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光
- 作品数:16 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起引发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特征被引量:43
- 2003年
- 上海市某幼儿园 2 0 0 0年 10~ 11月发生手足口病 (HFMD)流行 ,从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 13株肠道病毒 71型 (EV71) ,血清学实验证明 ,所分离的病毒为此次HFMD流行的病因。对其中的 4株病毒 (SHANGHAI EV71 H2 5、SHANGHAI EV71 H2 6、SHANGHAI EV71 F1和SHANGHAI EV71 F2 )进行了VP1区全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做了比较分析。 4株EV71VP1区全基因均为 891个核苷酸 ,编码 2 97个氨基酸 ,与检索到的广东省深圳市和台湾省HFMD病人EV71分离株同源性较高 (>94 % ) ,与脑炎EV71分离株 (BrCr株 )同源性低 (<83% )。种系发生树分析亦表明 ,上海市的 4株EV71与深圳株 (AF30 2 996 EV71 SHZH98)和台湾株 (AF2 86 5 31 FV71 TW 98)亲缘关系较近 ,与BrCr株亲缘关系较远。因此上海市HFMD 4株EV71分离株为本地流行株。
- 陈立李秀珠张礼璧朱晖胡家瑜丁晓光祝双利清水博之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肠道病毒71型分子特征小儿
- 上海市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被引量:42
- 2003年
- 2 0 0 0年 10~ 11月 ,上海市杨浦区某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流行 ,采集了 2 5例粪便标本分离病毒 ,用RD细胞分离出肠道病毒 (EV) ,经用标准血清鉴定为EV71型 13株 ,埃可病毒 13型 (ECHO13 ) 1株 ,EV71型分离率为 5 2 %。病人血清与EV71型分离株的中和抗体滴度较高 ,多数 >1∶2 5 6 ,而与柯萨奇病毒A组 16型 (Cox .A16)的中和试验滴度多数 <1∶2。 5例双份血清有 1例EV71型抗体呈 4倍升高 ,而Cox .A16型均无 4倍升高 ,表明本次流行由EV71型引起。
- 李秀珠胡家瑜丁晓光张家琪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病毒分离RD细胞中和抗体致病因子
- 2003年上海地区疑似狂犬的病毒检测及其意义的探讨
- 2004年
- [目的 ]对上海地区 2 0 0 3年疑似狂犬进行病毒检测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集 90份犬脑标本 ,用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小鼠感染法 (MIT)行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法 (IFA)鉴定型别 ,并对咬人犬进行地区与时间分布调查。[结果 ]咬人犬的阳性率为 2 1 2 % ( 11/5 2 ) ,经IF法鉴定为Ⅰ型狂犬病毒 ;3种方法结果一致 ;非咬人犬均阴性 ;6~ 9月检出阳性犬最多 ,占全年的 90 9%。阳性犬集中在嘉定和宝山。[结论 ]检测狂犬病毒 3种方法各有作用 ,必不可少。有病毒阳性犬的地区 ,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沈蕊华胡家瑜施燕丁晓光杨建萍刘敏勇
- 关键词:狂犬病毒疾病控制
- 1例长潜伏期狂犬病病例的实验检测研究
- 1999年
- 本文报道1 例临床狂犬病病例, 男性22 岁, 发病3 天出现三恐症状, 继而四肢撑于床上, 口中流涎, 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追述病史, 8 岁时曾被犬咬伤左臂, 留有疤痕, 当时未作处理, 以后未密切接触过犬或与犬类有关的食品和物品。为确诊长潜伏期的狂犬病, 采取一系列实验研究, 采集死者脑海马回, 应用单克隆抗体 ( Mc Ab) 作酶联免疫反应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 仅几小时即检测到病毒抗原, 达到快速诊断。为确证检测结果, 用细胞培养和动物接种分离病毒,获得病毒株, 并进一步鉴定。从而为长达14 年潜伏期的狂犬病病例找到了病原, 对防病措施的落实提供了依据。
- 沈蕊华丁晓光张金芳刘敏勇伍稚梅
- 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病病毒抗原
- 上海市2007年脊髓灰质炎口服三价糖丸疫苗效价监测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各区县免疫预防部门和提供免疫预防接种服务的医疗单位的脊髓灰质炎口服三价糖丸疫苗(脊灰疫苗)的有效性,为科学、系统地补充和更新冷链设备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集上海市19个区和1个县疾控中心及距离各疾控中心近、中、远的疫苗服用点和本中心的脊灰疫苗共80份,用脊灰疫苗效价测定的方法对脊灰疫苗的效价进行测定。[结果]上海市所有疫苗采集点的脊灰疫苗效价全都合格。[结论]检测的脊灰疫苗质量较好,上海市免疫预防接种服务的医疗单位的冷链系统运转良好。
- 刘敏勇丁晓光陆菁李崇山
- 关键词:免疫预防冷链脊灰疫苗
- 上海市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工作进展与评价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对上海市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工作进行评价。方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上海市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30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8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6.66%,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99%,两轮强化免疫服苗率均>95%。近年来,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是免疫预防工作的重点,针对外来人口流动频繁、流动人口卫生保健意识差等特点,基层单位每季度开展查漏补种,及时发现免疫空白点,采取相应措施。结论上海市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阻断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防止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循环的发生。
- 李沪杨建萍胡家瑜施燕李秀珠丁晓光刘敏勇
- 关键词:无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强化免疫外来流动人口
- 上海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工作和预防策略及措施被引量:7
- 2003年
- 上海市从 196 3年起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OPV) ,1987年报告最后 1例脊灰野病毒病例 ,1990年发现最后 1例外地来沪脊灰野病毒病例 ,1989年起检测健康儿童粪便标本未发现脊灰野病毒 ,可以认为 1987~1989年上海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1972~ 1978年对 110名 2~ 12月龄婴儿做前瞻性调查 ,全程免疫后 4年的脊灰中和抗体Ⅰ型、Ⅱ型、Ⅲ型阳性率分别为 10 0 0 %、92 6 %、92 6 % ,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12 1 0、1∶33 0、1∶2 2 0 ,显示OPV 3次免疫后效果很好。 1983年起建立接种门诊进行常规免疫 ,使免疫程序得以及时实施。对 18月龄~ 2岁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后 ,脊灰中和抗体 3个型抗体阳性率均为 10 0 0 % ,GMT显著增长。从 1986年起 ,全市免疫程序为 2、3、4月龄 3次全程免疫 ;18月龄、4岁加强免疫 ;外来人口 (儿童和大学新生 )补服。 1984~2 0 0 1年全程免疫接种率为 97%~ 99% ,1986~ 2 0 0 1年加强免疫接种率为 95 %~ 99%。 1986~ 1997年 6月龄~ 2 9岁健康人群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均阳性率为 92 5~ 96 0 %。全市消灭脊灰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为主导 ,辅以对疑似脊灰病例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管理。
- 伍稚梅胡家瑜徐天强赵丽丽李秀珠施藕笙丁晓光杨建萍施燕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 一起水痘爆发的病毒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对上海市闸北区2007年一起水痘爆发进行病原学鉴定和血清学分析。方法对采集的双份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IgM和IgG抗体检测,采用疫苗生产用的VZV敏感细胞--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对采集的疱疹液进行病毒分离以及标准血清中和鉴定,并通过特异性的引物对病毒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结果采集到的5例病人的双份血清中,急性期血清IgM阳性2份,IgG阳性1份,灰区2份;恢复期血清IgG均为阳性,其中4份标本IgG抗体滴度≥4倍升高。从采集的5份疱疹液标本中均分离到致细胞病变的病毒,经VZV标准血清中和鉴定,证实为VZV。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显示,在目的条带处均有单一的特异性条带。结论该次爆发是由VZV引起的,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Viru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的作用已被证实,但该次水痘爆发中,47.4%的患者在出生后3年内曾接种过国产或者进口VarV,应深入研究VarV的免疫策略。
- 陆菁李崇山胡家瑜汤素文毛乃颖丁晓光刘敏勇檀晓娟徐敏钢许文波
-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免疫策略
- 上海市虹口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了解虹口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为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0年选择本区健康人群215人和外来健康人群207人,进行了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本区及外来人员人群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均达95%以上,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RT)分别为本区人员151.48、164.94、95.25,外来人员433.95、344.41、177.02。结论 虹口区人群中已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建议今后对外来儿童免疫策略继续采取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脊灰疫苗常规免疫程序对外来儿童定期进行查漏补种,而一年一度的强化免疫应该重点针对在沪居住<1a、灰苗免疫史不详或免疫史少于3次者或无免疫史的儿童。
- 钱晓华黄玉生胡家瑜王扣林刘敏玲蒋松云李秀珠刘敏勇丁晓光唐伟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调查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外来儿童免疫史查漏补种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比较被引量:3
- 2001年
- 为了解上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状况 ,在上海市黄浦区和金山区对 5 0 5名健康人采血 ,用血球疑集抑制 (HI)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平行检测。结果HI试验的阳性率为 99 0 1%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2 6 0 0 ;ELISA试验则为 93 6 6 %和 1∶130 3 46。HI抗体滴度高者ELISA -IgG抗体滴度也高 ,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 (r)为 0 5 8(P <0 0 0 0 5 )。但HI试验检测阴性 5份 ,ELISA试验检测阴性 32份 ,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4 4%。两种方法的特点是 :HI试验检测的是麻疹血凝素抗体 ,包括IgM和IgG抗体 ;ELISA试验检测的是麻疹病毒全抗体 ,包括血凝素、血溶素的IgG和核蛋白等。分析了ELISA试验检测≥ 7岁 5个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低于HI试验的影响因素 ,以及金山区各年龄组麻疹抗体高的原因。
- 张金芳丁晓光王建国李秀珠施燕伍稚梅
- 关键词:麻疹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