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60 被引量:735 H指数:13 相关作者: 刘云龙 申瑞霞 舒招强 聂金安 王智泉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机械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大型液压机卸压冲击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从能量形成和释放的角度分析了卸压冲击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得到了管路参数、油液参数、系统初始压力和卸压阀开启时间等影响卸压冲击的因素;建立了液压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通过单一变量法仿真分析各因素对卸压冲击的影响规律;将卸压管道分成液压冲击源至卸压阀和卸压阀至油箱两段,使得管道长度对卸压冲击的影响规律研究得更为细致。研究结果表明,卸压管路的长度尤其是卸压阀至油箱段管路长度、管路内径、管路材料弹性模量、卸压阀开启时间和系统初始压力是影响卸压冲击的关键因素。 周宇峰 谭建平 许洪韬 曾乐关键词:大型液压机 管路 油液 依托科研优势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化教育 2013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涉及材料、机械、冶金和控制等多个学科,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工程应用色彩浓。以科研为依托,参与科研过程,实现学生工艺、装备和设备控制全过程训练,促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化教育。培养方案个性化、专业课程模块化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使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黄长清关键词:教学改革 起重机变幅平衡阀流量计算与仿真分析 2024年 变幅平衡阀安装在汽车起重机变幅系统的液压回路中,起到负载保持和控制负载运动速度的作用。在分析某型起重机所用平衡阀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其主阀芯的复杂通流形式,采用一种节流槽和阀芯表面通流面积分开计算后整合的方法,得到主阀芯整体的开度-过流面积曲线。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平衡阀中单向阀和主阀芯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比平衡阀流量压力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计算方式得到的开度-过流面积曲线可以准确地反映平衡阀工作时的性能特征。对影响平衡阀流量压力特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究,为平衡阀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模型支持和参考思路。 王鑫 李毅波 文晨阳 周星驰 黄明辉关键词:AMESIM仿真 注气压力对塑料微管挤出成型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聚丙烯(PP)进行毛细管流变实验,利用Origin软件拟合得出了Bird-Carreau黏度模型特性参数。使用Polyflow软件对塑料微管挤出成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注气压力对微管截面尺寸、压力场、速度场的影响,并确定了合理的注气压力范围。结果表明,随着注气压力的增加,微管管径增加,壁厚减小。 傅志红 尹业刚 王志伟 姚晨关键词:数值模拟 注气压力 GNC芯片封装的热电耦合可靠性分析 2022年 随着集成封装技术的发展,封装尺寸不断缩小,热能和电流密度不断增大,导致失效现象频发。针对耦合场作用下的制导与控制(Guidance and Control,GNC)芯片的可靠性问题,对未填充和填充物料的GNC芯片进行了热电耦合实验,以分析其失效形式与填充物的作用。经过对不同制作工艺样品的分析与对比,讨论了热电耦合失效形式及填充对倒装芯片寿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热循环与电迁移的耦合作用下,蠕变和热应力是引起焊点失效的主要因素。电流的加入促进了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的生长和Kirkendall空洞的产生,而热疲劳产生的初始裂纹和孔洞经过热应力和电流的耦合加速了失效的速度,但通过填充材料可削弱热应力的作用,提高了GNC倒装芯片的寿命。 伍天翔 李军辉关键词:热电耦合 基于黏弹性模型的PMMA微流控芯片模内键合微通道变形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模内键合过程中微通道变形的问题,采用黏弹性材料模型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模内键合过程中具有梯形截面的微通道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在105℃下,芯片微通道在不同键合压力和键合时间下微通道的变形。结果表明:微通道不能保持键合前的尺寸,温升对微通道变形影响很小;微通道顶部与两侧的黏合使得微通道顶部宽度和微通道高度变形远大于底部宽度变形,并随着键合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键合时间超过50 s后,键合时间对微通道变形影响很小,可以采用较长的键合时间来保证键合强度而不影响微通道形貌。 廖竞 蒋炳炎 楚纯朋 王璋 黄磊关键词:黏弹性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流控芯片 航空圆柱滚子轴承热力耦合下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以M50NiL航空圆柱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Lundberg-Palmgren疲劳寿命理论和Hertz接触理论,结合Goodman公式及材料P-S-N曲线,综合考虑热应力和结构应力的共同作用,建立其疲劳寿命模型。该模型主要与最大Hertz接触应力及材料系数相关。在有限元软件ANSYS求解应力过程中,采用热塑性有限元法,计算温度场载荷;将摩擦热载荷产生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分布做为应力分析的边界条件,推导轴承在热力耦合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对某直升机单工况作用下的主减速器圆柱滚子轴承给出疲劳寿命评估,评估表明与试验值误差仅为11.61%。研究结果表明,该疲劳寿命模型综合考虑热应力和结构应力的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金燕 刘少军关键词:滚动轴承 温度分布 热力耦合 载荷分布 2219铝合金应力时效强度演变规律及其强化模型 被引量:6 2016年 在时效温度为175℃,时效时间为18 h时,开展不同应力水平(120~200 MPa)条件下的应力松弛时效与蠕变时效对比实验。建立应力松弛时效与蠕变时效强化模型,对强化模型进行验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屈服强度不仅受应力强化作用面积的影响,而且在时效初期阶段高应力作用对合金的屈服强度产生重要影响;在相同应力强化作用面积条件下,分别由应力松弛时效强化模型与蠕变时效强化模型计算的屈服强度增量差值与应力强化作用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蠕变时效来预测应力松弛时效过程中合金强度的演变规律。 湛利华 张姣 贾树峰关键词:蠕变时效 力学性能 2219铝合金 23Co13Ni11Cr3Mo钢的奥氏体静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GleebI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23Co13Ni11Cr3Mo超高强钢高温变形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软化行为,讨论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间隔时间及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等对其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程度对23Co13Ni11Cr3Mo钢的静态再结晶影响最大,增大变形量可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组织;变形温度和间隔时间次之;应变速率及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较小。根据实验结果,建立23Co13Ni11Cr3Mo钢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定量分析起落架在锤锻压机上整体模锻成形过程的组织演化,发现在变形不充分的条件下静态再结晶是导致起落架锻件晶粒不合格的原因。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黄始全 易幼平 李蓬川关键词:超高强钢 静态再结晶 晶粒尺寸 电液比例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负载流量特性 被引量:9 2016年 针对液压缸正反方向运动特性不一致问题,建立包含死区的电液比例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外负载变化、液压缸结构不对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根据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比例阀开口处于线性区域时系统在任意负载状态下的负载流量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液压缸两腔面积比的减小,系统的不对称特性增大;随着压力负载增加,系统的非对称性先减弱后增强;随着拉力负载的增加,系统的非对称性增强;实际负载流量比与理论负载流量比相对误差不超过6%,验证了负载流量特性分析的正确性。 曾乐 谭建平 杨俊 周宇峰关键词:电液比例阀 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