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民 作品数:168 被引量:723 H指数:14 供职机构: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季铵盐壳聚糖三维支架复合GNDF载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壳聚糖类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对药物的缓释作用,作为支架材料近年来在组织损伤修复领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季铵盐壳聚糖温敏凝胶支架上生长、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行性,为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寻找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方法:季铵盐壳聚糖与β-甘油磷酸钠复合制成温敏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凝胶的三维结构,MTT法评价凝胶浸提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牛血清白蛋白加载于凝胶支架,紫外光谱吸收法分析凝胶支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缓释效果。接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凝胶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在支架缓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季铵盐化壳聚糖与甘油磷酸钠复合所得凝胶支架,其多孔性特点明显,有温敏特性,对蛋白的缓释效果良好,承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对其增殖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凝胶支架缓释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现神经样细胞形态,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神经元烯醇化酶。说明季铵盐壳聚糖温敏凝胶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缓释效果良好,其凝胶支架具有多孔径、良好生物相容性特点,可承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和向神经元定向分化。 黄成 杨建东 冯新民 李广峰 李艺楠 肖海祥 孙钰关键词:神经元 羟基喜树碱对实验性硬膜外粘连大鼠神经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以体感诱发电位(SEP)为主要指标观察羟基喜树碱在预防硬膜外粘连过程中对大鼠脊髓、神经根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羟基喜树碱治疗组和对照组。切除L1全椎板后暴露硬脊膜,治疗组局部应用浓度为0.1 g/L的羟基喜树碱,对照组局部应用生理盐水,分别检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 d、术后1周的SEP变化,记录SEP潜伏期,并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羟基喜树碱治疗组及对照组手术后即刻SEP潜伏期与术前比较无延长(P>0.05),术后1 d、1周SEP潜伏期与术前比较均无延长(P>0.05)。在各个相同的时间点上,两组之间SEP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EP潜伏期可灵敏反映脊髓、神经根的传导功能;羟基喜树碱在预防硬膜外粘连过程未引起神经传导功能明显缺失,无明显毒副作用。 孙钰 王静成 颜连启 王强 冯新民 蒋百川 蔡俊 王永祥关键词:羟基喜树碱 体感诱发电位 硬膜外粘连 电生理 大鼠活体嗅粘膜嗅鞘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纯化 张志强 王静成 冯新民 杨建东 王强关键词:嗅鞘细胞 嗅粘膜 细胞培养 纯化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结合阻挡钉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阻挡钉矫正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成角和侧方移位畸形,从而提高骨折端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 41例胫腓骨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术中透视,借助阻挡钉技术矫正骨折端的移位方向、成角和维持骨折端的稳定。结果疗效根据Johner-Wruhs临床评分:优30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5.12%。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可有效改善骨折端的移位、成角,增加骨折端的稳定性。 陶玉平 王永祥 王静成 冯新民 黄吉军关键词:胫骨干骺端骨折 交锁髓内钉 阻挡钉 闭合复位 浮肩损伤保守与手术治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浮肩损伤在创伤疾病中较罕见,关于其治疗方法存在较多争议,至今仍无权威性的临床指导供学者达成共识。目的:对采取保守与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floating shoulder"或"浮肩损伤"为关键词。收集所有相关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森林图显示的分析特征和结果。结果与结论:无论保守还是手术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在疗效获优方面,手术治疗稍占优势;在总体疗效优良方面,保守与手术治疗两者效果相当。 刘振东 王静成 顾加祥 冯新民 颜连启 杨建东 胡翰生 王强 陶玉平关键词:浮肩损伤 保守治疗 手术 不同方法移植嗅粘膜嗅鞘细胞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移植嗅粘膜嗅鞘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使用Allen's法制备成年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备,将模型随机分5组,局部移植组(A),D/F12局部移植组(B),蛛网膜下腔注射组(C),D/F12蛛网... 张志强 冯新民 杨建东 陶玉平 蔡俊 张亮关键词:嗅鞘细胞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嗅粘膜 PVP在合并有空洞样改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有空洞样改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3 年1月~2014 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21例患者经历了2~3个月非手术治疗后,胸腰背部疼痛缓解不理想,站立行走时疼痛明显加重;复... 郭丹 蔡俊 张亮 张圣飞 冯新民 杨建东 陶玉平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显微减压联合颈椎Zero-P植入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显微减压联合颈椎Zero-P植入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对41例颈椎病患者共52个椎间隙行前路显微镜下椎间盘减压联合颈椎Zero-P系统植入术,其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3.1岁。诊断为脊髓型25例,神经根型9例,混合型7例。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不同时间点的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5.4个月。患者术后随访期间症状均较术前明显缓解,术后随访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VAS评分、JOA评分和N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症状有进一步改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前路Zero-P系统植入联合显微减压手术能彻底去除对神经组织产生压迫的致压物,疗效更有保障。 黄吉军 杨建东 陶玉平 张亮 冯新民关键词:颈椎 减压术 假体 植入物 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引流量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影响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PLIF)术后引流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单节段PLIF手术的患者,男39例,女44例,年龄33~81岁。老年患者37例,男20例,女17例;肥胖患者14例;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15例;疾病类型中腰椎滑脱症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腰椎管狭窄症36例;手术节段中腰3~4节段13例,腰4~5节段42例,腰5骶1节段28例;使用超声骨刀44例。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疾病类型、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是否骨质疏松、是否使用超声骨刀、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及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引流量的相关性。结果:手术时间(103.98±21.61)min,术中失血量(193.49±40.47)ml,术后引流量(273.92±47.98)ml;分析发现手术时间及BMI与术后引流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年龄及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引流量相关(P<0.05);性别与术后引流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老年女性患者较老年男性患者引流量显著增多(P<0.05);肥胖、使用超声骨刀、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手术节段与术后引流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引流量较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显著增多(P<0.05)。结论:患者年龄、疾病类型及术中失血量与单节段PLIF术后引流量有关。 张圣飞 张亮 张志强 蔡俊 冯新民关键词:腰椎 术后引流量 椎体成形术中手法复位进一步改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复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中手法复位与体位复位2种复位方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170例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手法复位)和对照组(体位复位)。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用量,术前、手法复位前后、术后3 d、3个月和2年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和Cobb角,术后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椎体成形患者术后疗效优于对照组,骨水泥用量较对照组多,术后更好地恢复了椎体前缘高度和改善后凸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时VAS和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的椎体压缩性骨折,通过椎体成形联合术中手法复位,能够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脊柱失状位平衡,并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蔡俊 冯新民 杨建东 陶玉平 张亮 张志强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 手法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