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康
-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质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32例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皮质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术前影像学评估,术中对脑皮质、上矢状窦、中央沟静脉、Troland静脉等显微手术治疗的技巧及术后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皮质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像学资料、手术过程、术中技巧、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Ⅰ级切除14例,Ⅱ级切除16例,Ⅲ级切除2例.3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8年,其中24例恢复良好.肿瘤复发6例,再次手术5例,放弃手术1例.结论 术前充分的影像学评估,正确处理矢状窦,保护中央沟静脉、Troland静脉等重要皮层引流静脉及功能区脑皮质,是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病残率的关键.
- 文斌冯康胥文德
- 关键词:脑膜瘤矢状窦
- 颅骨固定钉联合医用胶治疗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
- 2009年
- 吴浩魏宏学冯康王清平胥文德赵自育李忠魏雪峰
- 关键词:医用胶颅骨凹陷骨折闭合性
- 补阳还五汤加味内服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9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内服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9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9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1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平均昏迷时间、苏醒率,以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1%(64/89),治疗组为85.56%(77/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CS评分、GO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苏醒率为78.89%(71/90),对照组为67.42%(60/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昏迷时间为(7.02±1.24) d,对照组为(9.56±0.95)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内服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GCS评分、GOS评分、Barthel指数及苏醒率,缩短昏迷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汝觅禄冯康王清平吴浩赵自育胥文德
- 关键词:昏迷补阳还五汤内服穴位贴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抢救小儿外伤性脑室出血合并急性脑积水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外伤性脑室出血(traumatic intraventriicular hemorrhage,TIVH)是一种颅脑损伤中比较少见的严重临床类型,大多数伴有脑挫裂伤.出血来源多为脑室附近的脑内血肿穿破脑室壁进入脑室,或由室管膜下静脉撕裂出血引起,常因血肿或小血块压迫或阻塞导水管或第四脑室出口而合并急性脑积水,临床上发病率较低,小儿外伤性脑室出血合并急性脑积水发生率更低,但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具有伤情严重、预后差、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所以,对TIVH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尤为重要.2005年7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经头颅CT确诊的IVH合并急性脑积水患儿22例,早期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并妥善地进行术后处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法,我们对22例小儿外伤性脑室出血合并急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 李忠冯康
- 关键词:急性脑积水疗效
- 水分离技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害。系脑挫裂伤、脑皮层动静脉出血或桥静脉撕裂所致。因其伤后病情变化急剧,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效果较差,故病残率、死亡率较高。在手术治疗时如何减少病残率、死亡率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难点问题。据文献报道,急性硬膜下血肿致死率高达20%-50%”。
- 汝觅禄王清平冯康胥文德赵自育吴浩
- 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
-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因素及防治手段
- 2021年
-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手术后脑水肿的因素,探讨改善脑水肿的措施。方法:回顾126例采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是否脑疝、血肿量、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血压控制情况、血肿残留量、术区填塞明胶海绵数量等相关因素与术后脑水肿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与术后脑水肿无相关性(P>0.05),术前脑疝、血肿量大、发病至手术时间大于12 h、术后血压控制不佳、血肿残留较多,术区大量填塞明胶海绵为影响HICH患者内镜手术后脑水肿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实施早期手术、彻底清除血肿、严密止血、积极控制血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汝觅禄滑鑫冯康王清平吴浩胥文德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脑水肿
- CT正常颅脑外伤患者脑脊液红细胞数及颅内压动态分析
- 魏宏学胥文德李忠吴小芳王清平冯康冯彩忠苏小芹吴浩赵自育魏雪峰
- 1、课题来源与背景:甘肃省科学技术厅2003年立项省科技攻关技术项目,立项编号:GS035-A43-068。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筛选门诊颅脑损伤经CT检查正常而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的患者收住入院,入院后行腰椎穿刺检查,...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脊液颅内压红细胞数
- 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慢性脑积水4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总结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32例慢性脑积水患者经侧脑室腹腔分流术,3例术后出现分流管梗阻,腹腔、皮下、颅内感染,拔出分流装置后行二次手术。2例出现颅内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吸收。40例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良好32例,轻残5例,中残2例,重残1例。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应早诊早治,CT和MRI扫描是目前有效的确诊和鉴别手段,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疗效较好的治疗方式。
- 魏雪峰杨柳冯康
- 关键词: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
- 虚拟平面相交定位法在侧脑室前角穿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侧脑室前角穿刺术是神经外科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穿刺不能一次成功、引流管脑室端位置不理想影响引流效果、多次穿刺导致脑损伤、出血等缺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传统定位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虚拟平面相交定位法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引流管脑室端位置的满意率,现报道如下.
- 李忠冯康文斌
- 关键词:侧脑室前角穿刺术定位法神经外科穿刺成功率操作技术
- 体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影响的分析
- 本文总结1994~1996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89例,探讨了体温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预后的关系。本组病人选择GCS≤8分,昏迷时间最短15小时,排除入院时高热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心电图...
- 冯康王鹏胥文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