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声荣
- 作品数:22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外伸梁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碳纤维材料加固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国内外学者根据各自的试验成果,提出了各种承载力计算方法,但在加固钢筋混凝土外伸梁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例尚未见到。本文用碳纤维布加固10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4根钢筋混凝土外伸梁,通过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外伸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强度、应力情况,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经过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外伸梁,其承载能力较未加固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 姜新佩丁声荣焦峰华邓子辰
- 关键词:碳纤维布挠度
- 碳纤维布加固闸墩承载力计算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参考《水工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弧形闸门支座的闸墩计算公式,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闸墩局部受拉的承载力实用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本公式是可行的。采用碳纤维布加固闸墩,取得了显著的加固效果。
- 姜新佩党承华丁声荣邓子辰
- 关键词:闸墩碳纤维布承载力
- 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双并联前向神经网络模型被引量:2
- 2006年
- 为了预测混凝土强度,在分析普通混凝土的28d强度的影响基础上,建立了混凝土强度预测的双并联前向神经网络模型,介绍了双并联前向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过程及其学习方法。通过编程用计算机对混凝土强度预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与鲍罗米公式计算结果比较表明预测精度高,模型可靠。通过与BP网络模型比较发现双并联前向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收敛效果。
- 姜新佩邓子辰丁声荣田新志
-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网络参数
- 混凝土的强度预测及其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针对混凝土配方数据构成的复杂性,应用聚类分析原理对样本数据进行自身特性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双并联神经网络模型,在配合比优化设计时采用了模拟退火算法,通过实例验证获得了较好的精度。
- 丁声荣余巍伟
- 关键词:聚类分析混凝土强度预测模拟退火算法
- 建筑构造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在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且不容忽视。特别是结构的耐久性,其是建筑构造中最关键部分。可是由于建筑企业相关人员对结构耐久性的认识还不到位,造成出现问题时,都是单凭以往经验来进行弥补,而缺乏结构耐久性方面的理论研究。文章就建筑构造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加以分析探讨,希望能为日后建筑行业更加良性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丁声荣
- 关键词:结构耐久性建筑构造
- 结构激振试验新装置
- 一种结构激振试验新装置,为竖直布置,其联系杆和质量块固定后与刚性支座连接,非接触性磁力激振器与激振信号源与刚性支座连接。联系杆可以用钢丝也可以用质量很轻的柔性材料(如线),质量块可以是钢块,也可以是橡胶、玻璃等。该试验装...
- 丁声荣霍艳华张浩谢邦华赖震宇
- 文献传递
- 抗震加固新型构造柱
- 一种抗震加固新型构造柱,包括原结构墙体、钢板、角钢、对拉螺栓、拉结钢筋,是在原结构墙体外部由钢板和对拉螺栓套箍住墙体形成组合构造柱。组合构造柱和周边墙体间植入拉结钢筋。该抗震加固构造柱针对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形式,可以有“...
- 丁声荣张坦贤吕西林
- 文献传递
- 混凝土强度预测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被引量:3
- 2010年
- 针对由于混凝土配方的多样性,直接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强度预测存在精度差和收敛差的缺点,采用多种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混凝土强度预测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过程:(1)建立混凝土强度影响参数样本数据库;(2)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样本数据分类;(3)以混凝土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为输入参数,混凝土最终性能为输出参数,训练双并联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 丁声荣霍艳华姜新佩
-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预测自组织神经网络
- 砌体结构新型抗震加固构造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砌体结构新型抗震加固构造柱,包括原结构墙体、钢板、角钢、对拉螺栓、拉结钢筋。是在原结构墙体外部由钢板和对拉螺栓套箍住墙体形成组合构造柱,组合构造柱和周边墙体间植入拉结钢筋。该抗震加固构造柱针对不同的部位有...
- 丁声荣张坦贤吕西林
- 文献传递
- 关于建筑承重柱载荷风险准确评估仿真被引量:3
- 2018年
- 对建筑承重柱载荷风险的准确评估,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对承重柱载荷风险的评估,需要构建承重柱承压的评估矩阵,计算承重柱承压的关联函数,完成对承重柱载荷风险的评估。传统方法确定承重柱承压权重的非充分客观性建立承重柱载荷风险评估模型,但忽略了计算承重柱承压的关联函数,导致评估精度偏低。提出基于关联度的装配式建筑承重柱载荷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对装配式建筑承重柱承压的每个评估指标分别进行综合评估和权重分配;其次构建承重柱承压的新因素集合和评估矩阵,推理出更多层次的重柱承压的模糊综合评估结果;最后依据评估结果,计算承重柱承压的关联值、关联函数和待评物元各等级的关联度,实现承重柱承压的风险等级评估。仿真结果证明,利用上述方法能够提高装配式建筑承重柱承压的风险评估准确度,为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基础。
- 丁声荣
- 关键词:建筑承重柱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