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丽娟

作品数:130 被引量:626H指数:1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1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8篇PET/C
  • 58篇PET/CT
  • 41篇显像
  • 31篇肿瘤
  • 29篇脱氧
  • 29篇脱氧葡萄糖
  • 28篇正电子
  • 28篇正电子发射
  • 19篇18F-FD...
  • 18篇正电子发射断...
  • 17篇断层显像
  • 17篇淋巴
  • 17篇肺癌
  • 15篇淋巴结
  • 14篇正电子发射断...
  • 13篇发射型计算机
  • 13篇PET/CT...
  • 12篇成像
  • 11篇直肠
  • 10篇直肠癌

机构

  • 80篇哈尔滨医科大...
  • 28篇哈尔滨医科大...
  • 25篇哈尔滨医科大...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军区总医...
  • 7篇广州医学院第...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成都军区昆明...
  • 5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黑龙江省森工...
  • 3篇海南省肿瘤医...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清华大学
  • 2篇福州总医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128篇于丽娟
  • 28篇王文志
  • 26篇王欣
  • 20篇陆佩欧
  • 20篇李迎辞
  • 19篇梁秀艳
  • 18篇田墨涵
  • 14篇胡玉民
  • 10篇段钰
  • 9篇辛军
  • 8篇刘蕊
  • 8篇田嘉禾
  • 8篇陈萍
  • 7篇贾承晔
  • 7篇张雪林
  • 7篇吴文凯
  • 6篇冯惠茹
  • 6篇马黎明
  • 5篇杨小丰
  • 5篇徐继有

传媒

  • 12篇实用肿瘤学杂...
  • 9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中华核医学与...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中华核医学杂...
  • 4篇肿瘤学杂志
  • 4篇医疗卫生装备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医疗设备信息
  • 3篇中国肺癌杂志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华地方病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福州总医院学...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13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脱氧葡萄糖PET/CT误诊卵巢恶性病变1例被引量:1
2017年
资料 患者,女性,25岁,未婚。既往病史:3年前双卵巢成熟型畸胎瘤,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治疗。2周前常规复查时发现左侧附件区混合型包块入院。妇科查体:左侧盆腔可触及胎头大小肿块,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可。血液学肿瘤标记: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antigen199,CA199)66.78U/mL,CA12514.48U/mL,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23.33ng/mL。超声检查:左侧附件区混合型包块,大小为10.6cm×10.5cm,囊性为主,回声不均匀,实性部分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考虑囊腺瘤可能性大。PET/CT检查:左侧附件区囊性低密度肿块影,密度不均,内见点状钙化影,边界光滑清楚,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呈不均匀异常放射性浓聚,考虑卵巢恶性病变可能(图1)。
周兴璐于丽娟
关键词:18F-脱氧葡萄糖卵巢成熟型畸胎瘤恶性病变CT误诊双侧卵巢畸胎瘤既往病史
经脾门静脉造影磁共振成像:肝脏灌注均匀度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研究经脾门静脉造影磁共振成像(MRSP)在肝脏非病变区的灌注均匀度。方法可疑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6例,行MRSP检查。扫描分4个时相:平扫期、门静脉期、实质期和延迟期,测量不同时相肝实质和非病变性异常灌注区信号强度。结果MRSP门脉期出现肝脏非病变区的异常灌注率为4/16,共8个灶,均为肝硬化患者,最多见为三角形或扇形(7/8),分布无规律。结论MRSP在门静脉期存在不均匀灌注,但并不影响对病变的诊断;MRSP可得到较均匀的肝脏门脉期强化。
钟群张雪林张玉忠郭涛昌仁民苍鹏陈斌于丽娟
关键词:门静脉造影磁共振成像肝脏灌注肝脏恶性肿瘤
PET/CT联合HRCT对肺孤立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价PET/CT联合HRCT对肺孤立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60例SPN经常规PET-CT扫描加肺结节局部薄层高分辨CT扫描(以下简称为HRCT),所有结节均经病理证实。PET/CT根据结节PET的代谢特点和同时平静呼吸低剂量CT的形态学特点综合判定;PET/CT联合HRCT则在PET/CT诊断的基础上综合HRCT的CT征象判定。结果PET/CT和PET/CT联合HRCT诊断SP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5%、77.3%、85.0%和97.4%、81.8%和91.7%。结论PET/CT联合HRCT可以提高PET/CT诊断孤立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陆佩欧于丽娟孙亚娟梁秀艳刘蕊贾承晔
关键词:肺孤立结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家兔急性肺栓塞影像模型的制备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通过家兔急性肺栓塞影像模型的制备并与DSA和MRPA及病理对照研究,验证用明胶海绵制作家兔肺栓塞影像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在DSA下经家兔颈静脉插管至右心房,将明胶海绵自导管注入,栓塞前后分别做肺动脉造影和增强磁共振肺动脉成像,最后经病理解剖来验证肺栓塞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在MRPA和DSAPA图像上,肺栓塞表现为肺动脉分支截断熏病理镜下可见肺动脉管腔内有明胶海绵栓塞物。结论:此方法制备肺栓塞模型是客观有效的,为肺栓塞的影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于丽娟张雪林李任飞刘瑞宝栾玉王丹申宝忠
关键词:肺栓塞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术
氩氦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探讨氩氦靶向冷冻消融系统(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2009年3月,将我科收治的9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三个治疗组,A组:氩氦刀手术联合全身化疗(31例);B组:单纯氩氦刀(29例);C组:单纯化疗(30例).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CEA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以氩氦刀手术联合化疗组(A组)下降最明显;治疗有效率为氩氦刀联合化疗组(A组)70.4%(19/27),单纯氩氦刀组(B组)55.2%(16/29),单纯化疗组(C组)42.9%(12/28),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在氩氦刀联合化疗组(A组)为63.0%(17/27),单纯氩氦刀组(B组)为41.4%(12/29),单纯化疗组(C组)为46.4%(13/28),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氩氦刀治疗和单纯全身化疗,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值得推广的方法.
李丁楠张艳桥李志伟纪滨英于丽娟王晓红
关键词:氩氦刀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
GE Tracerlab FX-FDG模块合成^(18)F-FDG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被引量:9
2006年
18F-FDG尽管在PET及PET/CT诊断中有其不尽完善的表现,但依然是最主要的临床常规使用的正电子显像药物,因此如何在现有的设备当中保证及提高18F-FDG的产率是每个PET中心药师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实际工作中积累总结了GE Tracerlab FX-FDG合成模块合成18F-FDG时的一些常见影响因素及处理办法,有助于对18F-FDG低产率的原因分析及问题的解决。
梁秀艳于丽娟胡玉民
关键词:^18F-FDG
18F-FDG PET/CT显像在妇科恶性肿瘤转移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
贾承晔于丽娟
^(18)F-FDG PET/CT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上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18)F-FDG PET/CT表现,在PET/CT图像上分别测量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的短径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利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诊断ALN转移的最佳截断点,并评估其对ALN转移的诊断效能。另外,应用χ2检验比较PET/CT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ALN转移上的诊断效能。结果:48例乳腺癌患者,病理证实ALN转移29例。以患者为单位和以病灶为单位,PET/CT诊断ALN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6.21%、84.21%、89.23%、80.00%、85.52%和61.68%、98.26%、94.96%、82.81%、85.55%;PET/CT对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患者ALN转移的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ROC曲线分析显示,淋巴结短径和SUVmax诊断ALN转移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6.5 mm(敏感度为66.82%,特异度为89.30%,准确率为81.49%)和1.1(敏感度为91.12%,特异度为95.27%,准确率为93.83%),其中SUVmax曲线下面积更大;以同时满足淋巴结短径≥6.5 cm和SUVmax≥1.1为诊断标准,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50.46%、99.00%和82.14%。结论:^(18)F-FDG PET/CT对于乳腺癌ALN转移有较高的特异度和准确率,以患者为单位,灵敏度较高,而以病灶为单位,灵敏度略低;PET/CT对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患者ALN转移的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以SUVmax≥1.1作为判断乳腺癌ALN转移的标准,诊断效能最佳。
李雪艳段钰于丽娟
关键词:肿瘤转移淋巴结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宫颈癌预后评估中
目的 研究PET/CT 及临床特征对宫颈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3年9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ET/CT 中心的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未经治疗的且按要求随访的女性患者91例,年龄为...
孙艳芹于丽娟
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PET/CT诊断肺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4例病人进行了PET/CT扫描, 男,65例,女,39例,平均年龄51.5岁;31个病例经手术、支气管镜活检、肺内病灶及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或直视下的胸腔镜活检等的病...
于丽娟王欣梁秀艳陈云富王文志陆佩欧胡玉民刘蕊
关键词:肺癌18F-FDG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