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爱兰

作品数:42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聊城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手术
  • 8篇术后
  • 8篇疼痛
  • 8篇麻醉
  • 8篇芬太尼
  • 7篇尼古丁
  • 6篇镇痛
  • 6篇瑞芬太尼
  • 5篇全麻
  • 5篇控制性降压
  • 4篇尼古丁依赖
  • 4篇内镜
  • 4篇内镜手术
  • 4篇戒断
  • 4篇鼻内
  • 4篇鼻内镜
  • 4篇鼻内镜手术
  • 3篇应激反应
  • 3篇舒芬太尼
  • 3篇痛觉

机构

  • 31篇聊城市人民医...
  • 8篇青岛大学医学...
  • 6篇山东大学
  • 4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42篇于爱兰
  • 22篇张宗旺
  • 13篇蔡兴志
  • 10篇刘冬华
  • 4篇逯素芬
  • 4篇赵作雨
  • 3篇张雷
  • 3篇李长营
  • 3篇刘献文
  • 3篇张学俊
  • 3篇张彦伟
  • 3篇高秀娟
  • 2篇傅志俭
  • 2篇张平
  • 2篇刘伟
  • 2篇陈秋芬
  • 2篇刘忠
  • 2篇郭爱华
  • 2篇陈雪莉
  • 2篇迟梅英

传媒

  • 10篇国际麻醉学与...
  • 4篇齐鲁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当代医学
  • 3篇中华护理教育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全科护理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控镇痛患者疼痛健康教育研究进展”写作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2011年以来.我从一名幕后的手术室绿衣战士改作一名台前的疼痛专科护士.在两年的急性疼痛管理和与术后患者的朝夕相处中,我渐渐发现健康教育对患者使用患者自控镇痛(PCA)至关重要,
刘冬华张宗旺于爱兰
关键词:疼痛管理自控镇痛健康教育写作专科护士
脊髓水平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在尼古丁戒断大鼠痛觉过敏中的表达
2015年
目的观察尼古丁戒断后大鼠痛觉过敏中脊髓水平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K+-Cl-cotransporter2,KCC2)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g~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12只)、生理盐水组(NS组,12只)、尼古丁戒断组(NT组,36只)。C组不注射,Ns组和NT组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尼古丁3mg/kg,3次,d,连续7d,末次注射后60min皮下注射美加明1mg/kg。观察大鼠尼古丁戒断后热缩足反射阈值(thermalwithdrawallatency,TWL)的变化及脊髓KCC2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脊髓KCC2的分布,Westernblot法检测KCC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NS组TwL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NT组TwL在尼古丁戒断后1d-7d显著缩短(P〈0.01),且在尼古丁戒断后第4天降为最低[(16.2±0.6)s比(8.4±0.3)s](P〈0.01)。C组和Ns组脊髓水平KCC2表达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组脊髓背角浅层的KCC2表达相对值较C组显著减少[(1.042±0.022)比(0.231±0.013)](P〈0.01)。结论尼古丁戒断后大鼠痛觉过敏形成中脊髓背角浅层的KCC2表达降低。
石文汇丁永红于爱兰王庆贺张宗旺张励才
关键词:痛觉过敏
山东省164家医院术后镇痛管理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了解山东省164家医院术后镇痛管理现状. 方法 依据急性疼痛管理指南和疼痛质量评估体系拟定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的性质、规模大小,疼痛管理的组织架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acute pain service,APS)的人员组成、运行模式、疼痛评估的实施和镇痛技术、流程等.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164家医疗机构进行术后镇痛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结果 APS方面:32.9%的医院成立了类似APS的术后疼痛管理组织.疼痛评估方面:58.5%的医院将疼痛作为第5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42.7%的医院对患者的静息痛和活动痛进行评估.自控镇痛技术方面:44.5%的医院采用自控镇痛模式;其中臂丛神经阻滞、腰丛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镇痛分别为4.9%、1.2%和4.3%.疼痛知识教育方面:52.4%的医院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宣教,其中术后病房护士宣教占11.0%,APS查房宣教占1.2%. 结论 山东省医疗机构术后镇痛管理欠规范,护士极少参与疼痛管理,疼痛评估和疼痛知识宣教不到位,缺乏先进的镇痛管理技术.建议成立规范的术后疼痛管理组织和管理评估体系,规范术后疼痛管理.
任晓凤刘冬华于爱兰张宗旺马建中冯翠翠类维富
关键词:疼痛管理
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体会
2006年
于爱兰蔡兴志朱建新李长营张彦伟
关键词:瑞芬太尼扁桃体摘除术复合麻醉
麻醉后急性肺栓塞合并心跳骤停抢救成功一例被引量:1
2007年
蔡兴志于爱兰张宗旺张学俊董子峰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心跳骤停后交叉韧带断裂椎管内联合麻醉麻醉后经口气管内插管
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择期下肢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对下肢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择65-85岁,ASA分级Ⅰ-Ⅲ级,择期行下肢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UTI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UTI组于手术开始前将30万单位UTI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30 min内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30 min内静脉滴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行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前1 d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术后24 h(T2)、48 h(T3)、72 h(T4)用意识混乱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CAM)进行谵妄评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中指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输血量等)及术后指标(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副作用等)。术前(T0)、术毕即刻(T1)、T2、T3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后批量检测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蛳α、IL-1β、IL-6及S100β蛋白的含量。 结果 T2和T3时点CAM评分UTI组[(12.8±2.1)、(13.1±2.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0±2.5)、(14.7±3.1)分](P〈0.05);T2、T3和T4时点两组PO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在T1时达高峰(P〈0.05),与对照组比较,UTI组T1时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升高水平显著降低[(304±142) ng/L比(396±208) ng/L](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IL-6浓度在T1、T2时点呈上升趋势,T2时达高峰(P〈0.05);与对照组相比,UTI组T1、T2时血清IL-1β[(70.4±7.3) ng/L比(81.6±8.5) ng/L,(99.6±7.7) ng/L比(105.7±8.0) ng/L)]和IL-6浓度[(55±8) ng/L比(62±8) ng/L,(88±8) ng/L比(99±11) ng/L)]升高水平显著降低(P〈0.05)
武姗姗逯素芬朱文超刘国英于爱兰刘冬华张宗旺
关键词:术后谵妄乌司他丁炎性因子
手术室防止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措施
2004年
赵作雨于爱兰郑文艳
关键词:血液传播疾病手术室护理
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全程干预对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评估急性疼痛服务组织(acutepainservice,APS)术后当日查房联合术前、术后疼痛查房全程干预对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效果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3年6月实施PCIA的胸腹部手术患者393例,将术前、术后当日、术后次日接受APS全程干预的PCIA患者204例作为实验组,将接受常规术前、术后查房干预,未能进行术后当日查房干预的1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术后镇痛数据库和Docare手术麻醉系统提取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麻醉、术后镇痛、患者满意度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h内静息数字评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评分比较,实验组[(1.3±1.2)分]低于对照组[(1.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痛NRS评分比较,实验组[(2.8±1.0)分]低于对照组[(3.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组间比较,实验组[(123±25)μg]低于对照组[(145±24)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镇痛不全的发生率干预组为7.4%、对照组为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实验组[(4.5±0.1)分]高于对照组[(4.0±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PS小组对PCIA患者实施全程干预不仅可以降低镇痛不全发生率,减轻PCIA患者术后24h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而且可以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刘冬华陈雪莉于爱兰高秀娟张颖慧张宗旺张学俊张雷刘忠任春光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术后镇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80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院内死亡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80岁及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病例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4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80岁及以上的髋部骨折手术7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725例患者中,24例患者发生术后院内死亡,占3.3%;主要直接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14(58.3%)]和急性心梗[4(16.7%)]。单因素比较表明,死亡组与生存组在男性比例[例,男/女,(15/9)vs(196/505),P<0.001]、伤前ADL评分[(4.7±0.9)vs(5.4±1.1),P=0.001]、损伤能量[例,低/中/高,(0/21/3)vs(6/679/16),P=0.036]、并存慢性肺疾病[例(%),8(33.3)vs 115(16.4),P=0.047]、白细胞水平[(9.6±2.4)×10^(9)/L vs(8.4±2.8)×10^(9)/L P=0.042]、白蛋白水平[(32.8±4.1)g/Lvs(34.5±4.2)g/L,P=0.047]、尿素水平[(10.3±7.6)mmol/L vs(6.8±3.2)mmol/L,P=0.035]、入室血氧饱和度[(92.4±6.5)%vs(95.2±4.3)%,P=0.047]、术中输血[例(%),6(25)vs 71(10.1),P=0.033]、术后转入ICU[例(%),16(66.7)vs 32(4.6),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3.202,P=0.023)、术前肌酐水平高(OR=1.013,P=0.002)及术后转入ICU(OR=51.892,P<0.001)是80岁及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部感染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主要直接原因。男性、术前肌酐水平高及术后转入ICU,是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昊然曹清雯申文龙蔡兴志史会建于爱兰
关键词: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
麻醉恢复室患者中重度疼痛现况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麻醉恢复室(PACU)不同手术类型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原因,为改善恢复期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疼痛管理质量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我院2020-03-01/2020-09-30期间手术后转入PACU的3608例患者,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汇总统计不同手术类型患者中重度疼痛现况,分析可能原因并总结拟定改进措施。结果术后转入PACU的3608例患者中发生中重度疼痛的共392例,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前5位的手术类型为:开胸/腹食管癌根治术(21.20%)、开腹胃肠肿瘤切除术(20.00%)、结肠造口还纳术(19.3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7.4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5.60%)。结论梳理镇痛流程,术前在预麻间完善相应手术部位的镇痛措施(以神经阻滞为主),注重镇痛的全程连续性,结合患者个体化水平实施多模式镇痛,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及患者临床教育等改进措施,以期降低PACU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提高镇痛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提升临床工作质量。
刘晓辉宋晓莉韩倩倩刘冬华于爱兰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中重度疼痛回顾性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