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作品数:21 被引量:79H指数:5
相关作者:谢霞孙长斌更多>>
相关机构: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逆转
  • 5篇耐药
  • 4篇解剖学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骨折
  • 2篇凋亡
  • 2篇愈合
  • 2篇人卵巢
  • 2篇人卵巢癌
  • 2篇食管
  • 2篇热损伤
  • 2篇肿瘤
  • 2篇转移酶
  • 2篇微波
  • 2篇细胞系

机构

  • 21篇大连大学
  • 8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郧阳医学院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作者

  • 5篇叶冬梅
  • 5篇杨佩满
  • 4篇解霞
  • 4篇陈琛
  • 3篇赵瑾瑶
  • 3篇高清波
  • 3篇白跃宏
  • 2篇陶然
  • 2篇丁艳芳
  • 2篇陈琛
  • 2篇曲鹏
  • 2篇沈梅
  • 1篇叶冬梅
  • 1篇方秀斌
  • 1篇沈梅
  • 1篇徐义明
  • 1篇冯克俭
  • 1篇陈晖
  • 1篇刘跃光
  • 1篇曲晶

传媒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6
  • 1篇199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芎嗪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ADM)的耐药性。方法MTT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变化。结果非细胞毒性剂量(320 mg/L)及低毒剂量(1250 mg/L)川芎嗪均能显著降低MCF-7/ADM的IC50(P<0.01),逆转倍数分别为2.13倍和2.82倍;均能显著增加耐药细胞内ADM的浓度(P<0.01)。320 mg/L川芎嗪能显著增加耐药细胞的凋亡百分率(P<0.01)。结论川芎嗪具有部分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与增加细胞内ADM浓度有关。
解霞吕鹏高清波丁艳芳杨佩满
关键词:川芎嗪
成纤维细胞老化分子机制与皮肤衰老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皮肤衰老是器官老化的最明显表现,其中外部环境和机体内在代谢因素均可加速皮肤老化和退变。研究指出,成纤维细胞的功能改变是导致皮肤衰老的主要原因,与真皮厚度变薄、皮肤干燥、粗糙、光泽降低及弹性减退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聚焦成纤维细胞自身功能学改变、胶原蛋白合成与代谢、成纤维细胞老化分子机制,探讨成纤维细胞老化与皮肤衰老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皮肤衰老提供理论参考。
徐一凤(综述)王淳张梓菁吴雪岩柳大可曾祥吉金梅花韩东河(审校)
关键词:皮肤衰老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真皮信号通路
猫后根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在后索核内的超微结构及其突触联系
1994年
用顺行溃变方法对猫后索核内后根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和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在切断C_4-T_1和L_4-S_1脊神经后根3~4天后,电镜下发现后索核内有三种溃变终末,出现最多的是电子致密型溃变,此外,也观察到了少量的神经微丝型溃变和电子透明型溃变。溃变的初级传入终末多数较大,含有圆形突触小泡。溃变初级传入终末作为突触前成分主要与后索核内的树突形成轴-树突触,而轴-体突触和轴-轴突较少。此外,还观察到溃变轴突终末参与形成突触复合体。
王滨张书琴
关键词:脊神经突触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2003年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培养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
陈晖陶然
关键词:知识经济
川芎嗪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的耐药及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多柔比星浓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观测细胞P-gp的表达。结果:非细胞毒性剂量(320mg/L)川芎嗪能显著降低MCF-7/ADM的IC50(P=0·0031),逆转倍数为2·13倍;且能明显增加耐药细胞ADM的浓度(P=0·0042)和凋亡率(P=0·0026);320mg/L川芎嗪使耐药细胞的P-gp表达率由(90·6±0·41)%降低至(69·1±1·65)%。结论:川芎嗪具有部分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可能与抑制该细胞P-gp的表达有关。
解霞郝立宏高清波杨佩满
关键词:中草药细胞糖蛋白类
微波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微波电疗法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建骨折模型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验组各15只),实验组微波治疗30 d,对照组不予治疗,采用X线平片观察第10天及第30天两组大鼠骨折愈合的情况;另取3只SD大鼠分离BMSC体外培养,对照组正常培养,实验组进行0.5 W/cm2微波照射60 min,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评价两组BMSC的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两组BMSC中HIF-1、VEGF、FGF、PDGF、IGF-1的表达。结果 X线平片结果表明照射第10天对照组与实验组射线相对密度分别为(0.81±0.10)和(0.9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第30天两组分别为(0.96±0.12)和(0.99±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划痕实验对照组距离基线迁移距离(192±15)μm,实验组迁移距离(430±21)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对照组迁移细胞数(68±18)个,实验组迁移细胞数(112±2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MSC中HIF-1及VEGF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而FGF、PDGF、IGF-1表达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微波可能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而影响骨折愈合。
叶冬梅陈琛沈梅
关键词:微波缺氧诱导因子-1骨折愈合
苦参碱逆转人白血病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人白血病K5 6 2 /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方法 ]MTT法测定苦参碱的细胞毒性及其对K5 6 2 /ADM细胞药敏性的影响 ,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的改变 ,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变化。 [结果 ]苦参碱的非细胞毒性剂量为 5 0μg/mL ,低细胞毒性剂量为 12 5 μg/mL。 5 0 μg/mL苦参碱可增加K5 6 2 /ADM细胞内阿霉素(ADM )浓度和K5 6 2 /ADM细胞凋亡百分率 ,使K5 6 2 /ADM细胞的IC50 由原来的 35 .2 μg/mL降低至 15 .8μg/mL ,其逆转倍数为 2 .2倍。[结论 ]苦参碱可部分逆转人白血病K5 6 2 /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其逆转机制与增加细胞内药物积累有关。
丁艳芳谢霞赵瑾瑶杨佩满
关键词:苦参碱多药耐药
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联合运动疗法在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骨折后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本的运动康复锻炼,而观察组患者在运动康复疗法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在规定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41.36±3.27)分、运动功能(18.79±1.36)分、稳定性(9.40±0.56)分、日常活动(23.82±1.64)分以及总分(93.37±7.0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37.25±3.88)、(15.68±2.84)、(7.85±0.71)、(19.77±3.18)和(80.55±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进行固定,可有效缩短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叶冬梅陈琛
关键词:运动疗法骨折肘关节疗效
高渗葡萄糖局部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高渗葡萄糖(高渗糖)膝关节局部注射(增生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为高渗糖注射治疗KO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ubMed、Scopus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关于高渗糖注射对KOA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系统的评价方法,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的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对高渗糖注射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膝关节的疼痛、生理功能及僵硬等指标进行相关的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篇文献,共计355例患膝(234例患者)。Meta分析,高渗糖注射对KOA引发的疼痛有短期(SMD=-1.45,95%CI:-2.42^-0.48,P=0.003)及长期(SMD=-2.20,95%CI:-3.45^-0.94,P=0.000 6)缓解的效果。高渗糖局部注射可显著提高膝关节活动能力(SMD=-2.00,95%CI:-2.84^-1.55,P<0.000 01),但对对膝关节僵硬程度无明显改善(SMD=-0.05,95%CI:-1.02~0.03,P=0.07)。结论:高渗糖注射可有效改善KOA患者疼痛及关节活动能力,但对改善膝关节僵硬效果尚不确切。
叶冬梅陈琛林紫薇徐义明白跃宏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META分析
食管壁内淋巴管的研究
1996年
应用光镜、电镜观察和研究了新生儿尸体的食管壁内淋巴管的细微分布及超微结构.结果发现食管粘膜层仅见到毛细淋巴管;在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层均见到毛细淋巴管及淋巴管.粘膜层的毛细淋巴管位于粘膜肌浅侧,粘膜下层的毛细淋巴管多沿粘膜肌深部附近和环肌层浅侧分布,肌层的毛细淋巴管只存在于肌束间的结缔组织内,而肌纤维束内不存在毛细淋巴管.外膜有较多的淋巴管.超微结构可见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核多向管腔突出,内皮细胞无孔窗、无周细胞、基膜不完整,在内皮细胞质中有许多细胞器,大量的囊泡遍布胞质各处,内皮细胞间主要由重叠、嵌插及端端连接.
孙文琢冯克俭刘跃光刘长源李车启
关键词:食管淋巴管超微结构解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