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国明
- 作品数:40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持续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8例食管胃底贲门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124例,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6d,于术前1d、术后8d检测体质量、血常规、肝功能,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N组体质量、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白蛋白等下降幅度少于PN组(P〈0.01)。EN组患者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3.8%,胸液量平均为780ml,无切口愈合不良者;PN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3.2%,肺部感染发生率28.2%,胸液量平均为1842ml,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7.2%。结论术后早期EN比PN对食管癌营养状况的改善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张波张文骆学全强生庭赵志毅陈华增冼国明张峰
-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肠道营养
- 膈肌损伤诊断与治疗的探讨
- 2006年
- 目的探讨膈肌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膈肌损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例为闭合性损伤,1例为穿透性损伤,均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予手术治疗,经胸手术1例,经腹手术7例,经胸腹切口手术4例,术前确诊10例,术中应用胸腔镜辅助治疗12例。结果12例均治愈,无并发症。结论胸部X线及胸腹CT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并对手术入路选择最有帮助。手术是治疗膈肌损伤的惟一方法,手术入路要视胸、腹部损伤情况而定。
- 冼国明骆学全张波强生庭陈华增
- 关键词:膈肌损伤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25例报告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前胸正中切口,应用OCTOPUS局部心肌固定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搭桥2—4根。结果无手术死亡,无一例中转体外循环,ICU观察2—3天。术后随访半年至四年,所有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活动量增加。结论OPCAB安全、经济、有效,尤其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
- 陈华增张文骆学全强生廷张波冼国明张峰
- 关键词:冠状血管体外循环
- 无水乙醇淋巴结注射对肺部恶性肿瘤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无水乙醇顺行性淋巴结封闭对肺部恶性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72例肺癌患者在术中按照Naruke 肺癌淋巴结分布图, 用无水乙醇注射该病种最易转移的区域淋巴结。另选择TNM相似的肺癌患者, 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术后复查血液中乙醇含量、肝功及复查CT了解注射淋巴结肿大情况, 对两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血常规、肝功能、免疫球蛋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两组乙醇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无水乙醇顺行性淋巴结封闭对肺癌转移有较大的影响, 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淋巴结清扫目的。
- 张波骆学全张文强生庭陈华增冼国明何建行杨运有
- 关键词:淋巴结无水乙醇注射肺部恶性肿瘤分布图
- 186例自发性气胸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原发性继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一般特点及与年龄分布和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1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原发性和继发性气胸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除吸烟外,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年龄分布及体重指数差异进行比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体重指数、年龄、性别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陈华增冼国明张波张峰廖茂湖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年龄分布体重指数
- 胸中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探讨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比较62例胸中段食管癌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结果右进胸的切除率为100%,左进胸为83.3%,现随访48例效果良好。结论胸中段食管癌若病灶位于主动脉弓后及Ⅲa期后的病例切除以做右胸、上腹切口为佳,能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生存率,效果良好。主动脉弓下Ⅰ~Ⅱ期中段食管癌行左胸切口为佳。
- 冼国明骆学全张文张波强生廷陈华增张峰
- 关键词:胸中段食管癌手术治疗
- 43例右开胸三切口治疗胸上、中段食管癌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右开胸三切口治疗胸上、中段食管癌的并发症及生存率,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分析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86例上中段食管癌患者,按照配对设计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的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左颈、左胸两切口的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乳糜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存活率比较,3年存活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胸上、中段食管癌患者,右开胸三切口有利于提高肿瘤的根治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 陈华增江桂连冼国明骆学全张波张峰
- 关键词:三切口生存率
- 颈动脉体瘤手术体会
- 2002年
- 骆学全张文张波强生红冼国明唐志良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手术切除
- 爪形肋骨接骨板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爪形肋骨接骨板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其中A组患者行爪形肋骨接骨板固定治疗,B组行克氏针、钢丝固定术,对两组的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胸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及肺不张发生率,A组分别为(45.8±12.8)min、(130.3±20.1)mL、(4.26±1.02)分、(5.6±1.3)d、(15.6±3.2)d及5%;B组分别为(60.3±10.2)min、(160.5±20.9)mL、(6.02±1.32)分、(8.5±1.6)d、(20.5±3.6)d及40%,两组的这些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爪形钛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张峰张波张文赵志毅骆学全陈华增冼国明廖茂湖程肇燕
-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
-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部疾病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治疗胸部疾病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选取1997年1月到2010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的胸部疾病住院患者152例,其中男103例,女49例;年龄17—76岁,中位年龄56岁。所患胸部疾病的构成特点为肺癌102例(stageⅡ期74例、stagema期28例),支气管扩张9例,肺大疱23例,肺良性肿物11例,纵隔肿瘤7例。尝试用腹腔镜系统、部分内镜器械及普通的开胸器械,采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的手术方法,即在腹腔镜操作时做一小切口将手指或一只手伸人胸腔内,协助腹腔镜操作器械作探查、解剖分离、切割或钳夹等操作,来完成一些较复杂的腔镜手术。结果152例患者中行左肺叶全切除术7例,部分肺叶切除术104例,肺大疱切除术23例,肺良性肿物楔形切除术11例,纵隔肿瘤切除术7例;合并部分心房切除2例,淋巴结清扫术102例。手术经过顺利,手术时间25~130rain,中位手术时间110min。术中出血60—600ml,中位出血量160ml。患者术后住院时间5~19d,中位住院时间为10d。手术当日引流量平均为130ml,以后逐渐减少。大多患者48h后胸液基本变为黄色。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利用现有的腔镜设备,开展了胸外科的微创伤手术。该方法具有容易掌握,操作简便,费用低,并发症少,近期效果好的特点。既解决了传统胸科手术损伤大,术后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的问题,又降低了住院费用,对基层医院胸外科临床普及应用腔镜技术和微创手术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 张波张文张峰赵志毅骆学全陈华增冼国明廖茂湖
- 关键词:胸部疾病腹腔镜胸外科手术电视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