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力
-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析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分析医院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8月住院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46例患者病原菌种类、耐药性特点及转归。结果 46例患者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32例,阳性率为69.57%;共分离鉴定出3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60.61%,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0株占30.30%,以大肠埃希菌多见,真菌3株占9.09%;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达到85.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阿米卡星等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为66.67%,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耐药率均为0;真菌性腹膜炎的预后最差。结论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但培养阳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经验性治疗时可选用一代头孢菌素或万古霉素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苷类的治疗方案,但应根据具体的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并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
- 万力杨林杨芦蓉刘晓姣夏敬彪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病原菌耐药性
- 小剂量泼尼松分别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及环磷酰胺治疗血管炎性IgA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4年
- 各种病因引起的肾病如不及时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严重者可进展为肾功能衰竭,需要长期使用肾脏替代治疗[1]。血管炎性IgA肾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肾脏疾病,病理特点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外增生,伴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坏死,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区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等浸润、聚集,有较多的肾小球新月体形成[2],部分患者可见肉眼血尿,伴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近年来,国内外已有用吗替麦考酚酯(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CTX)治疗IgA肾病的报道,但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炎性IgA肾病的报道极为少见[3]。本研究观察小剂量泼尼松分别联合MMF及CTX治疗血管炎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血管炎性IgA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 何川鄂杨林万力饶毅峰黄倩
- 关键词:IGA肾病吗替麦考酚酯小剂量泼尼松血管炎性炎性细胞浸润
- 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对蜂蜇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对胡蜂蜇伤患者疼痛、瘙痒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2012年11月肾病科确诊的67例蜂蜇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5)伤口给予2%利多卡因0.1+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并用醋酸氟轻松乳膏外涂;对照组(n=32)伤口给予2%利多卡因0.1局部封闭,并用醋酸氟轻松乳膏外涂,分别于0、2小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8;于0、1、24和72小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瘙痒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0、2小时血清TNF-α、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0小时疼痛、瘙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1、24和72小时疼痛、瘙痒评分意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局部炎症反应以及炎症因子在局部的高表达,可能在疼痛和瘙痒的诱导和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封闭能迅速持久缓解蜂蜇伤患者的疼痛瘙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万力何川鄂张祥文夏敬彪
- 关键词:蜇伤炎症因子疼痛瘙痒
- 终末期肾病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诊治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矿物质和骨异常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并发症。肾脏替代治疗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仍不能很好地解决慢性肾衰竭中钙磷及骨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转移性钙化等问题。该文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分型、诊断以及相关的治疗进展,以便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
- 万力杨林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钙磷代谢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腹膜透析隧道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1例被引量:3
- 2018年
- 患者女,26岁,确诊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并维持性腹膜透析7年,腹痛2d入院,腹透液浑浊,全腹压痛、反跳痛。诊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腹透管隧道分泌物培养结果:阿萨希毛孢子菌。予抗感染治疗,手术拔除腹透管,术后20d好转出院。
- 万力宋志霞杨芦蓉杨林
- 关键词:阿萨希毛孢子菌真菌腹膜透析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万力何川鄂杨林夏雪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我院肾病科收治的40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透析龄、发病原因及医疗保险类型、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致病菌种类。结果 40例患者共发生51例次腹膜炎,治愈31例(77.50%),腹膜透析退出率为22.50%;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透析龄1年以上的患者占多数(84.31%);城区医疗保险的患者(77.50%)多于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22.50%);腹膜炎的发生受季节影响不大;发病原因主要为操作不规范(41.18%);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63.64%)多见;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腹膜透析退出率为100%。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与性别、透析龄等因素相关,多因操作不当所致,在患者的随访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操作技术以及腹膜炎防治相关知识的再培训。
- 万力何川鄂杨林夏雪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
- 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PD)患者退出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腹膜透析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167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25.7%)退出PD,43例中死亡20例(46.5%),转血液透析(HD)治疗21例(48.8%),肾移植1例(2.3%)及失访1例(2.3%),调查其死亡及转HD治疗的原因。结果:20例腹膜透析死亡患者主要原因为感染(35%),其次为心血管疾病(30%),经济因素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21例腹膜透析患者转HD的首要原因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47.8%),医保政策也是转血透的重要原因(17.4%)。结论:①感染及心脑血管疾病为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与全身营养状况不良,钙磷失调有关。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仍为腹膜透析患者退出转HD治疗的主要原因。③经济因素及医保政策也是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
- 杨林彭爱民钟文旗杨芦蓉万力刘晓娇
- 关键词:腹膜透析心血管事件
- 鄂西宜昌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分析湖北宜昌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的发病情况,为本地区毒蛇咬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我院收治入院、资料完整的毒蛇咬伤病例191例,并进行总结。结果:本地区蛇伤多发生在市郊夷陵区、点军区和邻近的宜都、枝江、长阳等地,时间集中在每年7-9月,以8-12时、16-24时高发,致伤蛇种主要为蝮蛇(83.25%),咬伤地点主要分布在农田和路边(81.68%),患者以男性居多,高发年龄40-60岁,四肢伤多见,被咬伤后多数患者(65.45%)能在6h内及时就诊,蛇伤多以轻型(82.72%)为主,大多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宜昌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明显,为该区域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毒蛇咬伤提供理论依据。
- 万力张祥文何川鄂杨林
- 关键词:毒蛇咬伤流行病学
- 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多重真菌感染一例
- 2014年
-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4岁。因"畏光并乏力8年,关节疼痛4个月余,发热伴咽痛半个月余"于2013年1月7日入院。患者8年前因畏光、全身乏力,伴有脱发、颜面及双下肢皮疹,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激素治疗后好转。4个月前患者双手指关节疼痛,外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泼尼松(10 mg/d),症状无好转。2个月前我院门诊查血红蛋白97 g/L,白细胞、
- 万力夏敬彪
- 关键词:红斑狼疮肾炎曲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