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亮 作品数:40 被引量:227 H指数:7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中医民族医药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 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瘤切除7例报告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应用腹腔镜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应用腹腔镜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7例,肿块最小4.5 cm×3.0 cm×2.0 cm,最大12 cm×10 cm×8 cm,病理诊断混合性囊腺瘤和成熟囊性畸胎瘤各2例,腹膜后囊肿、神经鞘瘤和平滑肌瘤各1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120 min,术中失血平均95 ml,术后36 h内胃肠道恢复蠕动,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 d,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囊性或体积较小的良性腹膜后肿瘤。 居来提.艾力 段绍斌 于亮关键词:腹腔镜 腹膜后肿瘤 微创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内科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难治性ITP的临床资料,12例均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12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40min,术中出血量80-400ml,平均150ml,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皮肤瘀斑及出血点消失。随访半年,治愈11例(91.7%),显效1例(8.3%),11例(91.7%)血小板〉100×10^9/L。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治疗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段绍斌 樊晓静 吾买尔江.买买提 杨东鹰 居来提.艾力 邓明飞 史志涛 陈俊 于亮关键词:腹腔镜 脾切除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醋甘遂敷脐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醋甘遂敷脐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予常规处理同时给予醋甘遂敷脐治疗,监测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同时检测术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分别为(45.88±9.09)h、(55.77±13.70)h、(77.02±14.21)h,均短于对照组的(53.53±10.19)h、(63.74±12.89)h、(88.18±20.6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治疗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醋甘遂敷脐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对术后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恢复正常有促进作用。 于亮 刘郁 于鹏 刘玉姣关键词:胃肠功能 中药敷脐 黄芪注射液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建立两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探讨黄芪注射液对MODS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8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DS组和治疗组。MODS组和治疗组复制大鼠MODS的动物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入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和MODS组注入0.9%氯化钠溶液。分别在注射黄芪注射液和0.9%氯化钠溶液后24和48 h采集血液标本,测定大鼠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和48 h CEC数量、TM、VWF含量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MODS组(P<0.05);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和48 h ICAM-1、MDA含量明显低于MODS组相同时间点含量(P<0.01),而24和48 h SOD含量治疗组明显高于MODS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两次打击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段绍斌 于亮 刘郁 杨东鹰 居来提 邓明飞 陈骏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管内皮细胞 经前胸壁路径内镜下甲状腺手术31例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方法,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科完成经前胸壁路径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31例,其中甲状腺腺瘤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改开放手术行甲状腺患侧全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结果31例手术全部成功,30例良性病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6±17)min,术中出血量为(85±6)ml,伤口引流量(术后总量)为(105±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4.0±0.8)d。全部病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术中术后大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靠的,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采用前胸壁路径及合适长度的皮下隧道,极大的简化了手术操作,值得推广。 于亮 段绍斌 居来提.艾力 吾买尔江 史志涛 刘郁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内镜 腹腔感染患者引流液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调查分析肝胆外科腹腔感染引流液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腹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肝胆外科腹腔感染患者送检标本阳性80例,阳性率为80.0%;共检出10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2株占58.5%;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1.3%、79.0%、64.5%和69.4%。结论肝胆外科腹腔感染引流液细菌学检验阳性率较高,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抗感染治疗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用的抗菌药物。 吾买尔江.买买提 木业色.艾尔肯江 段绍斌 于亮 张增峰关键词:肝胆外科 腹腔感染 引流液 病原菌 耐药性 大陷胸汤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对比研究大陷胸汤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大陷胸汤组,分别观察用药后2组病人的胃肠功能,血、尿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MODS发生率、病死率以及大陷胸汤的安全性。结果:大陷胸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血、尿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减少(P<0.05)。APACHE域评分,病死率,胰腺和胰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大陷胸汤临床应用比较安全。结论:大陷胸汤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而可靠的辅助性治疗用药,且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于亮 张增峰 段绍斌 刘郁 王宏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陷胸汤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血管解剖技巧:附45例报告 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血管解剖的经验。方法2011年2月~2018年3月我科行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45例,采用中间入路由尾侧向头侧解剖肠系膜上血管,先定位肠系膜上静脉,解剖回结肠血管,然后自下而上解剖肠系膜上血管,显露右结肠动脉,最后于横结肠系膜根部下方的胰头前方找到胃结肠静脉干,并游离各分支。结果45例均存在肠系膜上动、静脉和回结肠动脉及结肠中动脉。右结肠动脉出现率44.4%(20/45),胃结肠静脉干出现率73.3%(33/45)。因术中出血和腹腔广泛粘连中转开腹2例。手术时间115~215(平均145)min,术中出血量48~400ml,平均105ml。淋巴结清扫13~24枚(平均18枚)。45例随访3~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无trocar处癌转移,6例死亡,其中4例Ⅲ期死于远处脏器转移,2例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4例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需处理的血管复杂多变,熟悉和掌握右半结肠血管的正常解剖和变异,是进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基础和保障。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和运用娴熟的手术技巧,是顺利完成其手术的关键。 于亮 段绍斌 刘郁 于鹏关键词: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血管解剖 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入腹腔前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对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指导临床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76例,将其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86例,试验组患者在阑尾切除手术入腹腔前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浸泡5min,对照组不经该项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感染率,同时对切口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88例、乙级愈合2例,切口感染率为2.22%,对照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75例、乙级愈合9例、丙级愈合2例,切口感染率为12.79%,试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培养鉴定,共分离出70株病原菌,其中试验组分离出5株,均为大肠埃希菌,对照组分离出的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占41.54%,革兰阴性菌38株占58.46%;所有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1.5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0.0%。结论在阑尾切除术入腹腔前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能杀灭多种导致切口感染致病菌,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值得在临床实施阑尾切除术中推广。 刘郁 于亮 耿加敏 段绍斌关键词:聚维酮碘 切口感染 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期内不同时间内毒素打击对肺损伤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创伤失血性休克会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休克复苏期内再次遭受内毒素打击可使原有的炎症反应放大,并导致包括肺损伤在内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我们复制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并给予复苏治疗,在复苏期选择不同时间给予内毒素打击,并观察不同时期的内毒素打击对肺损害以及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 段绍斌 姚华 于亮 刘郁 张增峰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 创伤失血性休克 内毒素 复苏期 肺损伤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