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洪亮
-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济南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加快济南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从高校与科研院所角度剖析
- 党明德成萍赵历男荆歉茹崔恒民邢仁忠代洪亮
- 该课题对济南市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进行了理论探索和体系研究、比较研究,对现状、差距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济南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科技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五条...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校
- 社会记忆的空间——以清代山东碧霞元君信仰为中心被引量:13
- 2003年
- 社会何以记忆?仪式与习惯是社会记忆的重要方式,社会记忆的空间就是仪式或者习惯所发生效力的范围。信仰是社会记忆的重要渠道,泰山信仰是民间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信仰的神圣空间我们可以看作是社会记忆空间的延伸。碧霞元君信仰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碧霞元君信仰产生于女神兴起的宋代,大约明初开始经历一个民间化、世俗化的过程,明中期以后碧霞元君信仰在山东地区逐渐普及。泰山可以说是整个华北碧霞元君信仰的神圣中心,在碧霞元君的神圣空间内,形成一种强势信仰文化,社会对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得以延续。
- 代洪亮
- 关键词:碧霞元君信仰神圣空间仪式清代
- 生命与信仰的冲突:泰山舍身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泰山舍身是相沿很久的习俗,与舍身救亲、舍身成仙、魂归泰山等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孝道的特别强调,从割股疗亲到舍身救亲,到泰山舍身投崖的极端行为愈演愈烈。明清时期的泰山舍身之俗,官方屡屡明令禁止,山东与泰安地方官员还积极进行贵生劝诫、筑墙阻隔等措施,也未能完全禁绝此俗。泰山舍身体现着传统孝道的扭曲,同时也折射着对泰山圣母神明的笃信与对亲人的挚爱,生命与信仰在这里发生了强烈的冲突。
- 代洪亮
- 关键词:舍身生命泰山信仰孝道
-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分化与整合:以学派为中心被引量:10
- 2015年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史在这一时期复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特色、学术传承、学术期刊等方面逐步出现了分化与整合的学派化趋势。"华南学派"深深扎根历史人类学之中,并开始跨区域研究;"华北学派"以北京、南开学术群体为代表,逐渐多元化,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且团队合作优势明显;"新社会史"派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逐步扩大在社会史学界的影响力。各学术团体及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中国社会史研究不断分化与整合,这不仅推动着该研究领域不断细化、深化,也推动着该领域的重新定向。
- 代洪亮
- 关键词:社会史研究
- 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新启蒙主义”对于中西文化的态度被引量:1
- 2010年
- 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主义"在对待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立场上,西化派主张用西方文化的价值来判断中国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持批判态度。科学主义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科学精神,需要以科学为标准来重新衡量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书院派则要求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在吸取西方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中国文化。各派对于中西文化的认识,基本上延续了"五四"先辈们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把中国文化放在传统与现代的单线历史进化中,不能全面认识中国文化。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深刻把握中国社会变迁,对于中国文化脉络仔细的梳理,在多元的脉络中认识与分析中国文化。
- 代洪亮
- 关键词:新启蒙主义
- 避祸趋福与扬善抑恶:明清泰山信仰中的大众心态被引量:1
- 2005年
- 明清时期,帝王朝拜泰山退居次要地位,而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成为最重要的泰山信仰载体。那些来朝拜泰山的民众都是有所“求”而来,他们希望“避祸趋福”、“扬善抑恶”,香客的祸福善恶观念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的希望与对幸福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社会公正的善良愿望,这与儒家知识分子对于地方社会秩序的关注是一致的。民众祸福善恶观念深受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与文化规范着民众的心理结构与大众信仰心态,并且成为民众祸福善恶的具体内核。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从民众信仰心态来考虑,很难分析出民间文化作为一种独立文化的存在,民间文化与儒家等三教文化只不过是一元文化下的不同表现形态。
- 代洪亮
- 关键词:泰山信仰祸福善恶
- 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
- 中国社会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中国史学变迁密切关联在一起的。20世纪初,中国史学近代化历程开启,“新史学”在梁启超那一代学人努力下逐步发展,虽然当时“新史学”被“新汉学”挤到边缘,但“新史学”开创的社会科学化路径已经成为一...
- 代洪亮
- 关键词:社会史区域社会史历史人类学社会文化史学派
- 文献传递
- 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
- 中国社会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中国史学变迁密切关联在一起的。20世纪初,中国史学近代化历程开启,“新史学”在梁启超那一代学人努力下逐步发展,虽然当时“新史学”被“新汉学”挤到边缘,但“新史学”开创的社会科学化路径已经成为一...
- 代洪亮
- 关键词:中国社会史研究学派社会经济史后现代主义思想社会文化史
- 文献传递
- 区域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及新路径思考
- 中国区域社会研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借鉴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理论、方法以及与不同学科学者的合作有一定关系。中国社会史领域中区域研究的兴起与中国社会史学术发展脉络有关,同时也与西方史学理论尤其是"年鉴学派"在中国的影响逐...
- 代洪亮
- 关键词:社会史研究历史人类学经济史研究区域社会史年鉴学派研究范式
- 跨越村落时空的信仰联接——以清代山东泰山香社为个案被引量:1
- 2008年
- 民间信仰是一种非官方、非宗教的下层信仰,李绍强、李修龄试图通过对山东方志中有关资料的分析,揭示明清时期山东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秦海滢认为明初统治者为了整顿神统,虽然明确规定了允许进入正祀、杂祀和淫祀的神。但是,山东各地民众信仰既有在国家规范下的活动,又有自身需要所奉祀的多神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代洪亮以泰山信仰为中心,着重考察了民间香社与明清山东乡村社会的密切关系,认为香社是重要的乡村社会组织,明清时期山东范围内,以泰山信仰为主体的民间香社组织非常众多,这些香社组织与乡村社会关系密切。
- 代洪亮臧甲友
- 关键词:民间社会个案清代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