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与卫生化学教研室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毒性
  • 2篇毒性作用
  • 2篇麻醉
  • 2篇插管
  • 1篇单腔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凋亡
  • 1篇胸交感神经
  • 1篇胸交感神经切...
  • 1篇胸交感神经切...
  • 1篇胸腺
  • 1篇血压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素
  • 1篇增敏
  • 1篇神经切除术
  • 1篇神经切断
  • 1篇神经切断术
  • 1篇双腔管

机构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4篇康维钧
  • 2篇丁月新
  • 2篇牛凌梅
  • 2篇许丽琴
  • 2篇李珊
  • 2篇陈庆
  • 2篇王孝文
  • 1篇马莉
  • 1篇连靠奇
  • 1篇勉丽娜
  • 1篇张振军
  • 1篇杨艳超
  • 1篇刘启玲

传媒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荧光素及聚乙二醇增敏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荧光素及聚乙二醇-200增敏高锰酸钾氧化甲磺酸酚妥拉明化学发光新体系,考察酸的种类及酸度、高锰酸钾、荧光素及聚乙二醇的浓度对该体系的影响。结果荧光素及聚乙二醇-200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分别增加了11%和14%。该体系的发光强度与甲磺酸酚妥拉明浓度在0.08-1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8.0μg/L。结论本法可用于针剂中甲磺酸酚妥拉明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牛凌梅马莉康维钧丁月新许丽琴
关键词:荧光素聚乙烯二醇类化学发光测定法
三丁基氯化锡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及其Fa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三丁基氯化锡(TBTCL)XCd,鼠胸腺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BTCL的免疫毒性机制。方法ICR种小鼠体重20-25g,雄、雌各半,共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1个对照组和低、中和高3个组,经口灌胃21d,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凋亡状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Fas蛋白在胸腺的表达。结果低、中和高剂量组,胸腺细胞的早期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随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Fas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染毒组亦强于对照组P〈O.05。结论TBTCL可诱导胸腺细胞凋亡,且可导致Fas蛋白表达增强,这可能是其免疫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陈庆张振军康维钧连靠奇
关键词:细胞凋亡免疫组化FAS
联苯胺类化合物的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7年
陈庆康维钧
关键词:毒性作用
不同静脉麻醉药对诱导和气管插管期间血压、ET和NO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硫喷妥钠、异丙酚、依托咪酯诱导对气管插管期间血压、脉搏及其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3组:硫喷妥钠组(T组)、异丙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分别在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1、35、min记录血压、心率,并同时收集血样,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中ET、NO的浓度。结果全麻诱导后P组血压下降幅度最大,P组ET显著降低,T组和P组的NO显著升高。气管插管后1 min各组血压、脉搏均显著升高,各组ET、ET/NO均升高,NO均降低。结论3种药物临床剂量对血压的抑制程度分别为异丙酚>硫喷妥钠>依托咪酯,并与对应时间点体内ET、NO的变化有相关关系。
王孝文李珊杨艳超
关键词:麻醉药血压
单腔和双腔管气管插管全麻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单腔和双腔管气管插管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对439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7例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9例失败,插管操作平均时间27min。222例单腔气管插管患者均获成功,插管操作平均时间18min。结论二者均可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双腔支气管插管双肺隔离良好,但操作费时;单腔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无术后插管痛。
王孝文李珊
关键词:气管插管胸交感神经切除术
苯酚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用荧光光谱法研究苯酚和小牛胸腺DNA(calf thymus 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的变化、离子强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等实验研究苯酚与小牛胸腺DNA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并根据Stern-Vol mer方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苯酚的荧光激发峰和发射峰分别位于273nm和299nm处。ct-DNA的加入对苯酚的荧光存在着猝灭作用,室温条件下测定ct-DNA对苯酚的动态猝灭常数为7.062×103L/mol。结论苯酚与ct-DNA之间属于动态猝灭过程,未形成络合物。
勉丽娜牛凌梅康维钧丁月新许丽琴刘启玲
关键词:DNA毒性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