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静微 作品数:7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更多>>
如何让护生更熟练快捷的掌握手术室专科基本操作 2010年 目的探讨如何让护生在来手术室的第一天更熟练快捷的掌握专科常用基本操作。方法、通过课前护生主动去学习和备课,示教老师的示范操作和理论讲解的结合、掌握讲解的方法,针对护生的理解能力及适应能力,制定相对应的讲解方式。结果护生能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几项专科常用的基本操作及无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结论通过示教老师娴熟的操作、精准易懂的医学术语和互动的方式,可使护生对操作步骤清晰明了更加深对步骤的印象,不易忘记。 胡慧婉 甘群娣 关静微 彭新帆关键词:护生 练习 剖宫产术中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剖宫产术中预防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观察组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1月在本院剖宫产术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产妇828例回访;对照组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剖宫产术中护士采取常规干预措施的产妇835例调查。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为0(0/828),低于对照组4%(33/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04,P<0.01)。结论剖宫产术中护士采用正确方法干预后能有效防止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刘利明 甘群娣 关静微 韦敏玲关键词:剖宫产 腹壁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护理干预 手术室温度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对手术室温度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6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温度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鼻腔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结束时,研究组患者鼻腔温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低温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10.0%(3/30),均低于对照组的13.3%(4/30)和33.3%(1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4.812, 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温度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不仅可维持术中患者体温,而且降低了低温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静微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2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腹产术患者体温变化情况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体温变化规律及原因。方法:20例ASAⅠ~Ⅱ剖宫产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别观察麻醉后10、20、30、60min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后10~30min所有患者体温没有显著性变化,30~60min患者体温降低。结论:腰硬麻醉下剖宫产患者体温如果不进行干预,体温会降低;麻醉可能不是体温降低的主要原因。 王同春 董永良 关静微关键词:麻醉 椎管内 剖宫产 体温 左侧卧位在巨大胎产妇剖宫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在巨大胎产妇剖宫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6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巨大胎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9例)。麻醉后,对照组产妇采取仰卧位并将手术床向左倾斜15~30°,实验组产妇采取左侧卧位。比较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重和1min Apgar评分及产妇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重及1 min Apgar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实验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11.8%(2/17)低于对照组63.2%(12/19),两组比较,χ2=9.972,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大胎产妇在硬膜外麻醉后采取左侧卧位,对于预防产妇低血压发生和保证胎儿的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利明 韦敏玲 甘群娣 罗勇 关静微关键词:剖宫产 低血压 体位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150例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利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50.3±2.6)、(53.8±4.3)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0.9±3.1)、(53.3±3.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8.2±2.8)、(36.7±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6±3.5)、(46.4±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关静微关键词: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