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穗宪 作品数:47 被引量:22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8)F-FDG PET显像在原发性胃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原发性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2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胃癌患者行1 8F FDGPET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方法 [标准摄取值 (SUV) ],其中 2 1例与近期CT结果比较。结果 ①PET检出原发性胃癌的灵敏度为 91% (2 0 2 2例 ) ,2例假阴性均为印戒细胞癌 ,原发肿瘤直径 <1cm (T1 期 )。② 17例手术患者中 ,胃局部淋巴结转移 10例 ,PET检出 6例 ,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6 0 %、10 0 %和 75 % ,CT仅检出 1例。③PET检出远处转移 9例 ,CT仅检出 5例。结论 1 8F FDGPET诊断原发性胃癌较为灵敏 ,检出胃癌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可能优于CT。 肖亚景 张祥松 徐卫平 唐安戊 乔穗宪关键词:^18F-FDG PET显像 原发性胃癌 脱氧葡萄糖 ^(18)F-FDG PET舌癌术前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判定应用评价 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1 8F FDGPET对舌癌诊断、术前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判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10例病理确诊舌癌 ,PET显像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舌癌病灶处均可见葡萄糖代谢异常增高 ,SUVmax =5 .49± 3 .71,较正常舌 (SU Vmax =1.13± 0 .3 3 )代谢增高明显。 6 7例PET结果与术后病理一致。 4例PET显像未见颈部转移灶的患者均得到术后病理证实 ,惟一 1例颈部转移淋巴结病理阳性而PET阴性的病例可能为化疗抑制了病灶组织代谢活性所致。结论 PET可准确显示舌原发病灶范围 ,据此科学确定舌部病灶切除的安全缘。此外 ,PET有望作为舌癌术前是否需行颈部清扫术的指征 ,以改变目前无论分期如何 ,一律行颈清扫的现状。进一步确认尚待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证实。 王淑侠 唐安戊 乔穗宪 徐卫平 李东江关键词:舌肿瘤 肿瘤分期 PET 双核素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提高心肌断层显像技术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双核素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 10 3例受检者进行检查 ,患者分为冠心病组 (3 7例 )和非冠心病组 (66例 )。静息注射2 0 1Tl和运动高峰注入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40min后一次性进行门控双能峰断层采集。分析比较运动和静息的断层图像 ,以及室壁运动、心肌灌注、室壁增厚度和区域射血分数值等 4个功能图像和左室功能参数 :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 (LVEF、EDV和ESV) ,并以不同角度的“双网图”分析各心壁运动情况。有 3 8例在 2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冠心病组检查阳性 94.6% (3 5 / 3 7例 ) ,阴性 5 .4% (2 / 3 7例 ) ;非冠心病组中检查阳性 10 .6% (7/ 66例 ) ,阴性89.4% (5 9/ 66例 )。冠心病组中双核素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提示心肌缺血共 48个节段 ,其中有 3 2个在功能图像上出现室壁运动下降和 (或 )区域LVEF值降低 (66.7% )。冠心病组LVEF(% ) ,EDV(mL)和ESV(mL)分别为 5 2 .3 3± 16.2 6,70 .45± 2 8.12和 3 3 .3 5± 18.86,非冠心病组分别为 61.76± 9.3 8,60 .45± 18.18和 2 3 .3 0± 11.0 9,两组之间比较P <0 .0 1(t=2 .96) ,P <0 .0 5 (t =2 .5 5 ) ,P <0 .0 5 (t =2 .67)。其中 3 8例与冠状? 唐安戊 乔穗宪 罗耀武 梁小林关键词:心肌缺血 铊放射性同位素 MIBI ^(13)N-NH_3PET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探讨13 N NH3 PE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例健康志愿者 ,2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静脉注射13 N NH3 740~ 92 5MBq ,3~ 5min后行T +E二维方式脑血流灌注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图分析和脑皮质标准摄取值 (SUV)半定量分析 ,镜像比值法测量左 /右两侧相应脑区SUV比值 (SUV_r)。其中 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行乙酰唑胺 (ACZ)脑负荷试验 ,观察口服ACZ前后脑区影像、SUV和SUV_r变化。结果 正常左 /右脑区平均SUV_r为0 .99± 0 .15 ,患侧 /健侧 (L/N)比值 <0 .85为稀疏区 ,<0 .7为缺损区。 13例TIA 13 N NH3 PET显像示 7例阳性 ,8例行MRI 2例阳性 ,6例行CT 1例阳性。 7例TIA13 N NH3 PET显像阳性患者发现 2 9个缺血灶 ,平均SUV 1.78± 0 .41,低于对照组 (2 .5 1± 0 .5 2 ,t=8.78,P <0 .0 5 )。脑梗死 (CI)患者共发现 13个梗死灶 ,平均SUV 1.0 5± 0 .2 3 ,明显低于对照组和TIA组 (t =5 .9,P <0 .0 0 1)。 9例ACZ脑负荷试验 ,缺血灶由静息 2 9处增至 3 5处 ,检出率提高 17.1% ;TIA阳性率由 5 3 .8%提高到 62 .5 % ;静息平均SUV_r为 0 .87± 0 .11,口服ACZ后减低至 0 .77± 0 .0 7(t=6.47,P <0 .0 5 )。结论 13 N NH3 PET脑灌注显像安全、无创伤性 。 乔穗宪 唐安戊 王丽娟 刘新通 袁彦伯 陈立光 罗耀武 张祥松 王淑侠 刘斌 徐卫平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帕金森病^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脑显像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应用^(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体(DAT)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脑显像,研究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 e,PD)纹状体生化改变。方法选择不同运动障碍亚型PD患者68例,其中震颤为主型PD患者36例(震颤PD组),姿势异常步态障碍(PIGD)为主型PD患者32例(PIGD PD组),分别行^(99m)Tc-TRODAT-1 DAT SPECT脑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首发症状对侧纹状体与小脑的特异性放射性比值。结果 PIGD PD组患者首发症状对侧纹状体、小脑较震颤PD组患者明显降低(1.43±0.92) vs (1.49±0.10),P<0.05]。纹状体、小脑下降与PIGD评分呈负相关(r=-0.73,P<0.05),而与震颤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21,P>0.05)。结论不同运动障碍亚型PD患者^(99m)Tc-TRODAT-1 DAT SPECT脑显像存在明显的异质性,PIGD为主型PD患者纹状体DAT的功能降低更明显,提示不同运动障碍亚型PD有不同的生化病理基础。 王丽敏 王丽娟 乔穗宪 张玉虎 赵洁皓关键词:帕金森病 多巴胺 单光子 乳腺显像装置的研制及108例乳腺亲肿瘤显像结果分析 1997年 目的提高^(99m)Tc-MIBI乳腺亲肿瘤显像的对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我们设计的乳腺显像装置作^(99m)Tc-MIBI乳腺亲肿瘤显像,采用特殊俯卧位检查.其中108例的结果与病理资料对照.结果恶性病变组ECT阳性43/47;阴性4/47良性病变组ECT阴性56/61阳性5/61^(99m)Tc-MIBI乳腺亲肿瘤显像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99m)Tc-MIBI乳腺亲肿瘤显像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91.48%;特异性为91.80%,诊断正确率为91.66%;假阴性率8.52%,假阳性率8.20%,阳性预测值89.58%,阴性预测值93.33%结论采用特殊显像装置并俯卧位检查,提高整个检查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起了很大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唐安戊 罗耀武 乔穗宪 梁小林关键词:乳腺癌 放射性核素显像 锝99M 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局限性和协同作用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分析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局限性和二者的协同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有病理证实的单个肺结节118例.所有病例CT和PET检查间隔时间<2周.病灶直径2~4 cm,平均2.7 cm.118例SPN中,恶性肿瘤87例,其中肺癌85例,结肠腺癌肺转移2例;良性31例,其中结核球8例,错构瘤6例,炎性假瘤6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4例,炎性肉芽肿3例,隐球菌感染2例,脓肿和球形肺不张各1例.结果 118例SPN中,CT诊断正确93例,误诊25例,误诊率21.2%.其中12例肺癌误诊为良性,13例良性误诊为肺癌.PET诊断正确96例,误诊22例,误诊率18.6%.其中9例肺癌、1例结肠癌肺转移误诊为良性,12例良性误诊为恶性.CT和PET协同诊断,108例诊断正确,10例误诊,误诊率8.5% .CT、PET单独诊断和协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6.2%、58.1%、85.2%、60.0%、78.8%;88.5%、61.3%、86.5%、65.5%、81.4%和97.7%、74.2%、91.4%、92.0%、91.5%.CT和PET单独诊断SPN的准确性无统计学意义(χ2=0.625,P=0.239),协同诊断与CT、PET单独诊断SPN的准确性有统计学意义(χ2=7.762和5.318,P=0.005和0.021).结论良、恶性SPN的CT和PET影像特征均有一定的重叠.单独采用CT或PET诊断肺结节的价值相当,CT和PET协同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T或PET单独诊断. 张金娥 梁长虹 赵振军 王淑侠 乔穗宪 何晖 张佳 茹光腾关键词:硬币病变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13)N-NH_3PET显像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初步结果 2001年 目的 初步探讨^(13)N-氨(NH_3)PET动态显像诊断垂体微腺瘤的价值。方法 21例无垂体病史的住院病人行^(13)N-NH_3PET垂体显像,2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均经MRI、内分泌激素测定、临床表现等确诊,进行动态^(13)N-NH_3PET显像。结果 正常垂体^(13)N-NH_3PET显像垂体形态呈类圆形,垂体上缘平坦,垂体高度为1.06±0.12cm,垂体在颈内动脉显影后10s内显影。2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垂体形态异常,垂体上缘膨隆,垂体高度分别为1.75cm和1.62cm,垂体显影时间延迟,分别在颈内动脉显影后20s和30s时显影。垂体SUV值分别为3.96和3.28,与丘脑放射性计数比值分别为1.58和1.27。结论 ^(13)N-NH_3PET显像可诊断垂体微腺瘤,其表现为垂体形态异常,垂体上缘膨隆,垂体高度增大,垂体显影时间延迟。^(13)N-NH_3PET显像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机制和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张祥松 唐安戊 乔穗宪 陈红梅 杨华章关键词:垂体微腺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小儿难治性癫痫等各种儿童癫痫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翟琼香 廖卫平 张宇昕 何少茹 桂娟 秦兵 黄飚 王丽娟 乔穗宪 易咏红 潘英 宋志彬 林晓源 许海雄 陈康文 卢奕云 陈俐 该项目《小儿难治性癫痫等多种儿童癫痫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及超微病理学等先进技术,以难治性癫痫及各种儿童癫痫人群为研究对象,从临床、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等方面,综合研究了小儿难治性癫痫等多种儿童癫痫...关键词:关键词:儿童癫痫 中西药治疗 脑性瘫痪的头颅CT、MRI及SPECT改变与病因关系 被引量:6 1997年 对29例脑瘫患儿行头颅CT、MRI及SPECT检查,并进行分析。本组脑瘫病因主要是宫内及出生时窒息、早产低体重儿、核黄疸三大因素。CT异常率79.3%,弥散性脑萎缩、脑软化灶等为主要的CT改变。MRI异常26例,异常率89%,以弥漫性脑萎缩、脑软化灶、脑白质发育不良等为主要的MRI改变。SPECT异常27例,异常率93%,脑局部血流灌注减少为主要改变。认为CT和MRI及SPECT检查对脑瘫病因学诊断有重要价值。 翟琼香 李增清 林晓源 梁长虹 乔穗宪关键词:脑性瘫痪 病因 CT N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