为直观立体,便于外科术前定位分析;CTVE像最利于病灶大小的测量,与结肠镜的结果基本一致,与手术结果相符。25.7%(9/35)直肠癌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时由于肠道严重狭窄或患者情况而失败,而这些患者在CTVE检查效果比较满意,在结肠远端发现2枚息肉和1个溃疡型癌,阳性所见占33.3%(3/9)。19例患者结肠CT检查发现结肠以外病灶,占54.3%(19/35),其中肝可疑性病灶占22.9%(8/35)。结论结肠CT检查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术前准确定位定性评价是有价值的,并且在补充结肠镜的不足、以及发现肠外病灶等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 李智勇伍建林王克礼刘丹温伟刘晓峰尹逊国胡祥
- 关键词: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