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

作品数:41 被引量:477H指数:12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20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人口
  • 5篇教育
  • 5篇就业
  • 4篇性别歧视
  • 4篇歧视
  • 4篇城市
  • 3篇影响因素
  • 3篇职位
  • 3篇社会
  • 3篇权益
  • 3篇老年
  • 3篇工资
  • 2篇性别差距
  • 2篇性别工资
  • 2篇性别工资差距
  • 2篇学术
  • 2篇意愿
  • 2篇职位晋升
  • 2篇人口调控
  • 2篇人口分布

机构

  • 40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金融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浦东干部...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新泽西州立罗...

作者

  • 10篇卿石松
  • 5篇杨上广
  • 4篇王春兰
  • 4篇郑加梅
  • 3篇吴瑞君
  • 3篇郑雄飞
  • 3篇李强
  • 2篇余佳
  • 2篇张震
  • 1篇刘明巍
  • 1篇曾湘泉
  • 1篇余佶
  • 1篇孟兆敏
  • 1篇罗国芬
  • 1篇朱宝树
  • 1篇黄晨熹
  • 1篇高向东
  • 1篇顾高翔
  • 1篇钟晓慧
  • 1篇伍芷蕾

传媒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南方人口
  • 3篇中国人口科学
  • 2篇经济学(季刊...
  • 2篇上海市社会科...
  • 1篇青年探索
  • 1篇人口研究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经济评论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城市规划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前沿
  • 1篇中国政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母亲教育水平、婚姻教育匹配与子女非认知能力被引量:7
2021年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年数据,揭示了父母教育期望对个体非认知能力的作用机制,即不同婚配模式中父母通过提高教育期望,强化婚配效应对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教育同质婚对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母亲教育水平与子女自我效能感、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呈现积极的相关性,并且作用高于父亲。高教育同质婚的“协同促进”对子女发展的边际效应最大。教育婚配对子女影响效应具有城乡与性别差异,农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母亲无法弥补城乡教育发展差异对子女非认知能力的负面影响,农村父亲的教育水平对子女非认知能的影响大于母亲。从子女性别来看,母亲教育水平越高对男孩社会行为能力和交往能力的积极影响越大。
李安琪吴瑞君
关键词:教育水平
我国人口迁移大势和胡焕庸线思考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对2005-201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净迁移流量作了两种推算:一是根据"六普"资料直接推算,二是按地区人口增量扣除自然增长量的方法间接推算,发现两种推算结果有较大出入。推算结果还显示:5岁以下儿童的净迁移流向正好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大势相反。笔者认为:胡焕庸线破与不破两难,主要难在人口东迁难以突破性逆转。人口均衡分布之义,在于"均而不衡,衡而不均",过份追求均匀分布,只会加剧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不平衡。区域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的相对平衡,应着力寻求区域内平衡和跨区域平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朱宝树
关键词: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近年长三角区域户籍制度改革及现状浅析
2011年
本文通过对近3年以来长三角区域户籍制度沿革进行梳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内户籍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确保稳定和谐前提下,完善长三角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长三角地区外来人口最低生活生存保障措施等促进长三角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议。
田愿静激高向东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户籍制度
超大城市老年流动人口的多维特征及其调控策略研究—以上海为例
2023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改变,老年人流动行为愈发流行并成为超大城市的新现象,然而老年人不断集聚于超大城市,也对超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养老服务与公共管理等带来巨大挑战。主要根据2018年上海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法和空间分析法,以上海为例,深入挖掘新时期中国超大城市老年流动人口的多维特征,可以揭示流动老人集聚引发的新问题,提出老年流动人口治理与调控的应对策略,可以为其他超大城市乃至全国老年流动人口管理及应对老龄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从2010年起,上海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总体规模开始同步放缓增长,而老年流动人口的数量却呈上升趋势;流动老人呈“四低一高一近”特征,即低龄、低学历、性别比偏低、社保就地报销率低,且以非农户口为主、女性丧偶率较高、长三角就近流动为主,受教育水平以初中为主且男性普遍高于女性,非农老人学历远高于农业老人。针对上海老年流动人口的新特征与新问题,应依据“流动的公共性”治理理念,建立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上海老年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的多项公共管理与服务优化策略。
吴连霞
浅析基于人口学变量研究的当代中国社会心态观察
2014年
近年来,当代中国的社会心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同群体的社会心态不同,工人群体、农民工群体、军人群体、教师群体之间的社会心态差距很大。社会心态是社会风尚和社会精神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水平低、隐性、无序性和零乱性特点,社会心态是人们内心的反映,通过人们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表现出来。通过对社会心态的概念分析,社会心态是一种具有宏观意义的,并且在个人意识之上的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心理学。文章通过对性别、职业、年龄、收入、教育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社会心态与以上因素的关系,讨论了总群体在社会心态的表现上处于消极状态,其情绪的宣泄比社会认知要剧烈,不同群体的内心冲突的表现方式不同。
石珩歌
关键词:社会心态
中国大城市老年人口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日益加快,作为卫生资源消耗最多的老年群体,其健康与医疗服务满足等问题已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上海等中国特大城市老年化问题尤为突出。文章以上海为实证案例,基于上海625份老年人口医疗行为问卷调查等数...
王春兰杨上广叶小同刘陆雪
关键词:老年人口就医行为影响因素
论城市爆炸与人口调控被引量:12
2011年
"前进讲堂"栏目已经开设一年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今年,我们将继续办好这一栏目,旨在为党员和学术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使学术研究的成果服务于大众,为促进党员的工作、丰富党员的生活做一点工作。读者的喜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丁金宏
关键词:人口调控城市学术研究沟通交流党员
城市高龄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8
2019年
随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我国城市高龄老人独居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其孤独感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使用"中国大城市城区70岁及以上独居老人状况和需求调查"数据分析城市高龄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发现:约40%的独居老人从来不感到孤独,约45%有时感到孤独,约15%经常感到孤独;女性、经济状况差和健康状况差的独居老人的孤独感风险高;居住在北方城市的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发生风险比居住在南方城市的独居老人高;独居老人与子女的居住距离越远,与家人的联系频率越低、关系越差,产生孤独感的风险也越高;由于各种原因失去提供帮助的人会使独居老人产生较高的孤独感。未来进一步加速的少子老龄化对城市高龄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和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构建有益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使邻居和社区干部以及志愿者对老人的支持能够真正有益于老人,满足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需求,减轻其孤独感,已成为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李强徐刚张震
关键词:独居老人孤独感城市社会支持
职位隔离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
文章论述了我国职位隔离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文章首先论述了职位晋升的工资效应,其次对职位晋升与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职位晋升对工资水平具有直接的正作用,并通过工资增长和职位层级而间接地提高工资水平,且职位晋升...
卿石松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工资制度性别差距
文献传递
破解“土地换保障”的困境——基于“资源”视角的社会伦理学分析被引量:31
2010年
"土地换保障"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整合"土地"和"社会保障"两种资源的制度尝试与实践探索,究竟是否应该"土地换保障"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问题。本文在概括其基本类型和破解其内在实质后,从"资源"的角度切入,通过剖析"土地"和"社会保障"的资源属性及衍生权利束,比较它们的异同,探析二者之间的异质点和契合点。研究发现,保护和发展人权是二者的契合点,而异质点在于资源属性的不完全同质和权利口径与责任主体的不同。研究表明,基本保障不可换,不能混淆"补偿"和"保障"以逃避政府的责任;但补充保障可以换,能够利用地上权利及其资产收益来添置非基本保障利益。
郑雄飞
关键词:土地换保障社会伦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