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126 被引量:352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杨得胜李中华吴波平关育芳史惠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福建省猪瘟防制应强化的几个方面
- 2007年
- 通过对猪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瘟仍是目前造成福建省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单一发生向混合感染趋势发展,猪瘟在有限区域散发性流行,以非典型症状猪瘟为主,部分猪场由于猪免疫抑制病等因素造成种猪场以母猪带毒隐性感染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多数猪场采用大剂量疫苗注射。福建省在防制猪瘟方面应筛选猪瘟疫苗,制定和推广科学免疫程序;建立全省猪瘟监测网络和报警系统,加强对种猪场、规模猪场和散养猪的免疫、监测,尤其对种猪场开展猪瘟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疫苗毒与野毒抗原的鉴别诊断,坚决淘汰免疫缺陷和野毒感染的种猪,在种猪场推行猪瘟净化技术;加强对生猪市场交易、调运的管理。
- 关育芳刘美容叶亦菊
- 关键词:猪瘟免疫
- 鸭巴泰病毒 RT-PCR 检测方法
- 本文件规定了鸭巴泰病毒核酸诊断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鸭巴泰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测和诊断。
- 傅秋玲傅光华郑腾李中华叶洪黄瑜万春和程龙飞施少华张体银刘荣昌陈翠腾彭春香陈红梅陈珍朱春华
- 黄芪超微粉对三黄鸡小肠绒毛形态结构、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 选取1日龄三黄公雏225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为黄芪超微粉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5%、0.75%和1%黄芪超微粉,Ⅴ组为黄芪粗粉组,在饲料中添加1%黄...
- 邓必贤朱志雄李健马玉芳黄一帆
- 关键词:三黄鸡小肠绒毛消化酶活性盲肠菌群
- 文献传递
- 福建省南平市规模猪场生产和生物安全管理情况调查被引量:5
- 2020年
- 为掌握福建省南平市规模生猪养殖场非洲猪瘟(ASF)等重大疫病的防控及生物安全建设状况,分析规模猪场重大疫病防控关键风险点,2020年1月对全市267个规模生猪养殖场,从生猪生产、引种、生物安全管理、饲养管理、ASF自检等方面组织开展了本底调查。调查发现:南平市94.38%的猪场采取自繁自养模式,56.18%的猪场从未引种,仅18.80%的猪场从省外引种;存栏500头以上猪场占比为82.40%;93.26%的猪场实行分区管理,100%的猪场执行人员和车辆进出消毒措施;97.00%的猪场建有病死猪处理场所,87.27%建有出猪台,95.51%建有隔离场所;42.32%的猪场外购全价料,70.41%饮用深井水,86.52%严格控制场内工作人员出入;77.90%的猪场开展了ASF自检工作。调查表明,南平市猪场规模化程度和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生物安全管理严格,在ASF等重大猪病防控方面优势明显,发生疫情的风险可控。但仍有部分规模猪场存在生物安全方面的漏洞,需严格落实生物安全管控制度。本调查为该地区的ASF风险评估与控制提供了参考。
- 应清香王燕玲吴波平
- 关键词:非洲猪瘟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 福建省某鸡场粪肠球菌耐药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08年
- 选取粪肠球菌为指示菌,经过PCR方法进行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的规范进行操作,测定从福建某鸡场分离的98株粪肠球菌的MIC值。试验结果显示:该场分离的粪肠球菌对土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依次是95.8%、88.8%、63.3%、53.1%,都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对万古霉素和氨苄西林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0%和6.1%。
- 黄雁刘美容
- 关键词:粪肠球菌耐药鸡场
- 近期福建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检测报告
- 2007年
- 洪英黄雁魏良宇林芬杨得胜李中华金颜辉许先明
- 关键词:猪蓝耳病高致病性动物疫病预防规模化猪场
- 福建省鸡场4种免疫抑制病血清学调查被引量:3
- 2009年
-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只数量不断增长,高密集型的饲养比例逐年增加,加之近几年来很多种鸡场通过各种途径,从省外及国外引进许多品种的雏鸡、种鸡,致使某些疫病的发病率较高,另外,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呼肠孤病毒(REO)等均可能引起鸡群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使感染鸡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
- 史惠刘美容陈冬群李中华关育芳
- 关键词:免疫抑制病血清学调查禽白血病病毒贫血病病毒呼肠孤病毒饲养比例
-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一步法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的3D基因设计一对引物,用实验室分离培养的毒株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模板检出量为50pg,且该方法只能特异地检测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不能检出鸭瘟病毒(DPV)、禽流感病毒(AI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等。该方法也能成功检测出人工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的肝脏和脾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DHV-Ⅰ的分离鉴定、临床病料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关育芳李中华严进史惠刘美容陈冬群
- 关键词:一步法RT-PCR
- 不孕奶牛子宫异常的B超形态学研究
- 本实验应用便携式 B 超诊断仪对奶牛场37例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奶牛进行直肠超声探查,主要研究不孕奶牛的子宫形态变化情况,并结合临床症状总结不孕奶牛的子宫超声形态学变化特点。本实验37例不孕病例中有19例存在较明显的 B...
- 曹波邓干臻李成叶李中华陈立本刘贤全江志祥
- 关键词:奶牛子宫异常
- 文献传递
- 荷兰奶粉品质锻造秘密是牛有“身份编号”
- 2011年
- 荷兰北部是最好的奶源地之一,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荷兰北部成为全球闻名的最佳奶源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固然重要,但从奶牛开始建立可追溯的严格质量控制体系才是关键。因此荷兰养牛户在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挂有一个号码牌,那是它们的“身份编号”。
- 关键词:奶粉奶牛锻造养牛户源地