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洁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台风
  • 2篇近海
  • 2篇北上
  • 1篇倒槽
  • 1篇低层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圆规
  • 1篇入梅
  • 1篇台风活动
  • 1篇台风结构
  • 1篇天气学
  • 1篇气流
  • 1篇气旋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 1篇强对流天气过...
  • 1篇强对流天气过...
  • 1篇强降水
  • 1篇切变

机构

  • 5篇上海市气象局

作者

  • 5篇傅洁
  • 3篇曹晓岗
  • 2篇施春红
  • 2篇范富强
  • 1篇张吉
  • 1篇王丽娟
  • 1篇王慧
  • 1篇徐秀芳
  • 1篇戴建华

传媒

  • 3篇大气科学研究...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暴雨灾害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08年上海“入梅”首日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使用常规地面和高空天气图资料、自动站资料、GPS探测的可降水量、风廓线、雷达、卫星资料对2008年6月7日上海"入梅"首日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和产生中尺度对流云团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伴随中低层西南气流向北的水汽输送,为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和能量;(2)850hPa低空切变线上不稳定能量生成了中尺度对流云带,并在东移北进中和沿海扩散的弱冷空气相遇,产生了上海地区强对流天气;(3)上海市区热岛效应造成局地地面风向辐合,为局地对流天气提供水汽辐合抬升条件。
范富强傅洁王丽娟
关键词:西南气流热岛效应强对流天气
2007年5月5—6日飑线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用多种气象资料对2007年5月5日午后到5月6日凌晨发生在山东半岛南部到浙江北部沿海地区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次飑线天气过程在高空西风槽、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弱冷锋以及锋面上低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该地区有利的水汽、动力和大气层结条件使MCS中的雷暴群得以发展为飑线,并东移南压,产生了大范围的雷雨大风天气,其中的一个弓形回波对上海及长江三角洲产生了灾害性大风和雷雨天气。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很好地揭示了该飑线和弓形回波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回波和风场的结构特点。而仅有浅层的水汽输送说明了本次强对流天气主要灾害为风灾。本文还指出了利用华东地区综合探测网积极主动地进行区域联防,及时发布强对流预警信息,可提高短时预警时效,有效发挥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徐秀芳曹晓岗施春红戴建华傅洁
关键词:飑线弓形回波多普勒雷达区域联防
台风“圆规”、“米雷”对上海风雨影响差异及成因对比分析
2012年
用常规观测资料、上海地区的自动观测站资料及GPS探测的可降水水汽资料PWV,对近海北上的1007号热带气旋"圆规"和1105号热带气旋"米雷"对上海的风雨影响差异及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圆规"和"米雷"的强度及结构受环流背景、水汽输送、辐合抬升条件的影响,给上海地区带来了不同的风雨影响。"圆规"在多台风的环流场中螺旋云带的发展被削弱,其"小而强"的特征对上海未产生风力影响,但有利于引导北方弱冷空气侵入华东沿海的台风倒槽,触发上海本地不稳定能量释放;而"米雷"为单一热带气旋,螺旋云带的直径较"圆规"大,最大风速较"圆规"小,给上海地区带来7级风力影响,但其因台风倒槽位偏西,本地水汽条件不足,不利于强降水的发生。
傅洁范富强
关键词:台风结构
多台风活动背景下“10.9”上海局地强降水过程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与上海地区的自动站观测资料、风廓线资料及雷达回波资料,对2010年9月1日上海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两段强降水发生在当年第6号强热带风暴"狮子山"、第7号强台风"圆规"、第8号热带风暴"南川"活动期间;两段强降水受不同系统影响,前者发生在"圆规"西侧,是西风槽和台风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台风远距离强降水,后者发生在"圆规"西南侧,是"圆规"外围西北风和"狮子山"、"南川"倒槽共同作用,形成数小时风切变,由次生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强降水;副热带高压与"圆规"相互作用,使副高发生短期调整,"圆规"转向前位于副高西南侧,有利于副高西侧东南暖湿气流伸入山东至上海间内陆,与中纬度冷空气相遇,产生第一阶段远距离强降水;"圆规"转向后,副高加强西伸、脊线南落,其西侧东南暖湿气流北上被切断,转而流向上海至浙北内陆,与"圆规"外围西北气流辐合,使上海地区大气层结向不稳定状态发展,进而触发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产生第二段强降水;由于影响系统不同,两段降水中雨带的雷达回波形态及发展演变各有特点。
傅洁曹晓岗
关键词:台风活动局地强降水倒槽切变
近海北上热带气旋特征及对华东沿海地区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使用常规观测、FY2C卫星云图、CIMSS气象卫星云图分析、2000—2012年台风路径、NCEP再分析等资料,统计了2000年以来近海北上的热带气旋(下面统称为NTC)对华东沿海地区的风雨影响,分析了NTC的路径、强度、结构等特征,以及与华东沿海地区的风雨的关系。结果表明NTC对华东沿海地区是否有较严重风雨影响,取决于其北上路径与沿海地区距离的远近、NTC的强度和范围大小。当NTC中心距离陆地<300 km,在124.5°E以西北上对华东沿海地区有较严重风雨影响,如果NTC强度在台风等级以上时会对上海产生较严重风雨影响。在125°E以东北上的NTC,强度在台风等级以下时对华东沿海地区影响较小。NTC在东海近海北上时,强台风、超强台风的强度是逐渐减弱的;较弱的台风或强热带风暴及热带风暴强度将维持或略有加强。NTC在东海近海北上时,当离沿海地区距离<300 km时,结构易变得非对称。强度强和范围大的NTC结构也易变得非对称。NTC结构变得非对称后其强度将进一步减弱。随着NTC北上海温逐渐降低,在NTC西部靠近陆地其水汽条件比东部差,NTC结构会变得不对称,NTC北上到较高纬度风的垂直切变一般会变大,NTC脱离赤道辐合带后其水汽输送条件变差等等都会使较强的NTC北上后减弱。另外,NTC与所处的高低空环境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其强度变化。
曹晓岗王慧傅洁张吉施春红
关键词:天气学结构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