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杰
- 作品数:29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分级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的不同分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1级(1组)33例,高血压2级(2组)34例,高血压3级(3组)33例,分别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并记录。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中SNK检验结果提示3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最严重,其次为2级高血压和1级高血压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线性趋势检验结果提示随着血压的不断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来越严重(r=0.5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级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与颈动脉内皮细胞与斑块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临床上应从控制血压出发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恶化。
- 于海杰关启刚程颖高远赵卫华于波孙英贤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硬化
- 急诊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 于海杰吕岩王蛟龙孙英贤
-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疗效及费用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行冠脉介入(PCI)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两种血运重建方式疗效及费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接受血运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运重建方式分为PCI组(81例)及CABG组(70例)。结果住院期间PCI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与CAB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 a,PCI组MACCE事件高于CABG组(P<0.05);术后伤口疼痛均发生在CABG组(P<0.01);术后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PCI组高于CABG组(P<0.01),CABG组硝酸酯应用高于PCI组(P<0.01);住院治疗的总费用CABG组高于PCI组(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采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血运重建,效果并不次于冠脉搭桥。
- 孙宇姣田文高远于海杰姜大明齐国先
-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冠状动脉搭桥术药物洗脱支架
- 肥胖对接受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一年结局的影响
- 孙宇姣姜大明张波于海杰高远李玉泽齐国先
- 急诊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 <正>目的目的观察急诊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可行性、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在本导管室急诊冠心病患者行PCI的患者355例,根据患者接受PCI...
- 于海杰吕岩王蛟龙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股动脉
- 文献传递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Star Close血管缝合器的临床应用
- <正>目的评价应用Starclose血管缝合器的老年患者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增加临床费用的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本导管室经股...
- 于海杰王蛟龙孙国哲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术
- 文献传递
- 吸烟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估吸烟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辽宁地区20家医院的ASTEMI患者。将人选患者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比较患者的基线特征及住院时的一般状况及随访治疗。观察主要终点心源性死亡及次要终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预测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13例患者成功入选,吸烟组588例,不吸烟组625例。吸烟组中接受紧急PCI治疗的显著多于不吸烟组(40.8%比22.1%,P〈0.001)。吸烟组随访药物使用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阿司匹林:75.3%比62.2%,P〈0.001;氯吡格雷:40.5%比32.2%,P=0.003;B受体阻滞剂:45.4%比36.O%,P=0.00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38.3%比32.2%,P=0.026;他汀药:57.3%比44.2%,P〈0.001)。吸烟组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显著低于不吸烟组(10.2%比24.2%,P〈0.001),次要终点事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吸烟(HR2.777,95%c,1.113—6.928,P=0.029)、PCI治疗(HR0.208,95%c,0.062~0.700,P=0.011)、年龄(HR1.049,95%CI1.005—1.095,P=0.028)、阿司匹林(HR0.165,95%C10.061~0.446,P〈0.001)及他汀药(HR0.382,95%C10.317—0.462,P〈0.001)是影响ASTEMI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STEMI的患者中吸烟者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低于不吸烟者,但吸烟仍是ASTEMI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孙宇姣李玉泽姜大明张波高远于海杰齐国先
- 关键词:吸烟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
- 体重指数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和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估体重指数(BMI)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辽宁地区20家医院1414名STEMI患者,根据中国成年人BMI标准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18.5kg/m2≤BMI〈24.0kg/m2)485例、超重组(24.0kg/m2≤BMI〈28.0kg/m2)736例和肥胖组(BMI≥28.0kg/m2)193例,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及病死率、随访3个月和1年时治疗情况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结果STEMI在肥胖组中更多为男性(P〈0.001),且年龄偏低(P〈0.001),以及较高的糖尿病(P=0.013)、高血压(P〈0.001)和血脂异常(P〈O.001)患病率;住院期间肥胖组更多接受再灌注治疗(P=0.018),主要方式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0.001);其他药物治疗以及病死率三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以及1年,肥胖组更多服用阿司匹林(3个月:P=0.018;1年:P=0.002)和B受体阻滞剂(3个月:P=0.025;1年:P=0.030),而MACCE发生率和累积生存率与体重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测1年MACCE的危险因素为年龄(HR=1.045,95%C/:1.028~1.062,P〈0.001)、糖尿病(HR=1.530,95%CI:1.107~2.301,P=0.041)、血脂异常(HR=2.127,95%CI:1.317~3.435,P=0.002);保护因素为紧急PCI(HR=O.473,95%CI:0.307~0.728,P=0.001)、随访3个月时B受体阻滞剂的使用(HR=0.373,95%CI:0.195—0.713,P=0.003)。结论STEMI肥胖组患者可伴有更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虽获得更积极治疗,但其3个月及1年时MACCE的发生率与体重正常组和超重组相当,并无明确获益。
- 李玉泽孙宇姣张波姜大明高远于海杰齐国先
- 关键词: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脑血管事件
- 吸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影响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接受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不同的吸烟状况是否影响其结局。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辽宁省20家医院的ASTEMI患者。根据吸烟状况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住院时的一般状况、住院及随访期间的治疗情况。主要观察终点及次要终点是随访结束(远期)及住院期间(近期)的全因死亡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对生存曲线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402例患者入选,吸烟组228例,不吸烟组174例,吸烟率为56.7%。吸烟组的年龄小于不吸烟组〔(56.47±10.90)岁vs.(64.86±11.9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组的男性比例高于不吸烟组(94.7%vs.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吸烟组的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吸烟组(P<0.05)。不吸烟组3支病变多于吸烟组,1支病变少于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的近期及远期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vs.5.7%,4.8%vs.8.0%,均P=0.19)。两组近期及远期的累积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P=0.08)。年龄〔HR=1.118,95%CI(1.069,1.168),P<0.001〕、体质指数〔HR=1.113,95%CI(1.107,1.219),P=0.02〕、吸烟〔HR=3.549,95%CI(1.305,9.650),P=0.01〕是影响ASTEMI接受PCI治疗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ASTEMI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中,吸烟者更年轻、并发症少及病变轻,但吸烟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与不吸烟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年龄、体质指数及吸烟是影响ASTEMI接受PCI治疗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孙宇姣姜大明张波孙洋高远李玉泽于海杰齐国先
- 关键词:吸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从血清流行病学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3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micro-IF,MIF)检测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G、IgM抗体,同时测定空腹血脂、血糖值。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率分别为73.33%和3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阳性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阴性组,并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肺炎衣原体感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可能机制是导致血脂异常。
- 于海杰齐国先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血脂异常肺炎衣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