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分子与材料计算研究所

作品数:42 被引量:259H指数:12
相关作者:肖鹤鸣刘冬梅刘强赵丽孙婷更多>>
相关机构: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化学工程
  • 18篇理学
  • 5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分子
  • 17篇动力学
  • 17篇分子动力学
  • 13篇感度
  • 12篇力学性能
  • 12篇力学性
  • 7篇动力学模拟
  • 7篇炸药
  • 7篇HMX
  • 6篇硝基
  • 6篇密度泛函
  • 6篇密度泛函理论
  • 6篇泛函
  • 6篇泛函理论
  • 6篇分子动力学模...
  • 6篇CL-20
  • 5篇高聚物粘结炸...
  • 5篇PBX
  • 5篇不同温度
  • 4篇物理化学

机构

  • 42篇南京理工大学
  • 16篇中国工程物理...
  • 9篇嘉兴学院
  • 5篇中国航天科技...
  • 3篇淮海工学院
  • 2篇苏州大学
  • 2篇西安近代化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省原子医...

作者

  • 30篇肖鹤鸣
  • 23篇肖继军
  • 15篇朱伟
  • 7篇刘冬梅
  • 6篇赵峰
  • 6篇姬广富
  • 5篇赵锋
  • 4篇陈军
  • 4篇贡雪东
  • 4篇王桂香
  • 4篇吴强
  • 4篇朱卫华
  • 4篇马秀芳
  • 3篇张航
  • 3篇郑剑
  • 3篇刘强
  • 3篇于艳春
  • 2篇李金山
  • 2篇樊建芬
  • 2篇夏露

传媒

  • 11篇含能材料
  • 8篇化学学报
  • 4篇火炸药学报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Chines...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肉类研究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第19届中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Technetium-Diphosphonate Complex 99mTc-MDP
2011年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s of the prototypical technetium-labeled diphosphonate complex 99mTc-MDP, where MDP represents methylenediphosphonic acid. A total of 14 trial structures were generated by allowing for the geometric, conformational, charge, and spin isomerism. Based on the optimized structures and calculated energies at the B3LYP/LANL2DZ level, two stable isomer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title complex. And they were further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structure. The basis sets 6-31G*(LANL2DZ for Tc), 6-31G*(cc-pVDZ-pp for Tc), and DGDZVP have also been employ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3LYP functional to study the basis set effect on the geometries of isomers. The optimized structures agree well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bond length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basis set than the bond angles. The charge distributions were studied by the Mulliken population analysis and natural bond orbital analysis. The results reflect a significant ligand-to-metal electron donation.
邱玲林建国居学海贡雪东罗世能
关键词:RADIOPHARMACEUTICAL
不同温度下RDX晶体力学性能的MD模拟被引量:12
2007年
为探讨单体炸药RDX的静态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和COMPASS力场,在等温等压系综下,对其作多种温度(195~445K)下的周期性模拟计算,由静态力学分析求得弹性系数、模量和泊松比。结果表明,在195~345K时,体系的刚性和弹性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当温度达到345K时,体系的刚性和弹性几乎不变。
朱伟肖继军马秀芳张航肖鹤鸣
关键词:RDX力学性能分子动力学
聚环氧乙烷、聚四氢呋喃及其共聚醚力学性能的MD模拟被引量:7
2007年
为寻求预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论方法,对优选NEPE推进剂的黏合剂预聚物提供基础信息,在COMPASS力场下,取NVT系综,对聚环氧乙烷、聚四氢呋喃和它们的无规共聚醚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并计算出弹性系数、模量、泊松比和柯西压等力学参数。经比较发现,聚环氧乙烷的刚性和延展性最优,共聚醚次之,聚四氢呋喃最差。
肖继军朱伟夏露樊建芬肖鹤鸣
关键词:聚环氧乙烷聚四氢呋喃力学性能分子动力学
由原子化反应法求算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被引量:11
2008年
基于DFT-B3LYP/6-31G*及HF/6-31G*水平的理论计算结果,借助原子化反应及严格的物理化学公式,对49种已有实验值的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进行了计算。与实验值的关联比较表明B3LYP/6-31G*水平的计算结果(x)与实验值(y)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对49个标题物,线性方程为y=-75.79+0.98x,相关系数R=0.990,标准偏差SD=28.21。以此线性方法预测了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偏差较小,表明B3LYP/6-31G*结合原子化反应是兼顾适用性和可靠性的计算高能化合物生成热的较好方法。基于HF/6-31G*水平的原子化反应法不适于计算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
邱丽美贡雪东郑剑肖鹤鸣
关键词:物理化学生成热
HMX基多组分PBX结构和性能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3
2007年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对HMX基含少量TATB、F2311(粘结剂)和石蜡(钝感剂)的4组分PBX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模拟研究。为细致考察各组分对主体炸药的作用,对2组分体系(HMX/TATB,HMX/F2311和HMX/石蜡)也进行类似的MD模拟。为深入揭示钝感机理和钝感剂的作用,还对HMX和石蜡超分子体系的相互作用进行量子化学第一性原理DFT计算。此外,对纯HMX及以它为基的多组分PBX的爆热和爆速进行了理论估算。结果表明,各PBX的弹性较纯HMX的有所改善,以粘结剂组分对主体炸药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各组分的加入均或多或少地降低主体炸药的爆热和爆速。钝感剂与HMX的相互作用很弱,PBX的钝感性不是由电子结构因素所造成。多组分PBX的理论配方设计需综合考虑各种复杂因素。
马秀芳赵峰肖继军姬广富朱伟肖鹤鸣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HMX感度爆速
磷酸二异辛酯对SDSS反胶束提取蛋白质的影响及其量子化学研究
2009年
考察了磷酸二异辛酯(D2EHPA)的用量对用琥珀酸二油酯磺酸钠(SDSS)形成的反胶束体系提取细胞色素C(cyt-C)的影响。用量子化学DFT-B3LYP/6-31G*方法全优化计算了SDSS阴离子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确证其反反式异构体较为稳定,较合理地解释了以相关反胶束提取蛋白质的实验事实。
于艳春陈正民肖鹤鸣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反胶束密度泛函理论
不同模型下HMX晶体结构和性能的MD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在COMPASS力场和295K-NPT系综下,对奥克托今(HMX)(4×2×4)和(4×4×4)超晶胞及其沿各自(1 0 0)晶面构成的共6种模型进行了模拟,求得它们的平衡结构、引发键键长分布、引发键连双原子作用能和弹性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引发键呈近似对称的高斯型分布,平均键长(L ave)与实验值很接近;随着体系中原子数目增加,引发键连双原子作用能E N—N单调增加;除柯西压外,各模型的力学性能比较稳定一致。
刘冬梅肖继军陈军姬广富朱伟赵锋吴强肖鹤鸣
关键词:相互作用能力学性能
CL-20/DNB共晶基PBXs相容性、界面作用和力学性能的MD模拟被引量:5
2015年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1,3-二硝基苯(DNB)共晶炸药的实际使用价值,改善其安全性和力学性能,沿其(0 0 1)晶面分别添加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和聚乙二醇(PEG)高聚物粘结剂,构建了两种CL-20/DNB共晶基高聚物粘结炸药(PBX)——CL-20/DNB/HTPB和CL-20/DNB/PEG的模型。在COMPASS力场下,对该共晶炸药及其两种PBX模型进行了295 K-NPT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结果表明,CL-20/DNB/PEG的结合能大于CL-20/DNB/HTPB的,预示前者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优于后者。以对相关函数g(r)揭示了粘结剂与基炸药之间界面的相互作用。与CL-20/DNB共晶炸药相比,少量粘结剂(HTPB或PEG)的加入,使弹性系数(Cij)、拉伸模量(E)、体积模量(K)和剪切模量(G)减小,而柯西压(C12-C44)和K/G值增大,表明PBX体系刚性减小,延展性增强。CL-20/DNB/HTPB的(C12-C44)和K/G值均大于CL-20/DNB/PEG的,表明前者的延展性好于后者,预示粘结剂HTPB比PEG在改变共晶炸药力学性能进而致钝的效果较好。
孙婷肖继军赵锋肖鹤鸣
关键词:高聚物粘结炸药力学性能感度
硝基芳烃对圆腹雅罗鱼毒性的DFT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对30种硝基芳烃化合物进行DFT-B3LYP/6-311G**水平全优化计算,据所得量子化学参数分类建立了硝基苯类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对圆腹雅罗鱼急性毒性(-lgEC50)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s)模型.结果表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毒性主要由硝基基团的电荷(Q-NO2)和前线轨道能级差(△E)决定;硝基苯胺类化合物的毒性则由分子最低未占轨道能级(ELUMO)和△E决定.苯环上取代基的类型、数目和取代位置直接影响到标题化合物的毒性大小,强吸电子基如硝基会降低Q-NO2和ELUMO大小,使化合物毒性增强,且邻对位硝基取代的毒性高于间位取代;相反,给电子基团氨基的存在则会使化合物的毒性降低.总之,硝基是这两类化合物致毒的主要基团,将硝基包覆或还原为氨基应为此类化合物解毒的重要途径.最后以1,4-二硝基苯为例,模拟了其活性亚硝基中间产物与蛋白质中还原性巯基间的反应,并将其与硝基苯和1,3-硝基苯的反应活化能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不同取代基数目和位置对分子活性的影响,结果与QSAR模型分析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硝基芳烃化合物的致毒历程,研究结果对品优高能炸药的分子设计也有助益.
闫秀芬舒远杰王连军肖鹤鸣
关键词:硝基芳烃毒性定量构效关系致毒机理
MD/QM/CSM方法计算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二甲四氯的包合机理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控制二甲四氯农药分子的释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使用一种最近发展的分子动力学/量子力学/连续介质溶剂模型(MD/QM/CSM)方法计算β-CD及其甲基、羟丙基衍生物对二甲四氯(MPCA)农药分子的包合机理。揭示了溶剂效应在决定对这3种CD相对包合能力时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真空包合自由能顺序与溶剂中的正好相反。算得的3个体系包合能力强弱排序为:DM-β-CD>HP-β-CD>β-CD,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且线性相关度达到R=0.99。结果表明:MD/QM/CSM方法对于计算不同主体的超分子复合物体系的相对稳定性是可靠的。
周玉梅周宝晶聂雪玫叶仁龙贡雪东朱卫华肖鹤鸣
关键词:计算化学热力学性质环糊精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